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昆虫纲重要目分类双翅目(Diptera)口器吸收式;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或细长多节,或短而少节;前翅膜翅;后翅退化为棒翅;跗节5节;雌虫无产卵瓣。幼虫无足型。1.形态特征第十节双翅目口器有刺吸式、舐吸式、切吸式等。复眼发达,部分种类雄虫为接眼,单眼3个,少数单眼缺。触角形状多样:环裂亚目触角具芒状,触角芒光裸,或基部半光裸、端半部羽状,或全羽状;短角亚目触角第3节末端常有端刺;长角亚目触角6~18节,末端无触角芒或端刺。1.1头部1.形态特征第十节双翅目在环裂亚目的一些蝇类中,触角基部上方有1倒“U”字形缝,叫额囊缝;在额囊缝的顶部与触角基部之间有1个新月形骨片,称为新月片。1.1头部1.形态特征双翅目昆虫的头部正面观侧面观第十节双翅目前胸和后胸较小,中胸较发达;前胸背板后侧部称为肩胛;中胸背板分前盾片、后盾片和小盾片;前盾片与后盾片间的外侧是背侧片;中胸侧板常分中侧片、膜侧片、翅侧片和下侧片。1.形态特征1.2胸部侧面观背面观第十节双翅目前翅发达,膜翅;后翅棒翅;一些蝇类前翅的内缘近基部有1~2个腋瓣,在腋瓣外有1个小翅瓣。部分蝇类的前缘脉有1~2个骨化弱或不骨化的点,使该脉似被折断,称缘折,它可能出现在靠近R1的末端或肩横脉附近。1.形态特征1.2胸部第十节双翅目在有瓣蝇类中,头部和胸部的一些鬃毛常有固定的位置和排列次序,并给予特定的名称,叫鬃序;足跗节5节;前跗节有爪间突或无爪间突,爪间突刚毛状或垫状。1.形态特征1.2胸部第十节双翅目实蝇的伪产卵器自外观上看由4~5节组成,雌虫腹部第6~8节常缩入体内,能伸缩,形成产卵管。1.形态特征1.3腹部第十节双翅目蚊类成虫多在黄昏、夜间和黎明时取食,蝇类和虻类在白天取食。多数蚊类在交配前有群舞现象,在黄昏或黎明前后,大量雄蚊在离地面2~3米空旷地、草丛、树林、建筑物附近,聚集飞舞。此时,雌蚊陆续飞入雄蚊群寻找伴侣,将其携带出蚊群,在飞行中进行交配。双翅目幼虫与成虫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很不一致。成虫多取食植物的汁液、花蜜和动物的血液等作为补充营养,少数种类取食腐败物质和动物排泄物。2.生物学特性全变态,但长吻虻科、蜂虻科、小头虻科、拟长吻虻科等的一些种类为复变态。多数陆生,喜欢潮湿的环境;少数水生。有植食性、肉食性和腐生性。2.1食性和活动习性第十节双翅目蝇类取食腐肉一般雌蚊交配后,需多次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才能完成卵巢发育。蚊虫的吸血习性随蚊种而异,有的嗜食人血,有是嗜食其它动物血,有的兼食人及动物血。幼虫的食性很复杂,大致包括植食性、腐食性、尸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大多数幼虫喜欢湿润环境。2.1食性和活动习性2.生物学特性第十节双翅目全变态。卵一般长卵形。幼虫无足,一般4龄,有显头型、半头型和无头型3种类型。幼虫气门形式有:前气门式,仅胸气门有呼吸功能;侧气门式,胸气门封闭,大部分腹节有气门并具呼吸功能;后气门式,仅腹部最后1对气门有呼吸功能;无气门式,以体表或气管鳃交换气体。蛹有被蛹、围蛹和裸蛹。2.生物学特性2.2变态类型和生活史第十节双翅目绝大多数两性繁殖,一般为卵生,部分胎生,少数行孤雌生殖和幼体生殖。双翅目昆虫发育快,繁殖力强,甚至很惊人。如在夏季,家蝇6~10天即可完成卵到成虫的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1~3天即可产卵;一些寄蝇单雌可产卵6000粒。2.生物学特性2.2变态类型和生活史成虫的羽化有2种方式:直裂——成虫羽化时由蛹体的背面呈“T”字形裂开;环裂——成虫羽化时由蛹的前端呈环状裂开。2.3生殖方式和繁殖力第十节双翅目在植食性类群中,有许多种类为非常重要的农业害虫或检疫害虫,如小麦吸浆虫、稻瘿蚊、地中海实蝇和美洲斑潜蝇等。3.经济意义重要检疫害虫第十节双翅目在腐食性或尸食性类群中,有些是重要的医学昆虫,能传播多种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传播的疾病有病毒类的脊髓灰质炎、传染性肝炎、天花和红眼病等,衣原体的沙眼,螺旋体的雅司病,细菌类的伤寒、痢疾、霍乱和肺结核等,原虫类的阿米巴痢疾和鞭毛虫的蛔虫和绦虫病等。3.经济意义重要医学昆虫第十节双翅目但是,一些种类在尸体的法医鉴定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已被应用在刑事案件的调查和侦破中,是法医昆虫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3.经济意义法医昆虫及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第十节双翅目在捕食性和寄生性类群中,部分种类可寄生于人畜体内外,造成蝇蛆症、睡眼病等,必须注意预防和治疗;部分种类寄生于害虫体内,可作为益虫加以保护利用。3.经济意义寄蝇及其寄主第十节双翅目在吸血性双翅目昆虫中,一些种类除直接骚扰人畜和吸血外,还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疟疾、丝虫病、睡眼病、乙型脑炎、登革热和黄热病等,也是重要的医牧害虫。3.经济意义第十节双翅目黑腹果蝇另外,双翅目由于繁殖力强,在科学研究和饲料开发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果蝇、家蝇和麻蝇等。3.经济意义第十节双翅目双翅目可分为长角亚目、短角亚目和环裂亚目共3个亚目。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我国已知约6000多种。长角亚目Nematocera成虫体细小;触角丝状、羽状或环毛状,6节以上,长于头部和胸部之和;口器刺吸式;下颚须4~5节。幼虫为显头型(瘿蚊除外);上颚发达,左右活动;属多气门式。蛹为被蛹,但瘿蚊为裸蛹。此亚目昆虫通称蚊类。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蚊子的幼虫和蛹第十节双翅目英文名称:craneflies。触角长丝状,有时锯齿状或栉状;中胸背板有1“V”形盾间缝;翅上常有斑纹,有9~12条纵脉伸达翅缘。幼虫表皮粗糙;腹末常有6个肉突。成虫不取食或仅食花蜜。幼虫陆生、水生或半水生,取食土壤或水中腐殖质、作物根及朽木等。常见种类:稻根蛆Tipulapraepotens。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4.1大蚊科Tipulidae第十节双翅目英文名称:mosquitoes。成虫的身体和翅脉上被有鳞片;翅狭长,顶角圆,有缘毛;雄虫触角环毛状。有许多是重要卫生害虫。4.2蚊科Culic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雌蚊吸血第十节双翅目雄蚊吸食露水4.2蚊科Culic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第十节双翅目幼虫叫孑孓;头大;胸部3节愈合;第8腹节背面有呼吸管;第9腹节有4个向后突出的肛塞及1从善状毛刷。蚊子的幼虫4.2蚊科Culic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第十节双翅目成虫多夜间和黄昏活动。雄蚊取食植物汁液或花蜜。雌蚊吸食温血动物血液并传播多种疾病:库蚊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盘尾丝虫病,伊蚊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盘尾丝虫病、黄热病和登革热,按蚊传播疟疾等。常见种类: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Wiedemann。4.2蚊科Culic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第十节双翅目英文名称:midges。雌蚊触角丝状,雄蚊环毛状;口器退化;后盾片有1纵沟;C脉止于翅顶附近;M脉2分支;前足很长,休息时常上举起。4.3摇蚊科Chironom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第十节双翅目幼虫细长;一些种类血液中含血红素而呈红色,叫红丝虫;前胸与第9腹节各有1对伪足状突起;肛门周围有2对血鳃;幼虫以身体扭动水中游泳。成虫常成群飞舞,趋光性强。幼虫主要水生。常见种类:稻摇蚊ChironomusoryzaeMatsumura为害水稻幼苗。4.3摇蚊科Chironom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摇蚊的幼虫第十节双翅目英文名称:gallmidges或gallgnats。触角念珠状,轮生细毛;翅脉简单,纵脉3~5条;足胫节无距;跗节式5-5-5。幼虫蛆形,自第3龄以后的幼虫前胸腹板上生有1个“Y”形或“T”形胸骨片。4.4瘿蚊科Cecidomyi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第十节双翅目成虫喜早晚活动。幼虫有捕食性、腐食性和植食性,植食性幼虫危害常形成虫瘿,故名瘿蚊。重要种类:稻瘿蚊Orseoliaoryzae(Wood-Mason)近年严重为害我国南方山区水稻。4.4瘿蚊科Cecidomyi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第十节双翅目瘿蚊为害形成的孤虫瘿4.4瘿蚊科Cecidomyi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长角亚目Nematocera第十节双翅目成虫体粗壮;触角3节,短于胸部,第3节分几个环状节或末端有1端刺;口器切吸式;下颚须1~2节。幼虫为半头型;上颚口钩上下垂直活动;前气门式、后气门短角亚目Brachycera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式或两端气门式。蛹多为被蛹,少数为围蛹。成虫羽化时,由蛹体背面作“T”字形裂开。通称虻类。第十节双翅目俗称牛虻。英文名称:horseflies或deerflies。头半球形。口器刺舐式;雄虫复眼为接眼,雌虫为离眼;触角鞭节牛角状;前翅R4与R5基部合并,端部分别伸达翅的顶角前和顶角后,翅中央有长六边形的中室;爪间突垫状。4.5虻科Taban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短角亚目Brachycera虻科昆虫及其复眼和触角第十节双翅目幼虫体纺锤形;各节生有环轮状隆起;尾端有1条呼吸管。成虫喜欢在水边活动。雌虻吸食温血动物血液,并能传播多种疾病,如马的锥虫病和家畜炭疽病等。幼虫多生活于土中或水中,肉食性。常见种类:华虻TabanusamaenusWalker。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短角亚目Brachycera4.5虻科Tabanidae第十节双翅目又叫食虫虻。英文名称:robberflies。体多毛鬃。触角鞭节端部1~3节形成端刺;雌雄虻的复眼均为离眼;前翅脉多伸达翅的外缘;爪间突刚毛状或缺。4.6盗虻科Asil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短角亚目Brachycera第十节双翅目成虫和幼虫均捕食性。成虫常静止在地面或植物上,伺机攻击猎物。幼虫分节明显,胸部各节有侧腹毛1对,前气门式,腹部末节形状多变化。幼虫生活在土中、垃圾或腐殖质中,捕食小虫。常见种类:中华食虫虻CophinopodachinensisFabricius。4.6盗虻科Asil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短角亚目Brachycera第十节双翅目英文名称:big-headedflies。头部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复眼为接眼,几乎占据整个头部。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无缝组Aschiza无额囊缝。4.7头蝇科Pipunculidae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第十节双翅目成虫多活动于花草间。幼虫寄生于同翅目若虫体内,特别是叶蝉、飞虱和沫蝉。常见种类:黑尾叶蝉头蝇Tomosvaryellaoryzaetora(Koizumi)。4.7头蝇科Pipunculidae环裂亚目/无缝组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第十节双翅目英文名称:syrphidflies或flowerflies。形似蜂,腹节上常有黑黄相间的斑纹。R脉与M脉间有1游离的伪脉。4.8食蚜蝇科Syrphidae环裂亚目/无缝组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第十节双翅目环裂亚目/无缝组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4.8食蚜蝇科Syrphidae第十节双翅目幼虫体平滑或有圆锥突起及刚毛。捕食性种类的体前端尖,后端平截;粪食性种类的腹末有长的呼吸管。环裂亚目/无缝组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4.8食蚜蝇科Syrphidae食蚜蝇的幼虫类型第十节双翅目成虫通常在阳光下取食花蜜和花粉,飞翔时,能在空中陡然静止,然后又忽然突进。腐食性和粪食性种类的幼虫主要生活在朽木、粪便和腐败的动植物体内;捕食性种类主要取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和叶蝉等。常见种类:纤腰巴食蚜蝇BacchamaculataWalker。环裂亚目/无缝组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4.8食蚜蝇科Syrphidae第十节双翅目无瓣类Acalyptratae前翅无腋瓣;触角第2节背面外侧无纵缝,或虽有但不达第2节基部。有瓣类Calyptratae前翅有腋瓣;触角第2节背面外侧有1个纵贯全长的纵缝。环裂亚目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有缝组Schizophora有额囊缝。无瓣类的代表有瓣类的代表第十节双翅目英文名称:chloropidflies。体小型或微
本文标题:双翅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2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