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10资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一、上海市城市简介二、上海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三、评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目录四、上海市城市总规划的前景目标1.地理环境一、上海市城市简介2.历史沿革3.人口就业4.经济实力返回5.主要职能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返回上海建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历史沿革近代上海•明代中叶(16世纪),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历史沿革历史性变革•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条特大型城市发展新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历史沿革返回•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和外来流动人口增长迅速,上海人口总量呈集聚和不断扩大趋势。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至1949年末户籍人口为520万人;至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419.36万人,是建国初期的2.7倍。全市常住人口2347.46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935.36万人,常住户籍人口1412.1万人。人口总量人口就业就业•上海就业工作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4.16万个,帮助成功创业人数达到1.06万。至2011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同时,上海不断完善人才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人才居住证申办条件,并建立人才直接落户和申办人才类居住证推荐评估机制;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雏鹰归巢计划,全年首批160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上海“千人计划”,并成立了由22家单位组成的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返回人口就业人口就业上海的一天上海在全国的地位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一分之一,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经济实力经济结构•近年来,上海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从产业结构看,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7∶42.3∶57,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12年保持在50%以上。从投资结构看,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三产业投资3865.9亿元,比重为72.7%。在投资总额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686.95亿元,比重为12.9%。从所有制结构看,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8334.5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实力返回•行政中心或交通运输和商业中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兴建了许多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对外交通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使原来的行政中心成为具有多种职能的综合性城市,有些变成工业居于突出地位的经济、文化中心。主要职能返回1.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2.城市总体布局3.综合交通4.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5.住宅发展返回城市性质•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城市发展目标•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辐射转换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发展。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返回城市发展方向•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宝山新城、外高桥港区(保税区)、空港新城、海港新城、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新城等组成的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集中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将崇明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中心城-新城(含县城,下同)-中心镇-集镇”组成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及由沿海发展轴、沪宁、沪杭发展轴和市域各级城镇等组成的“多核、多轴”空间布局结构。城市总体布局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市城镇体系的主体,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城市总体布局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规划新城11个,分别是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新城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城市总体布局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集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规划朱家角、泗泾、周浦(康桥)、奉城、枫泾、堡镇、南翔及罗店等22个左右中心镇,规划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城市总体布局集镇由现有建制镇根据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适当归并而成(现状约170个)。规划约80个左右的一般镇,人口规模一般为1~3万人。城市总体布局中心村是在合理归并自然村后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规模在2000人左右。中心城布局中心城空间布局结构为'多心、开敞'。规划按现状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调整分区结构。中心城公共活动中心指中央商务区和主要公共活动中心。城市总体布局产业发展规划第一层次,城市内环线以内的地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当保留都市型工业;•第二层次,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以发展高科技、高增值、无污染的工业为重点,调整、整治和完善现有工业区;•第三层次,城市外环线以外的地区,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点,提高经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和郊区旅游业。城市总体布局返回对外交通规划以“三港两路”建设为重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现代化信息港和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骨干航道为构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衔接国内外、辐射长江三角洲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运输网络。综合交通市域交通规划•市域交通以'两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完善中心城道路网络;加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建设客运换乘枢纽和停车场,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密切衔接、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综合交通市域交通规划•市域交通以'两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完善中心城道路网络;加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建设客运换乘枢纽和停车场,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密切衔接、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综合交通返回•以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为重点,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加强城市设计,保护城市传统风貌,改善城市空间景观,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绿化建设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大于10平方米,人均绿地指标大于2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大于35%。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目标•要保护真实历史遗存和历史环境,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提升城市艺术品位,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保护11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4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各级文物、古迹和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反映上海传统特征的历史街区,以及对中心城旧区风貌保护。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返回•住宅发展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水平为核心,新区与旧区住宅建设相结合,相对集中开发。顺应住宅商品化的发展趋势,调整住宅建设结构,体现住宅的多样化和可选择性,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要,并严格控制高层住宅。住宅发展返回三、评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创新与特色2.存在的不足与我的建议上海城市总体布局原则•体现大都市圈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出发,进行上海的城市总体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城乡并进,协调发展,积极建设郊区城镇,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完善中心城的综合功能,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有序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城市总体布局•1、进一步明确了沿江沿海发展空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2、按照中心城、市域、长江三角洲三个层次,统筹上海城市空间布局。•3、更注意将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创新与特色•4、明确“三港”和“三网”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点,以增强城市对外集散和辐射能力。•5、以环境建设为主体,营造上海城市新形象,促进上海可持续发展。•6、更注意保护体现上海历史文脉的传统建筑和街区,展示传统文化底蕴。创新与特色返回1.缓解交通压力:地铁线路不足,交通拥挤1、向先进国家学习,加大地铁覆盖面,让市民“有铁可乘”,缓解地面交通;同时也缓解市区和郊区差异。•2、向内地某些城市学习,加大公交建设,淘汰老化的公交车,同时为公交车专门开辟“公交专用道”,加大执法力度,不允许其他车辆占用公交专用道。存在的不足与我的建议3、加大各区停车库建设,加宽道路、实行单行道、禁止左转弯、实行右转弯;学习香港地区的经验和方法,不允许马路上停车,来改善道路的拥挤,同时提高市民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养成良好的过马路习惯。存在的不足与我的建议4、采用国际惯例,允许私家车载客进出市区是弥补大公交不足的一条途径,可以提高社会车辆的利用率;出租车不载客应停在候车点,这样大大降低碳排放,利国利民。•5、限制上海车牌发放量。•6、出台替代燃气车的新车型,使老百姓利益不受损害。存在的不足与我的建议2.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绿化绿化面积明显不足。多种植树木。把景观性的草地改成种植大树。既降低成本,也可净化空气。隔音效果。存在的不足与我的建议3.土地利用率不够高土地是上海最稀缺的资源,到2020年上海建设用地的总规模是2981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有限。而上海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垦复整理的面积不是很大而上海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土地的利用效率还是很低。比如说全市建设用地的产出率大概是纽约的1/29,香港的1/14。最好的漕河泾开发区每平方公里的工业产值是200亿,台湾的新竹则是513亿。存在的不足与我的建议我们应该坚决支持最严格的土地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好原有土地上产业和布局的调整上海常住人口已突破了2300万,户籍人口是1400多万。上海要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郊
本文标题: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