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0403-1Q/XWA8.0403—2012设备管理程序批准:肖宏日期:2012年4月30日版次:E0引言本程序对应于ISO/TS16949:2009的6.3、7.5.1.4。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设备管理的职责、内容和方法。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改造、保养、处置等工作。2职责2.1安全设备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公司设备的验收、维修、调配、封存、报废等工作。2.2制造采购部负责公司设备和设备备件的采购工作。2.3综合经营部负责下达设备购置、改造计划,安全设备部负责组织实施。2.4各分厂负责本单位设备的日常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2.5财务部负责在财务管理层面上的资产建帐、折旧、预算处置等财务工作。3控制要求3.1流程流程责任部门说明记录相关方配置计划制造采购部采购控制程序安全设备部新购置设备验收单安全设备部安全设备部建立设备台帐设备履历卡需求策划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编号、建帐Q/XWA8.0403—20120403-2流程责任部门说明记录各分厂各分厂各分厂设备点检记录安全设备部各分厂设备履历卡设备保养计划安全设备部安全设备部易损件一览表综合经营部设施处置申请单安全设备部安全设备部CMK测算表各部门3.2要求:3.2.1设备配置:3.2.1.1新产品开发需增加的设备由产品设计开发项目组编制《设备配置计划》;根据公司长远发展规划、技术改进、生产需要而增加的设备由综合经营部编制《设备配置计划》。《设备配置计划》经评审后报总经理批准,由制造采购部组织实施。3.2.1.2制造采购部在签定合同时,必须注明有关技术要求、附属设施及调试培训等内容,若在合同上无法表述清楚的,应另附协议文本经双方签字与合同正本同时生效。编制操作规程投入使用维护保养预防性维护保养异常维修管理封存报废事故处理设备有效性评价实施持续改进Q/XWA8.0403—20120403-33.2.1.3公司能自制的设备,制造采购部依据《设备配置计划》下达《设备制造计划》,承制单位负责制造。3.2.2设备验收、安装调试:3.2.2.1安全设备部组织对新购置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施、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验收设施的品种、规格、数量及随机附件的品种、规格、数量与图纸、合格证、说明书等是否相符,并填写《新购置设备验收单》。3.2.2.2验收时发现实物质量和性能有缺陷或错装、漏装与资料不符,或外观损坏由制造采购部与供应商联系处理。3.2.2.3安全设备部负责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进行全面的检查测试(机械加工设备须测定精度指数T值),运行平稳后,进行Cmk值的测定,一般设备Cmk≥1.33,关键、重要设备、(含关键工序设备)Cmk≥1.67,测定合格后,设备挂完好标识牌。3.2.2.4自制非标设备,经实际生产验证,运行正常,能达到产品工艺要求,技术资料齐全、费用核算合理、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方可填写《设备验收使用单》办理交接手续,设备挂完好标识牌3.2.2.5安全设备部按设备类型进行编号、建帐、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和《设备履历卡》。3.2.3设备分类:公司设备分为:A为关键设备和关键工序设备、B为重要设备、C为一般设备。—关键设备:精密设备、贵重设备、瓶颈设备。—一般指大、精、稀、贵、重设备,按兵总集团公司设备目录的要求确定的设备。—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关键工序目录和产品设备清单,确定的关键工序的设备(包括瓶颈设备)。瓶颈设备在清单中用“P”标志。—维修复杂、备件供应困难,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设备。—重要设备:设备复杂系数F≥5的设备。—指用于生产制造的机械、动力、热加工、表面处理、实验,其修理复杂系数F≥5的设备。—一般设备:关键和关键工序设备及重要设备以外的设备。—指用于生产制造的机械、动力、热加工、表面处理、实验,其修理复杂系数F5的设备,以及非生产使用的其它设备。Q/XWA8.0403—20120403-4—结构陈旧先天不足的设备。—使用多年已丧失精度的设备。—用于粗加工工序的设备。3.2.3.1挂有完好、合格、限用标识的设备方可使用。3.2.3.2封存设备不能私自启封使用,新安装而未验收的设备和不合格设备挂禁用标识。3.2.4设备状态管理:3.2.4.1设备状态分为完好、合格、限用、封存、禁用。3.2.4.2设备状态的评定周期:设备“完好”、“合格”、“限用”的评定周期为每年一次,设备的“禁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评定,设备状态牌由机电员签发,内容包括维护人、检定日期和有效日期,以及单位领导的签章,并由机电员在设备明显处固定悬挂。3.2.4.3完好设备的标准:—结构状态良好,完整:零件齐全,不允许缺损,导轨等外露表面的拉伤已经修刮或去毛刺,附件保管好,放置整齐;润滑:润滑系统正常,管路畅通,油窗清楚,油量、油质合格,冷却系统正常、无泄漏;安全: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技术性能合格:指机床的加工能力、精度,动力设备的功率、能耗,高压电气的绝缘性能,吊车的起吊能力等主要技术指标。3.2.4.4合格设备:虽然设备精度超差,但设备结构合格,结构缺项但能够满足某指定工序的要求,可评为合格设备。3.2.4.5限用设备:报废再用设备达不到设备标准但能满足某指定工序的要求,可评为限用设备。3.2.4.6设备禁用的评定:—设备结构状况不符合要求,技术性能不满足工艺要求。—新安装的设备,还未试车投用。3.2.4.7不合格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措施整改,使之达到完好状态;禁用设备,使用单位要制定出恢复计划,确实不能恢复的,应办理报废。3.2.5设备使用:3.2.5.1设备使用单位依据设备安全操作要求和相关安全规定,组织编制《设备安全技Q/XWA8.0403—20120403-5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人员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设备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3.2.5.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熟悉设备结构性能及设备操作规程,考试合格,取得设备操作合格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同型号设备。当操作其他型号设备时,必须重新培训考核。3.2.5.3操作人员必须精心爱护设备,做到“三好”、“四会”,严格执行的“四项要求”和“五项纪律”。a)三好:管好、用好、维护保养好。b)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c)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d)五项纪律:—凭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车,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检查。3.2.5.4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正确使用。多班制生产的设备,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动力运行设备应有运行记录。关键设备必须有两人以上会操作。3.2.6设备的三级维护保养:3.2.6.1设备维护保养目的:为了保障设备在生命周期内的良好运转。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清扫要求:不但清扫表面,而且要包括内部和犄角旮旯的清扫,保证设备的磨损、噪音、松动、变形、渗漏等缺陷暴露出来,及时排除。—润滑要求:避免设备少油、缺脂造成润滑不良,使设备运转不正常,部分零件过渡磨损,温度过高造成硬度、耐磨性降低、甚至形成热疲劳和品粒粗大的损坏。—紧固要求:紧固螺栓、螺母,避免部件松动、振动、脱落而造成的故障。3.2.6.2设备维护保养实行三级保养制:即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3.2.6.3一级保养(即日常保养):a)保养人:操作者。Q/XWA8.0403—20120403-6b)保养要点:班前检查,加油润滑,随手清洁,处理异常,班中巡查,班后维护,真实记录,坚持不懈,周末维护。c)保养确认:设备使用单位设备检查人员。d)保养依据:《设备清洁、点检、保养、润滑作业指导书》一级保养必须做到:—班前、班后按《设备清洁、点检、保养、润滑作业指导书》和《生产岗位设备点检卡》要求进行保养,并按点检卡要求记录,关键设备同时要记录《设备清洁点检保养润滑记录》。—班中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并按3.2.9.1d)中的“五步操作法”巡检设备。—周末按《设备清洁、点检、保养、润滑作业指导书》和设备《周检标准》中的检查标准对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擦拭、保养与维护。—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保证提供班前、班后、周末设备的养护时间。—设备所在班组的班组长要在操作者养护时间内进行巡检,对本班组使用设备的质量负责。—设备操作者负责设备现场的“6S”管理。3.2.6.4二级保养:a)保养人:设备的二级保养由设备维护人员(主)和设备操作者(辅)完成。b)保养时间:每年按计划进行一次。c)保养标准:按设备二级保养完好标准或设备的操作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内容执行。d)保养记录:设备的二级保养做好后要认真填写《设备二保完好记录》。e)保养要点:定期计划,重点拆解,清洗检查,擦拭润滑。f)保养确认:单位设备管理机构。3.2.6.5三级保养:a)保养人:由维修人员或委托外单位完成。b)保养时间: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进行二次“二保”后,要进行一次“三保”。进行三级保养时不再进行二级保养)。c)保养标准:按设备三级保养完好标准执行。d)保养记录:设备的三级保养做好后要认真填写《设备三保完好记录》。e)保养要点:定期计划,系统检查,校验仪表,全部润滑,修复缺陷,调整精度,损件更换,恢复公差,消除泄漏,认真记录,制定对策,标准检查。Q/XWA8.0403—20120403-7f)保养确认:安全设备部。3.2.6.6设备润滑:设备润滑包括每班班前、班后和周末依据《设备清洁、点检、保养、润滑作业指导书》进行的日常润滑和包括按规定清洗、换油、油路检查的定期润滑,设备的日常润滑由操作者进行,定期润滑由操作者完成,维修工配合。设备润滑的要求:a)设备使用单位应强化润滑管理,做到制度健全,定额准确。b)润滑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明。c)关键、重要设备必须配有润滑图表,明确润滑方法,做到润滑“五定”:—定点:按规定的润滑部位注油。—定时:定时加油、定时添油、定期换油。—定质:按规定的润滑剂品种牌号注油。—定量:按规定的数量注油。—定人:由规定的人员(操作工、润滑工)注油,并检查各部位的润滑效果。d)设备使用单位按设备换油规定,进行定期清洗润滑部位和油箱的换油,确保油质清洁、并在设备履历卡上记录。e)润滑检查包括对油孔、油嘴、油杯、油槽、油泵、油阀、导轨面、丝杠、活动接头f)主要电器设备(变压器、油开关等)油料检测工作,结合预防性试验和开关鉴定检修工作,由电器维修人员进行。g)用油单位更换下来或收集起来的各种废旧油料,不得抛弃烧掉或倒入下水道。3.2.7设备的维修:3.2.7.1设备维修分类:预防性和预见性维修和事后修理(即故障修理)。3.2.7.2设备维修的目的:a)通过维修,消除设备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规定的功能和精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并充分利用零部件的有效寿命。b)力求维修费用与设备停修对生产的经济损失两者之和为最小。3.2.7.3预防性和预见性维修:a)目的:为了防止设备功能、精度降低到规定的临界值,降低故障率。b)分类:大修、项修和小修等。c)计划编制:安全设备部根据前一年度设备故障情况分析、精度检查、运转台时、Q/XWA8.0403—20120403-8设备使用年限、设备“三保”情况、制造厂的建议等编制出预防性预见性维修计划。d)记录:设备预防性预见性维修结束,应填写《设备计划修理卡》。e)验收与确认:设备大修验收时,由安全设备部组织综合经营部、使用单位、修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时要认真检查修理质量和查阅各项修理记录是否齐全,通过修理是否完成规定的修理内容,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及技术条件,同时安全设备部组织进行设备能力指数测试,未达到规定要求重新修理,直到达到规定要求。各方代表在《设备验收使用单》上签字。设备项修和小修、由设备使用单位设备管理机构组织验收与确认。3.2.7.4事后维修:a)维修目的:排除故障,性能和精度恢复到合格水平以上。b)维修方式:自主维修或委托维修等。c)记录:无论何种维修方式,在设备维修结束,维修人员要填写《设备故障修理卡》。d)委托内容要求:各单位外委修理填写委托单时,要写
本文标题:设备管理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1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