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意象与意境的辨析摘要:意象和意境这两个美学概念,常常被学生混为一谈。为便于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必要辨清二者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意象、意境渊源及涵义的理解来辨析二者的异同。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二者之间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将意象与意境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二者的差异的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是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国,意象说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周易》和《庄子》。在《周易·系辞》中有云:“子曰:书不尽意,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1]在《庄子·外物》篇中有:“得意而忘言”。这二者所言皆为表意之象,用来表达某种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周易》和《庄子》中关于意象的论述,也成为我国意象论的哲学基础。东汉王充的《论衡·乱龙》篇中有:“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他首先把“意象”作为合成词使用,这里指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第一次将意象用于文论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使玄解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2]其意象还仅是审美心理意义上的表意之象。到唐代,意象得到发展,有了审美形态的意象。直至明清时期,意象才是具有文学作[1]周易·系辞〔M〕.方克立.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126[2]刘勰:神思〔M〕.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6:327品审美形态的含义,其内涵得到发展,更接近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童庆炳是这样来解释意象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1]。可以说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寄托了作者主体情感与思想的具体物象。它具有心象性、象征性和哲理性的特征。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美学概念。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迹象,盛唐后开始全面形成。“意境”一词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他认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之后,诗僧皎然提出“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诗式》)的观点,发展了意境论。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的观点和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品》)等观点,进一步丰富了意境论。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已经确立,古代意境理论走向了成熟。至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进行了更为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意境理论走向了近代形态的转化。童庆炳教授对意境的阐释是: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意境也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艺术画面,与作者的主观情致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有丰富内涵和韵味的艺术境界。通过对意境涵义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把握到意境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情景交融;二是象外之境,在意象的基础上所感受到的一种境界;[1].[2]三是韵外之致、象外之味,即境界之外所获得的言外之意,由读者所体验到的关于人生的思索和领悟。了解了意象与意境的基本涵义后,下面将比较二者的异同。1.相同之处(1)二者都是主体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渗透融合意象以客观物象为客观依据来表现主体情思,脱离主体情思的单纯的客观物象无法构成意象。而意境是以由客观物象组合形成的物境为依据来表现主体的情致,脱离主体情致的物境亦不能构成意境。可见,意象和意境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都体现了虚实相生的特征。如李白的《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诗。三千丈的白发,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因理想难以实现而造成的愁绪。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孤帆”、“远影”、“长江”,这些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包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有着深远意境的送别图。与友人于黄鹤楼饯别,春光明媚的三月目送友人去扬州;友人乘着孤帆顺流而去,渐去渐远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而去。在这个送别的场景中,渗透着作者真挚而深沉的感情。作者内心难以排遣的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场景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正如王国维所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2)二者都具有含蓄性作者的主体情感与哲理观念都寓于“象”和“境”中。“象”与“境”是实,而“意”是虚。“意”融化在“象”与“境”的表现中,读者通过对“象”、“境”的感受去体味其“意”。如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作者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愿望是隐含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之中。再如贺铸的《青玉案》这首词,其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几句词句,把作者内心不可触摸的虚的愁情,通过烟草、柳絮、梅雨这三种可见的实景表现出来。意象、意境的含蓄常常是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来表现的。2不同之处(1)意象是意境的组成部分意象是就作品的局部而言的;意境是就整个作品而言的,是营造的主体的境界。意象是意境的组成部分。意象是意境的构成元件,诚如袁行霈先生说的:“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5〕如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通过前三句的九种事物即九个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羁旅荒郊图。通过这意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深秋思念故乡,倦于羁旅行役的孤寂、悲怆、凄苦之情。(下转第199页))(2)意境的外延大于意象,意境是意象的组合与升华;意象是审美形态的一般的具象呈现,而意境是高级审美形态意象是蕴含主体情感的,具有象征性、哲理性的艺术形象。它是客观物象的知觉审美形式与其所象征的意蕴的有机统一;是文学作品审美形态最一般的具象呈现方式。毛翰教授认为,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寓“意”之象所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意境是创作主体以内心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意象的组合与升华,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审美形态。同时,意境的外延大于意象。意象是意境的构成部分,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众多意象都是为了创造同一个意境。意象是“象”,意境是“境”;“象”为实,“境”为虚。意象是寓“意”之“象”,而意境是“境出象外”、“象外之象”。毛翰教授对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和坦克,意境就是白色恐怖。〔6〕我们看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通过鸟飞绝的“千山”、人踪灭的“万径”、“孤舟”、“蓑笠翁”、“江雪”这些意象塑造出了一个渔翁寒江独钓的荒寒寂寞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孤独郁闷的心情,但又体现了他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品质。这一意境在意象组合后得到了升华,而外延也显然大于单个意象。意境较之意象而言是高级审美形态。以上是本文对意象和意境这两个美学概念的分析和理解。正确___________的理解和把握意象和意境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参考文献〔1〕周易·系辞〔M〕.方克立.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126.〔2〕刘勰:神思〔M〕.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6:327.〔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4.〔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4.〔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4.〔6〕毛翰:诗美创造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胡琳(1983-)女,湖南临湘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意象和意境辨析○朱世新摘要: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着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意境则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二者都属于文学艺术表情达意的基本方式,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辨清意象与意境,为文学作品的教与学打开了更为宽广的审美空间。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讲:意境是“艺术家‘游心之所在’,就是他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意象和意境都属于文学艺术表情达意的基本方式,二者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作用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其特征。把握好作品意象和意境的特征,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鉴赏能力、语文素质和文学修养颇有裨益。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作品的意象和意境?下文将作具体阐述。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着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意象探讨甚多。一般理解为“意”与“象”的契合统一,也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事物的统一。客观世界的“象”一旦与作家的“意”结合形成文字,便成为一种心灵化的意象。例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树”、“鸦”本身没有情绪色彩,但经过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内化,再“剪辑”到一起,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和失意情绪。意象的特点:(一)意象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游子身上衣”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它代表慈母的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沉舟”、“病树”也非现实实物,而是诗人内在感情的表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更是诗人飘泊无依的象征⋯⋯这些都是“拟容取心”的方式,是意象的特征。意象是主体心灵创造性想象的产物。(二)意象是抒情性作品(尤其是诗歌)的基本意义单位,是作品艺术构造的形象元件。作品的意义就是由若干个意象的内蕴组成的。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着“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和诗意的景象。此诗的意义如果不是依托着这些意象,其表达效果会是怎样的呢?当然,意象也经常运用在小说、散文创作中。例如鲁迅的《药》中的“人血馒头”,隐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也是具有超人本领的精灵;高尔基的《海燕》中的“海燕”,同样是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朱自清《背影》中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渗透着非常浓烈的父子情,这个意象的成功正是来自它所包含的“意”的感人力量;也正是这个意象,使这篇散文成为充满艺术魅力的名篇。(三)有些意象经常反复出现,它用来代表特定的情感和意味,表达人类或民族共同的感情体验,即人类或民族心理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历史积淀,形成许多原型意象。如“夕阳”、“秋天”、“流水”等常代表生命的短暂及焦虑的情绪;“柳”、“雨”往往与离别愁绪相关;“月”与思乡、怀念相联系。了解了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无疑是一种帮助。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一种缠绵悱恻、一往情深、趋旷空灵、无迹可寻的艺术真境。他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讲:“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象互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意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孤舟蓑笠翁”还是“枯藤老树昏鸦”,无论是“孤帆远影碧空尽”还是“秋色老梧桐”都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在意境中,情思由于物化而得到了表现,景物也由于情思的洗礼而获得生命。意境中的“一切都是思想,一切都是象征”(罗丹语)。意境中的境是被意重新组合了的境,意则是被境过滤了的意,因而“景中情”、“情中景”是密不可分。对此清代学者王国维概括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意境由实境和虚境组合而成。实境就是具体物象以及由这些物象所构成的整体的艺术境界,虚境是实境中所包含的一种象征境界,即“象
本文标题:意象与意境的辨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68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