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时尚--时尚定义(PPT-65页)
第四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时尚主要内容核心议题:时尚与认同主要理论:齐美尔的时尚社会学、罗兰·巴特对时尚的符号学解读。个案:小资情调,牛仔风、唐装与汉服运动。无所不在的时尚观念:大众在情感或思维模式上的变化与流行,如快乐伦理、与时俱进、审美崇拜、国学热、晚婚、性自由等;行为:如健身、泡吧、蹦迪、探险、上网、化妆美容以及SOHU族、布波族的生活方式;物质:在衣食住行上对物质的追随与模仿,如时装、汽车、家居装饰等;生活方式:格调/品位(绅士/淑女、雅皮士、小资情调、SOHU族、布波族);先锋(反文化运动、垮掉一代、嬉皮士)。赞同者与反对者反对者:浅薄、庸俗、自恋、美丽的泡沫赞同者:“时尚不是随波逐流的时髦,不是浅层次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时尚是一种文化,一种品位,是富有深刻精神内涵的社会现象。”“《时尚》是时代风尚。努力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给人们的观念带来的冲击,侧重于体现消费文化的传播。《时尚》的读者将是成熟的文明者。”(《时尚》杂志主编,1993年)核心问题什么是时尚?时尚是如何运作的?时尚在现代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时尚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如何在现代消费社会的语境下审视时尚?一、时尚的界定词源学英语中的“fashion”来源于拉丁文“facioorfactio”,意思是“makingordoing”(制造的或人为的)。15世纪以来主要指生活方式或着装打扮上流行的风格或样式。狭义:时装。广义:至少包含如下意思,style,mode,vogue(时髦),look,newlook,craze(狂热),trend,set(趋势),rage(热衷)等等。经典定义1时尚是建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标记。有闲绅士应当成为鉴赏家,能品评不同档次的珍馐美味,鉴别适合于男人的饮料和饰物,分清得体的衣着与建筑,懂得欣赏各种武器、运动项目、舞蹈和刺激品。培养审美能力是需要时间与实践的,因此,繁复的要求往往把绅士们的休闲生活变成了艰苦的学习过程。绅士在消费上必须毫不吝惜,同时,消费品还必须与身份相称。……举止文雅、维持教养的生活方式,是遵守炫耀性有闲和炫耀性消费准则的具体体现。——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经典定义2时尚是一种矛盾的社会现象。模仿与区隔(imitation/distinction)普遍性与特殊性(universality/paticularity)屈从与权力(submission/senseofpower)持久性与易变性(duration/mutability)创造与破坏(creation/destruction)时尚的历史就是企图将上述两种对立的倾向越来越完美地调节为流行的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历史。——齐美尔《时尚哲学》经典定义3时尚是一种符号性的表意实践(RolandBarthes)它从不固定意义但却保持意义的某种机制,它永远是落空了的意义,但它也是意义:它没有内容,于是便成为一种景象,即人类赋予自己以权力,用没有意义来意指;时尚于是便呈现为一般表意行为的范例形式,因此便与文学的存在本身重新结合起来……所以它变为“真正人类”的符号”。——QuotedinMarkPoster,TheModeofInformation:PoststructualismandSocialContext经典定义4时尚是周期性的文化消费实践(波德里亚)。时尚的“循环”: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同样都应该做到“跟上潮流”,并且每年、每月、每个季度对自己的服装、物品、汽车进行再循环。假如不这么做,就不是消费社会真正的成员。然而,很显然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持续的进步:时尚是任意的、变换的、循环的而且对个体内在品质毫无裨益。尽管如此,它仍具有某种深刻约束的特性,而其必然后果便是个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或遭到淘汰。——波德里亚:《消费社会》二、时尚与现代性时尚与摩登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如果我们觉得一种现象消失得像它出现时那样迅速,那么,我们就把它叫作时尚。因此,在解释现在的时尚为什么会对我们的意识发挥一种有力影响的理由中,也包含着这样的事实:主要的、永久的、无可怀疑的信念正越来越失去它们的影响力。因此,生活中短暂的与变化的因素获得了很多更自由的空间。时尚即摩登,是一种现代性现象。现代性的规划去传统: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流动性)。祛魅:生活的世俗化与合理化(精于计算的享乐主义)。分化:货币经济和劳动分工,推动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阶层之间的流动(身份的建构)。产业化:机械复制、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时尚的产业化:加速了时尚的生产、传播、流通与消费)。流动的现代性为时尚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土壤,时尚变化的速度、传播的范围、影响的深度都远远超过了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现代性的后果主体的碎片化(异化、物化):渴望持续的稳定感和自我认同感科层体制的压抑:现代生活最深层次的问题来源于个人在社会压力、传统习惯、外来文化、生活方式面前保持个人的独立和个性要求消费主义:新的享乐主义消费群体已经形成,他们的需求不再受到“需求经济”的约束,而是受到“欲望和梦想经济”的约束,或者对新事物和新体验的渴望的约束(拜物教与求新的渴望)。现代性的负面效应推动了现代人对时尚的需求。时尚的变迁在15-17世纪,时尚是阶级地位、宫廷特权的标志,在实践中是贵族专有的,大众无权称自己是时尚的。18、19世纪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增加、生产率的提升、劳动分工和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扩张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贵族不再单独引领时尚,中产阶级开始逐渐渗透到时尚的社会空间。20世纪,时尚日益大众化,不分阶级和地位,AnythingGoes!国际风格资本、商品、信息和消费的全球流动性,加速了时尚符号的跨国旅行。全球流动性等级体系: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强势,往往成为时尚的“领跑者”和“输出者”,而不发达国家则通常呈现为“跟随着”和“接受者”。在全球化的现代性格局中,时尚日益成为文化资本争夺的场域(布迪厄)。三、时尚的矛盾结构模仿与差异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它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时尚英雄代表着在社会的本能冲动和个性化的本能冲动之间的一种真正原始的均势关系时尚的社会学意义以同等重要的形式表达了平等化(归属感)和个性化的冲动、模仿的魅力以及特立独行的魅力。同化与分化时尚具有同化与分化的双重功能:“时尚一方面意味着结交同等地位的人,另一方面意味着这些人作为整个群体排斥地位较低的人。”凭借时尚总是具有等级性这样一个事实,社会较高阶层的时尚把他们自己和较底阶层区分开来,而当较低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的时尚时,较高阶层就会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同化功能满足了自我认同的归属感需要(性别、年龄、阶层、族裔、国家);分化功能满足了个体内在的虚荣心和虚假的个性,二者相辅相成。赞同和嫉妒追逐时尚的人所遇到的思想意识是一种赞同和嫉妒的令人惬意的混合。时尚是这样一些个人的真正的游戏场所,他们在内心里和在内容方面不能独立自主,有依靠的需要,但是,他们的自尊心需要某种表彰,引人注意,标新立异。操纵感与服从感自由与束缚随波逐流+与众不同(个性)新潮与过时赶上潮流总是不断地变成“过时”。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己的死亡,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因此,它在被普遍接受与因这种普遍接受而导致的其自身意义的毁灭之间摇晃,时尚在限制中显现特殊魅力,它具有开始与结束同时发生的魅力,新奇的同时也是刹那的魅惑。易变性:时尚意味着高速流动,迅速倒转,机会均等的幻象以及高可变性。新(newness)之崇拜现代性、先锋派、时尚三者的共同点:新之崇拜。作为新鲜的或新近创造的新(freshornewlycreated),与磨损的、用旧的或过时的等意义相对立。作为改良的或革新的新(improvedorinnovative),涉及到效率和技术能力。在这里,“新的”东西是指经过改良的系列产品中最新的产品。作为不熟悉的或新奇的新(unfamiliarornovel)。新奇新奇在很大程度上与产品本身的特性无关。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新奇的事物显然只能被那些运用了自身想象力的个体所理解,因为他们过去的经验不能充当可靠的向导。然而,为了追求新奇,这样的虚构性训练必须有快感相伴随。这就是白日梦为什么重要的原因,因为它会促进渴望,或者会扩散一种渴望体验目前生活所不能提供的“更多事物”的不满足感。与时尚需求所带来的商品流通量相比,由新鲜性和改良方式带来的商品流通量要少。这是因为,新奇实质上已被消费行为自身耗掉了,它会随着消费者自身对购买物的熟悉而迅速消失。四、时尚的机制社会动机自我认同的需要:建构并呈现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性别、年龄、阶级与国家)自我陶醉的享乐主义:自我陶醉的享乐主义代表了一种寻求快感的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虚构的刺激物和刺激物带来的隐秘的快感上,而且更多地依靠于情感而不是直接的感觉。换句话说,提供快感的刺激物源于个体想像的虚构情境所产生的情感影响,源于一种也许正好可以被描绘为白日梦的实践。区隔与分化:文化习性与象征资本的积累。上行下效时尚总是阶级的时尚,较高阶层的时尚有别于较低阶层的时尚,而且在较高阶层的时尚被放弃的时刻,正是较低阶层把它学会掌握的时刻。相比于最低阶层麻木不仁地生活在惯例里,相比于最高阶层有意识地维护惯例,中产阶级就特别显得与生俱来地易变、不安分,对于当某种因素一占上风就要衰败的生活形式来说,它总体上处于合适的位置。来自底层的白日梦正是这些放荡不羁者(失去社会地位的人)才是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社会群体。这是因为,那些追求反传统的和艺术生活方式的人,拥护一种视创意和创造为最高价值的浪漫哲学,也因为他们一直试图推翻中产阶级所赞成的传统道德。这是由白日梦、渴望、求新欲望、消费、幻灭和再生的欲望所构成的一个循环周期,是一个完全自主的、并不依赖于模仿或竞相效仿的过程。自我推动的社会过程求新的渴望:创新和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引发新一轮模仿和创新,时尚之机制就如一个旋转木马,或者更形象地讲,像一台永动机。媒体的推动:时尚的富有奇特吸引力的、令人心灵激荡的魅力,就存在于广泛的、卷席一切的传播和它的迅速而彻底的消逝的对照里。时尚产业的操纵:对新潮的需求一开始就是大众消费品市场的特征。五、时尚的功能身份认同的手段借助时尚的仪式化行为,建构并呈现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如民族、青年亚文化群体、阶级等。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和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张——显现了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紧密联系。它受到社会圈子的支持,一个圈子内的成员需要相互的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上的责任感(归属感)。社会调节的阀门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同时又满足了主体对差异、变化和个性的要求。如果建构时尚的两种本质性社会倾向——统和与分化,有一方面缺席的话,时尚就无法形成。时尚已经超越了它原先局限于穿着外观的界域,而以变幻多样的形式不断增强对品味、理论信念,乃至生活中道德基础的影响。自我审美的工具时尚是自爱的个人主义化的动力,是扩大自我审美崇拜的工具,即使在贵族时代时也是这样,作为一贯产生张扬个性的主要社会机制,时尚已将人类的虚荣美化和个人化了;它已成功地将肤浅的东西转变为拯救的工具和存在的目标。六、时尚与品位品位taste(品位):以普遍有效的方式判断和选择的能力。1)味觉,有机体对某种味道的反映,类似于汉语中的品尝。2)审美趣味,关于对象审美品质的价值判断或文化选择。古典美学中把趣味看作是一个人内在的本然的心理能力,但现代美学更强调它是一种主体在社会实践中的文化建构。3)生活
本文标题: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时尚--时尚定义(PPT-6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36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