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发展规划doc-富阳市人民政府
富阳市人民政府富政函〔2006〕86号关于印发《富阳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富阳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二○○六年八月十五日富阳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省民政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民政工作实际,特制定富阳市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干部紧紧围绕“十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全市民政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一是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农村敬老院建设力度加大,顺利实施住房救助。建立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制度,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灾害应急救助能力不断增强。二是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完善社会福利院服务功能,切实维护孤残儿合法权益。不断加强老年人维权、教育、文体工作力度。强化社会福利企业资质管理。启用救助管理专用场所。两次成功发行大奖组福利彩票,多渠道筹集资金。三是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创建省双拥模范城市活动,建立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办法,顺利实施退伍安置改革。四是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顺利完成第五、第六两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健康发展。五是—2—公共事务管理迈上新台阶。依法强化殡葬管理,积极推进葬法改革。切实加强地名管理,实施婚姻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三峡移民安置任务。“十五”时期是我市民政事业发展较快,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为“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市民政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主体工作发展不平衡,乡镇(街道)之间以及各项工作之间存在着差距;二是民政基层队伍力量薄弱、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制约了民政事业长足发展;三是民政工作手段现代化水平较低,民政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滞后,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些问题将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今后五年,一方面,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给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民政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也为全市民政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调整的力度加大,开放发展的步伐加快,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进一步多样化,“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等日益显现。这就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履行职能、扎实工作,在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3—更加积极的作用。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平安富阳”、构建“和谐富阳”为目标,以破解“七难”问题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民政工作理论,全面实施民政事业现代化战略,完善民政事业发展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三、总体目标——民政事业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民政事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民政工作整体水平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到2010年,全市基本实现民政事业现代化。——社会自治能力不断提高,公共管理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民政部门成为实施社会政策的重要职能部门。——以民政事业为主线的普适性社会福利体系初具雏形,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得到较好保障。——民政经费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实现同步增长。四、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一)社会救助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动态管理、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救助方法和标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4—较好保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保障标准随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40%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60%确定。逐步缩小城镇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距,使城镇与农村的低保标准之比达到1.5:1。——不断健全医疗救助政策。降低城乡医疗救助门槛,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低保家庭、五保老人和患大病重症且无力承担较大医疗费用的困难人员实行“零起点、不封顶”的救助方式。积极探索对医疗困难人员实行即时救助的途径和办法,开展为民医疗服务,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大病重症困难人员无力支付治疗费用的难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到2010年,医疗救助资金按当地常住人口计算不低于人均6元。——完善分层救助与分类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坚持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分层救助的基础上,探索分层救助与分类救助相结合的具体办法。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程度、致贫原因和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确定其困难类型,采取相应的解困措施。解决一些家庭收入虽高于低保标准,但因各种困难造成生活水平低于低保标准的“低保边缘户”问题,确保各类救助对象得到切—5—实有效的救助。——提升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水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完善户院挂钩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集中供养经费纳入财政主渠道,市、乡镇(街道)财政按比例分担。——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经常性实物捐赠活动。规范慈善组织的运作,及时公布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建立慈善网站,增强运作的透明度。乡镇(街道)要成立慈善工作站,建立联络员队伍,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慈善工作网络。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劝募行为、表彰先进典型等措施,保护和激励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提高人均捐赠水平,广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大力推进“捐赠物资调剂中心”、“爱心家园”、“慈善超市”建设,推动捐赠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灾害救助体系。认真落实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济预备金制度,市、乡镇(街道)两级应各按农业人口数人均不低于3元的标准落实救济预备资金,及时解决灾民生活难、生产难问题,并切实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严格执行灾情报告制度,确保救灾工作信息渠道畅通,灾情报告及时、准确,救援措施落实迅速,灾民基本生活保障到位,灾区社会稳定。落实专用资金,加大救灾物资储备,提高应急救助能力。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消除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6———提高对社会救济特殊对象的救助保护能力和文明服务水平,重点加强救助管理站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兴建一所救助管理专用场所,救助管理站实现科学管理、安全运行。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劝导力度,维护城市形象。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流浪儿童救助的配套设施,使流浪儿童得到及时的救助保护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流浪儿童回归家庭和社会。(二)社会组织管理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城乡群众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作用,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自治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切实加强社区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依托,社区民间组织和驻社区单位参加的社区管理协调机构,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认真解决社区行政化的难题。按照“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三转原则,基本理顺社区关系,积极建立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合作互动的社区管理网络,形成对社区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按照“民族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建设要求,深化社区体制改革,市级和谐社区比例达到90%以上。——积极探索居民自治机制,推进基层社区民主建设。完善居民民主选举制度,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行居委会直接选举,直选—7—率不低于60%。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轮训制度,社区工作者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70%以上,并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政策。健全社区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和成效评议会等“四会”制度,健全率达85%以上。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者、老人、文体、医疗、计生等公益性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备案率90%以上。——努力拓展社区服务业,方便社区居民生活。认真落实《杭州市社区服务业发展五年规划(2006-2010年)》和《关于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便民利民、社会保障和社会化等社区服务,至2010年全市按规定全部落实社区配套用房。认真落实社区服务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活动室和社会办托老机构的资助力度,提供更多的社区养老服务和老年娱乐场所,为推进居家养老提供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共驻共建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村民自治示范活动面达到100%,“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全市村委会总数的90%,“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全市乡镇总数的95%,继续保持“村民自治模范市”标准。——完善民主选举,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加强宣传,努力提高村民民主参与意识,维护村民民主选举权利,增强依法选举观念,村民换届选举参选率达到97%以上。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完善“自荐海选”模式,加强调查研究,针对选举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规—8—范选举程序,“海选”率达到90%以上。——规范民主决策,维护村民的决策权。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授权等制度。按照议案提出、两委会协商、公告征询、民情恳谈、村民(代表)表决、公示等六道程序,规范村级民主决策流程。——健全民主管理,推进村民的参与权。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全市各村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逐步健全和完善。加强民主理财制度建设,规范“村帐委托乡镇(街道)代管程序”,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实行电算化管理,全面实行村两委会主要负责人联审联签制度。——强化民主监督,确保村民的监督权。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纪检部门牵头协调,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化村务公开工作,严格执行《富阳市村务公开规范操作程序办法》,达标率90%,规范村务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推选产生方式,两小组民主选举和建有率达到100%,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切实加强民间组织培育管理。贯彻落实《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加强民间组织能力建设,扩大社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作用,逐步实现民间组织的“民间化”问题。加强民间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培训,探索民间组织秘书长持证上岗制。积极推进民间组织诚信建设,全市所有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服务承诺制度。—9—研究探索民间组织发展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扶持政府和群众需要的公益性、志愿性、服务性的民间组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全面推进社区民间组织发展。坚持依法行政,逐步建立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的管理监督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非法活动。——建立行政区划调整的科学决策机制和规范运作机制。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三)双拥优抚安置体系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切实保障优抚对象、退役士兵、军休干部的权益,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完善符合国防建设需要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围绕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探索新时期双拥工作,积极推动双拥工作社会化、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解决双拥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巩固军政
本文标题:发展规划doc-富阳市人民政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2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