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高中文言文倒装句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定语或状语)在中心语前。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文言倒装句中,一般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这四种情况。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一下它们的特点和用法。一、状语即介宾结构后置高中文言文倒装句式中,按出现频率来讲,位居榜首的应该是状语后置。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宾结构后置,即状语或介宾结构放在了谓语的后面。其中尤以由“于”“以”构成的介宾结构居多。由“于”构成的介宾结构一般多为“在……”的意思,例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乎,相当于介词“于”)《赤壁赋》苏轼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鸿门宴》司马迁有时也有“从……”、“对……”、“比……”等的意思,例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这里的“于”为“对“的意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第一个“于“为”从……“的意思,第二个”于“为”比……“的意思。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多为“用……”的意思,例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二、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是对普通的非前置宾语而言的。这种前置不属于起强调作用的临时倒装,它要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种句式的条件有二:其一,必须是疑问句;其二,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二者缺一不可。这种句式的规矩比较严格,例外很少。例如:大王来何操?《史记》司马迁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苏轼这两个宾语前置句都为疑问句,宾语分别为疑问代词“何“和”安“,正常的语序分别为”大王来操何“和”而今在安“。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一般也要置于介词之前。例如: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苏轼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范仲淹这两个句子中,“何”和“谁”都为疑问代词,都作了介词“为”和“与”的宾语,放在了介词的前面,构成了宾语前置句。(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所谓否定句,就是指含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无指示代词“莫”的句子。这种句式的条件也有二:其一,是否定句;其二,是代词作宾语。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这两个宾语前置句分别为“莫”和“不”领导的否定句,宾语为代词“之”和“余”。(三)用“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如: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韩愈三、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的情况比较简单,主要有这样几种格式:(一)中心词+之+形容词,例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屈原这种格式中的形容词不能换成名词或代词等。(二)中心词+“者”字结构这种格式中的“者”字结构可分为带“有”和不带“有”两种。例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苏轼太子即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如:马之千里者。《马说》韩愈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苏轼(四)中心词+数词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这种格式中的后置定语可以单用数词,也可以带上量词。四、主谓倒置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准确地辨别和识认文言特殊句式,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文意,进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本文标题:高中文言文倒装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58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