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精细化整理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P64比较项目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即民族革命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创立民国”,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增加“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历史作用①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③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④指导辛亥革命,对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约法等起了巨大作用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②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局限(了解)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②没有彻底地土地革命纲领③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相比,缺少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等内容②中共还有一个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问题。附: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原因:①吸收护国护法运动等失败的教训,孙中山本人对民主革命不懈地追求;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革命的新形式③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等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P68(1)发展历程:发展阶段时间相关文章理论内容意义或其他诞生(形成)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会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典范,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成熟延安时期《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方面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础。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③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2)科学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P74(1)形成过程:时间事件理论成就意义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①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③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④认为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⑤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坚持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有一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1992年中共十四大①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②确立了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和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①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中共继续前进的旗帜(2)主要内容(了解):①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发展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包括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④发展动力: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包括经济、政治、精神改革目标(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和平外交和对外开放⑥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⑦战略步骤:“三步走”的战略;⑧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⑨祖国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伟大意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引自《中共党章》等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P82(1)背景: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3)时间:1956年(4)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5)地位: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6)影响:导致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文艺作品涌现(详见83页)(7)破坏:由批判《海瑞罢官》引发“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洗劫文物和文化典籍,文艺工作者被政治批判、迫害致死或劳动改造,许多文艺作品被封杀,八个“样板戏”一枝独秀。(8)恢复和新发展:①背景: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事业开始复苏;②标志:1979年提出“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③措施:设立一批文艺奖项设立机构奖项名称奖项特点中国作家学会鲁迅文学奖为鼓励优秀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设立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中国作家学会矛盾文学奖鼓励优秀长篇小说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每年评出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P872.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阶段措施成果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①《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②改革学制,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③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如开展扫盲识字教育等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全日制、业余、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等。“文革”时期①停课闹革命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文革”结束后①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指导方针③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基本实现了“普九”和“扫盲”等(详见教材90页)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P92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1)附:发展科技的方针政策:①新中国成立时: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②1977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2)主要成就:领域时间成就所属时期核技术研究和应用1958年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文革时期1984年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1991、1994先后投产)改革开放新时期空间技术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文革时期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改革开放新时期1999年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生物工程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文革时期2001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改革开放新时期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务2002年水稻基因组工作序列图信息技术1981年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改革开放新时期(3)作用:尖端科技成就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P100(1)智者运动背景:①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②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③平民地位的提高④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2)着这学派主张和特点:①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②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③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工具(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①普罗塔戈拉,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②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③观点评价:进一步突破神灵的束缚,转而从人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世界,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思的第一次觉醒(4)智者运动的意义:以人为本的西方人文精神滥觞。(5)苏格拉底的代表主张和评价:①提出“美德即知识”。评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但在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一致。②提倡“认识你自己”。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③提出“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即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评价:这种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6)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以下摘自“百度百科”)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7)(了解)斯多亚学派(即画廊学派)的主张和意义: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理性。②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③人生而平等④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P105作家国籍代表作品内容特点但丁意大利《神曲》赞颂人的伟大,率先揭露教会的贪腐。薄伽丘意大利《十日谈》讴歌人性,但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讽刺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批判贵族等级观念,提出人类平等思想莎士比亚英国《哈姆雷特》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3.(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作用等P104(1)兴起背景:①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古典文明受到沉重打击,基督教建立了神权统治;②11世纪以后,城市经济兴起,市民阶层要求追求世俗生活的乐趣,反对教会禁欲主张;完美WORD格式编辑学习指导参考资料③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2)性质:①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
本文标题: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4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