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表于《光明日报》2007年12月11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周叔莲刘戒骄摘要: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其内涵比经济增长方式更广泛、更深刻。从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约束条件变化以及中央确定的四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看,我国必须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健全制度保障体系,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把“增长”改为“发展”,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改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将对我国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导向作用。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和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谈几点看法。一、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和区别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和区别源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增长是经济学最早研究的问题之一。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家就特别关注对经济增长的分析。直到20世纪40、50年代,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视为同一概念。之后,经济学开始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区别开来,一些经济学家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后来,由于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继续将二者割裂开来,并认为经济增长只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只属于发展中国家,是不可取的。实际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国内生产总值是总量概念,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速度概念,衡量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的总体性、综合性指标。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者都非常关注经济增长指标。然而,如果不顾条件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和重大损失。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投入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方法。根据功能性质和稀缺程度确定生产要素的不同投入量和组合,经济增长会呈现不同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优化生产要素质量、配置方式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更深刻,特别是指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经济发展方式是描述经济发展总体性质和特征的一个概念,是指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二、为什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切把握发展规律、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历史地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强国,改革开放之前已经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发展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四大提出,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调整投资出口消费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践中,中央深化了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认识。但是,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不协调,分配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地方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转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理论上看,发展方式差异源于发展约束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技术、制度等非自然资源资源比较稀缺,土地、矿产、水、环境等自然资源的稀缺问题还不突出。当时,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本和技术与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相组合,表现为主要依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生产要素的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土地、矿产、水和环境等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生产要素供求关系的这个变化,要求从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方面对发展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要求和根本途径。其实,由于人均自然资本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开始就受到自身自然资源的约束。延续以往的较少的资本、技术和较多的自然资源相组合的发展方式,必然伴随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峻等问题,只不过这种约束在经济总量较低的发展阶段不明显。如果说矿产资源可以从国外进口,那么像土地、水、环境容量这样的自然资源则2必须依靠国内供给。由于自然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越来越严峻的制约因素,我国只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道路。从实践上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论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客观上要求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为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增长虽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片面追求并不必然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状况尤其值得我们警觉。只有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上,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最近,江苏省提出既要温饱又要环保,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东北三省拒绝“黑色”GDP,山西明确不要带血的GDP,浙江也开始从“成长的烦恼”中猛醒,说明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符合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三、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我国经济总量仍需保持十几年的持续较快扩张。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在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多个领域进行变革,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容广泛而深刻。但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把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解决好资源有限和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确保资源和环境能够持续地为人类和工业发展所利用。资源环境问题所以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是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综合性很强,我国经济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和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都与资源环境问题有关。譬如,长期以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管理体制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各类资源之间的比价、资源与最终产品比价不合理,价格水平既不反映完全成本,也不能反映供求关系;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准入标准不健全、不科学等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地区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布局分散、产业同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利益,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不惜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虽已进入市场,但在工业用地征用和出让过程中政府仍起着主导作用,土地价格扭曲、建设用地规模普遍过大、单位土地产出较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环保行政执法很难到位,甚至形成滥用和掠夺资源和环境的小气候;税收体制和政策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考虑不够。上述问题都涉及到资源环境问题,只有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才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好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等问题,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取得进展。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在过去经济总量较小的时候还可以承受。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扩张到一个新的层级。GDP从1978年364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98001亿元和2006年的209407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6年,按汇率折算的世界GDP总量48.1万亿美元,中国GDP为2.6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4.9%,总量列世界第4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英国、法国之前,与美国、日本差距较大,与德国、英国和法国差距较小。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6年中国GDP为9.98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5.1%,总量列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和排在后面的日本均有较大差距。在今3后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方式和资源与环境利用方式,延续以往依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生产规模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将越来越严峻,甚至可能因为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发展的步伐受到阻挡。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最近一轮经济增长,我国要素投入和消耗绝对量连年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的绝对量过大。2006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煤炭消费量23.7亿吨,原油3.2亿吨,天然气556亿立方米,水电4167亿千瓦小时。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4.5亿吨,铜372万吨,铝865万吨,乙烯939万吨,水泥1
本文标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8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