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六章 汽车保险事故现场查勘 3痕迹查勘
第六章汽车保险事故现场查勘第三部分.现场痕迹查勘一.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概述交通事故痕迹物证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参与交通活动的各种交通因素,以及从交通事故现场带走或遗留在交通事故现场能够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交通事故刹车痕迹交通事故碰撞痕迹交通事故散落物分布图(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的特性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特性:(1)易损性。一般情况下,事故现场痕迹会随时间推移逐渐淡化和消失,因此,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予以确认和提取,否则,将会很快灭失。(2)多变性。由于事故本身的特殊性决定,车辆是在运动行驶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且会在一定时间内仍存在运动状态,之后才出现静止或者肇事逃逸等情况,因此,任何一起交通事故都具有它的特殊性和多变性。(3)复杂性。交通事故痕迹的复杂性,在于车辆间或车辆与其他物体接触方式以及何种方式接触都对痕迹的反映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产生交通事故痕迹勘验难点的原因。(4)人为性。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当事人明知其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但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心怀侥幸而选择逃逸,任其事态自由发展。(5)不可重现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保护不及时或勘查不细,会造成现场无法取证或证据灭失,所以,现场勘查要细致、周到、全面、客观。(二)现场痕迹查勘的意义(1)反应事故车辆在发生事故过程中的行驶状态①根据制动印迹走向或车轮碾压物件、人体推移的擦痕,判断肇事车辆在发生事故瞬间的行驶方向、状态及措施情况。②根据轮胎痕迹的变化和车人物体上各种痕迹,判断肇事双方发生事故时的情节、运行状态和事故演变过程。③根据痕迹和散落物状况,判断事故的性质。(2)通过痕迹印证接触点(3)计算肇事车辆速度、转弯半径限制速度(2)通过痕迹印证接触点①根据压轧印记突发变形点、挫划印记及行人鞋底挫擦印记始点,判断双方碰撞或刮擦的接触点。②根据车辆、物体、人身上的痕迹,进行比对、化验鉴定,判断发生事故时车与车、车与物、车与人碰撞时的接触部位。③根据现场上的抛落物及伤亡人员携带物判断接触点。(3)计算事故车辆速度、转弯半径限制速度①根据车辆碰撞损坏变性程度、制动印记、抛落物的距离计算车辆碰撞时的速度。②根据道路转弯半径及超高计算出车辆转弯四最大限制速度。③根据现场上车辆制动印记计算出行驶速度。④根据肇事车车辆轮距、轴距,计算出内论差。二、交通事故痕迹的形成及特点(一)现场痕迹的划分现场痕迹有广义痕迹和狭义痕迹之分。广义痕迹:广义痕迹是指事故引起现场范围的一切变化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影像或反映形象。狭义痕迹:狭义痕迹是指事故中造型客体作用于承受客体,引起承受客体发生形态变化而遗留下来的反映形象。整体分离痕迹:整体分离痕迹是反映分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交通事故痕迹的形成特点1.交通痕迹的分类根据形成的机理可以归纳为车物结构形象痕迹和整体分离痕迹。车物结构形象痕迹根据承受客体的表面变化分为立体痕迹和平面痕迹。平面痕迹又可以分成加层痕迹和减层痕迹。根据接触方式和作用力可以分为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2.车物结构形象痕迹的形成车物结构形象痕迹的形成,是造型客体与承受客体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形成的。平面痕迹和立体痕迹平面痕迹是造型客体与承受客体相互接触时,承受客体受造型客体的作用,使表面介质的微粒物增加、减少或色调改变,但客体自身没有发生塑性变形,只呈现出造型客体接触面的外表结构。平面客体只有轮廓而没有深度。立体痕迹的形成是造型客体与承受客体发生碰撞时,造型客体施加于承受客体上的碰撞力,使之形成了与造型客体接触面外部形状相对应的有凹凸变化的痕迹。反映了造型客体接触面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特征。平面加层痕迹与平面减层痕迹平面加层痕迹是指造型客体把自身固有的物质或分泌物、附着物遗留在承受客体表面,在承受客体表面形成一个附加层。如汽车在硬路面上紧急制动时形成的轮胎痕迹。平面减层痕迹是指两客体在相互接触摩擦过程中,造型客体将承受客体客体表面的细微物带走,在造型客体表面形成一层附着物。如小轿车和中兴客车发生刮擦事故时,中型客车表面的油漆附着在小轿车身上。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静态痕迹是指两客体发生碰撞时,由于作用力垂直或接近垂直,接触面各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平面上的移动。如汽车迎面撞在数或电杆上,在汽车的保险杠或前部形成的树或电杆的痕迹。动态痕迹是指两客体发生接触时,由于作用力的方向成锐角,两客体发生碰撞的同时接触面存在相对滑移形成的痕迹。如车辆发生同向或相向的刮擦事故及斜向碰撞事故。3.整体分离痕迹整体分离痕迹也叫整体痕迹,是指车辆某个完整部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成若干部分,在分离的断面上形成分离或分离痕迹,反映分离体间的关系。分离体与整体是否为一体的确定:①根据分离体与整体分离痕迹的特征,确定车辆损伤部位的受力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方向与分离物的关系,判断痕迹的形成方式。②确认分离物的一般特征,将分离机件各部分拼接起来恢复原机件外形特征,确定分离机件与原机件是否为一体。③将分离机件与原机件进行比对,观察其外貌特征是否属于同一整体。④测定材料处理工艺、估算抗剪强度。交通事故痕迹其他分类方式按事故痕迹的分布特征分类:1、地面痕迹:发生事故时,由于造型体和承受体的速度,形态及地面接触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将在路面形成反映这些变化的特殊痕迹。如:轮胎印,车辆零部件的挫划印等。2、车体痕迹:事故现场、车辆与其他车辆、人员或物体之间发生碰撞或擦划,在车辆的接触部位形成痕迹。如:车体或零部件的撞击、擦划或损坏痕迹。3、人体痕迹:人员与肇事车辆接触,将在体表或衣着表面形成痕迹,如:擦刮痕迹、碾轧痕迹等。4、其他痕迹:肇事车辆有时与路旁的树木、桥栏、道路交通设施,等发生碰撞或擦刮,在树木、桥栏或设施表面形成痕迹。三.交通事故现场的查勘(一)路面查勘1.现场道路地形的查勘(1)现场路面查勘①路面覆盖物的查勘。如积水、积雪、油污等。②路面状况的查勘。如道路等级、路面质量、道路承受能力等。③纵坡路的查勘。对于车辆发生倾翻或驶出路外的事故,要勘测车辆轴距、轮距、坡度和纵向稳定性。④桥梁、隧道、路边树木的查勘。(2)现场地物环境的查勘2.现场路面痕迹的查勘(1)路面上接触点的查勘与确认名义接触点: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人发生碰撞事故时,其接触部位反映在路面上的投影。名义接触点的参考方面:①依据轮胎印记确认接触点。根据轮胎印记的突变点,即可认定双方车辆的接触点。②依据路面划痕认定接触点。车辆碰撞导致的机件脱落在路面上产生的划痕。③依据车辆抛落物推算接触点。车上物体、部件做平抛运动。④依据鞋底划痕确认接触点。(2)路面制动痕迹的查勘机动车辆的制动距离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产生作用至汽车完全停止时,轮胎在路面上出现明显的拖印的距离。制动距离的长短与行驶的速度、制动力、附着系数有关。①正常制动印记。等轮距、平行、前后轮重合的直线拖压印。②制动跑偏印记。前后轮制动印记不重合,后轮制动印记偏离直线行驶方向。③制动侧滑印记。制动时使整车轴线偏离行驶方向,车辆发生侧向滑移,甚至掉头,严重时倾翻。④制动印记曲线单边现象。内侧转向轮有制动印记,外侧转向轮无制动印记或有滚动印记。⑤制动印记断续现象。ABS,跳跃式刹车印迹。(二)物体痕迹1.车体痕迹(1)凹陷状立体痕迹(2)塌陷与空洞立体痕迹(3)粉碎性痕迹(4)刮擦痕迹(5)整体分离痕迹。2.轮胎类型的鉴别及痕迹勘验(1)轮胎的运动痕迹①滚动压印痕迹。②滑动拖印痕迹。滑动拖印痕迹又分为滑转和滑移。滑转是指驱动轮实际走过的距离小于纯滚动时应走过的距离。滑转率:s’=rw-v/rw*100%滑移是车轮制动时,车轮速度小于车身速度。滑移率:S=v-rw/v*100%(2)轮胎气压与轮胎痕迹不同的轮胎气压,不同的装载质量,使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情况有所不同,车辆行驶和制动时在路面上形成的印迹也不尽相同。如车辆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汽车质量前移,前轮的负荷变大,不发生滑转其痕迹比正常情况下的制动痕迹宽,后轮由于负荷变小,形成比正常情况狭窄的拖痕。(3)制动状态与轮胎印迹制动印记随车轮的滑移率和转动状态不同而不同。制动时,滑移率由零开始增加,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轮胎花纹由清楚开始变得模糊。随着滑移率的增加,轮胎花纹在车辆行驶方向上被拉长,变得模糊,但还可以辨认。当滑移率等于100%时,形成制动拖印。3.轮胎痕迹的实际应用:(1)根据现场遗留的轮胎痕迹鉴定肇事车辆根据车轮印的形态可以推断是自行车、手推车、汽车、兽力车还是摩托车。a.自行车印宽度2.5~3.5cm;b.手推车轮印宽4.5~5.5cm;c.摩托车轮印宽8~10cm;d.汽车大型轮胎印宽25cm左右;中型轮胎宽度15~20cm,小型轮胎10~12cm。(2)汽车的轮胎痕迹的鉴定和利用①根据车的轮距、轴距、安装的轮胎数目和规格以及胎面花纹,鉴别出轮胎的新旧程度及制造厂家,进一步再查寻装配这种轮胎的汽车种类。例如,根据肇事现场左右轮的制动拖印,经过测量得出前轮轮距为1.7m,后轮轮距为1.65m,则可以推断肇事车辆有可能是解放CA1091型载货汽车;又如经测量得前轮轮距为1.589m,后轮轮距为1.65m,则可以推断肇事车辆可能是跃进牌NJ1046型载货汽车。②轮胎胎面的痕迹宽度鉴别车辆型号解放1091型和东风1090型载货汽车,都装配的是9.00—20型轮胎,前面的数字代表轮胎的断面宽度,B=9in;后面的数字代表车轮轮辋的直径。遗留在肇事现场的轮胎痕迹,不是轮胎的断面宽度,而是胎面的宽度A,对于9.00—20型的轮胎,断面宽度约为9in(近似等于22.86cm)而胎面宽度A为18cm。正常情况下,轮胎的断面宽度大约为胎面宽度的1.27倍。例如,在现场测得前轮的痕迹宽度为1.8(相当于胎面宽度),则轮胎的断面宽度为:B=(A×1.27)/2.54=A×0.5=18×0.5=9(in)结论,由此可以估计轮胎的规格为9.00—20。③根据轮胎的外径判断轮胎的规格。首先在车轮痕迹中寻找一个稳定的细部特征,如裂口、破损等,从这个特征出发沿车轮痕迹方向向前或向后寻找到特征重复出现的位置,测量这一段长度,所得的数据就是车轮的周长,除以圆周率即为车轮的外径。要注意车轮如果出现滑移的现象则数据不可靠。④根据车轮痕迹还可判断车辆行驶方向。车辆经过潮湿、污秽地段时,车轮上粘上一些泥土、污物,在驶人洁净、干燥路面时,形成颜色由深入浅痕迹,浅色一端为车行方向。汽车驶过水洼,使水向前喷溅,其喷溅的扇形展开面指向前进的方向。车辆经过松软泥土地面时,形成立体痕迹,痕型上圆弧形擦痕凸面方向为车辆行驶方向。车辆在快速行驶时,因空气的压力差作用,常使路面的尘土形成扇形痕迹,扇形底端是车行方向。能辨认前后轮的印迹,也能判断出行驶方向。高速转弯时由于侧滑的作用,后轮在外,前轮在内;低速时是后轮印迹在内,前轮印迹在外,如图所示通过轮胎花纹的浓淡判断汽车的运动方向;横向花纹的轮胎是靠胎面的突出部分与路面的强大摩擦使车轮前进的,在硬性路面上花纹淡的一边是车辆的前进方向。看泥土侧壁纹的倾斜。轮胎陷人泥土时,侧壁纹成摆线的一部分,轮胎切入泥土部分的摆线向前进方向凸起。看龟裂。轮胎在柔软路面上留下的立体花纹,凹陷深而有龟裂的一侧是前进方向,如图所示。看停车印迹。如果汽车在路面上急停车,其制动印迹重的一侧为前进方向,且有时有不少土堆集在印迹前方。(3)通过印迹判断肇事过程①轮胎回转滑移的印迹特点当遗留在肇事现场的轮胎印既有宽窄变化时,则说肇事车有回转运动,如图所示。气压过低或轮胎超载时,胎面向底弯曲,即产生所谓的桥式效应,大部分荷重加在胎面的两侧,形成两条粗而重的印迹,如图4-14a)所示。气压过高或轮胎载荷较小时,胎面向外弯曲,只有中间部分轮沟着地,印迹变窄,从而沟槽数减少,如图4-14b)所示。当汽车转弯受横向力作用时,载荷转移到外侧轮胎,特别呈在轮胎气压不足时,变形更为明显,如图4-14c)所示。而内侧轮胎载荷变轻,变形如图4-14d)所示。汽车转弯时,外侧轮胎印迹重而宽,内侧轮胎印迹轻而窄,如图所示。在汽车紧急制动时,汽车的荷重由后轮向前
本文标题:第六章 汽车保险事故现场查勘 3痕迹查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4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