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PPT58页)
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鲍传友Email:bcyfirst@sina.comTel:01058802411主要内容变革社会中的学校教育什么是教育科研教师如何做科研科研兴校与校兴科研一、变革社会中的学校教育外部环境关键词: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学习型社会、市场经济、全球化、后现代、多元化、城市化、社会分层、独生子女、和谐社会……内部环境关键词:新课程、校长专业化、学校规划、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学校文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如何应对挑战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不变!!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传授知识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劳动技术劳动技术劳动技术化学化学物理物理物理物理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体育体育科学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生物生物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美术音乐美术音乐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美术美术美术艺术艺术艺术音乐音乐音乐地理地理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历史历史历史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九八七九八七新课程传统课程专业与职业的差异专业职业工作实践以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为基础工作实践以经验和技巧为基础工作过程需要心智和判断力工作过程以重复操作为特征工作需要自主权工作需要服从指挥因此,专业工作者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学习高深学问和专门知识因此,一般从业人员通过学徒培训即可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工具,新方法工作中日益熟练和灵巧从业资格不易获得从业资格容易获得服务社会谋生手段不同类型教师的知识结构专家型教师经验型教师职初教师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教育家型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任务型教师二、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一)如何理解中小学教育科研?内涵中小学教育科研就是指在中小学开展的以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活动。主体: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参与者:大学教师及专业研究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和学生以及社会其他与学校相关的主体。目标: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功能:提升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发展,推进教育改革途径:教学反思价值取向:专业生活方式定位:校本研究、行动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专业研究的区别H:\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专业研究的区别.doc(二)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标新立异:“眼球科研”跟风追潮:“大题小做”课题至上:“校校有课题,人人有项目”论文情节穿凿附会形式主义(三)行动研究:教育科研的基本范式内涵行动研究: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教师行动研究:特指一线教师单独或者组成研究小组,为改进、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而进行的行动研究,它是一种公开、系统的反思活动。研究过程可能会得到外部专家的支持,但也可能得不到,关键是教师或者教师小组是研究的主体,对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进度的安排、研究方案的实施等事项具有决定权。特征(区别与一般教育教学行动)行动的自觉性注重反思性实践循环,提高行动的理性水平注重客观证据合作的公开性成长性1、行动的自觉性行动之前的计划更加追求计划的合理性为计划主动寻求理论和实际经验的依据在行动过程中会有意识监控自己行为,观察行为结果2、注重反思性实践循环,提高行动的理性水平关注问题解决过程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行为过程和结果中注意发现新问题,开始新一轮行动、观察、反思观察行动反思3、注重客观证据注重收集客观数据说明行动的效果,而不仅仅是凭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理论推理。4、合作的公开性寻求与同事、外部专家之间的合作公开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接受质疑和批判“如果教师希望改进他的教学,可以录制教学过程,或者邀请同事进入课堂作为观察者,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邀请一位校外观察者来考察学生的理解力作为合作研究的基础。”斯腾豪斯5、成长性教学是一个科学过程。教师不仅是技术熟练者,而且还是反思性的实践者。经验+反思=教师成长类型按研究主体分类教师个体行动研究合作式行动研究学校行动研究按研究取向分类技术取向实践取向批判取向勘查或实地调查行动研究的过程模式勒温模式确定总体或初始设想计划采取第一步行动修改计划评价采取第二步行动…….凯米斯模式反思计划循环1观察行动循环2修改后反思的计划观察行动陈桂生模式课题选择课题设计研究计划的实施回顾与总结研究报告撰写行动研究的条件第一,对问题的公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诚实地说明学校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第二,有创新的机会。管理者为教师提供“头脑风暴”和创意的机会,以便为学校将来的实践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第三,鼓励尝试错误。管理者为教师提供拓展和尝试改进实践的资源和材料;第四,合作的教师群体。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标准和技巧;第五,重视资料收集。管理者和教师相信他们可以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研究过程,来超越随意的探索,研究结果有坚实的基础;第六,有足够研究的时间、空间。管理者创造条件使教师从常规的事务性工作中转向专业性反思、行动研究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科里(四)教育科研的模式1、教育科研的组织形式同伴合作教研组形式专家合作与指导课题立项跨校(或区域)合作个人反思2、教育科研的实践形态资源共享式备课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学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教师博客:一种新型的教师研究文化资源共享式备课(1)定量主备:每位教师要在组内协议分工中领取本册教材的部分单元任务,投入全部精力查找资料,做到研究课标、研究学生、研究教材,高质量的完成备课基础工作,为集体备课做好准备。(2)集体评备:教研活动时,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由主备课人说出教案设计的目的、环节所要体现的意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同组教师共同评议教案的可行性,即应注意的问题,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资源共享式备课(3)个人精备:在定量主备、集体评备的基础上,主备教师再将评议后的教案重新疏理,完善,其他教师在共享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本班、本人的教学实际,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体现教案的可行性。(4)实践复备: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案,灵活处理课前预设与课上生成的关系,实现教学相长。(5)课后思备:教案实施后,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写好反思记录。(育翔小学供稿)案例研究模式什么是案例案例研究的类型好案例的标准是什么案例包括哪些内容案例有何价值案例的来源案例是什么?——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教学案例研究三条基本途径或类型现场观察音像分析文本案例研究好案例的标准故事性情节完整,具有冲突性主题突出现实生活场景有移情作用有关于案例人物的第一手资料对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有对已经作出的解决办法的评价叙述具体,关注细节特定的时空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案例的内容标题事件定标题:“哄堂大笑以后”、“闷葫芦说话了”……主题定标题:“学生给了我启示”、“他是这样分组教学的”……引言背景问题问题的解决反思与讨论附录案例的价值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最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当然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中国的教师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我们的教改实践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我们应当有自己最丰富的、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点的案例宝库。(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案例的来源预设与教学的反差两种教学思路(方法)的比较对某个教学片段的反思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平息教学情境的顿悟对教学问题的归因对教学细节的开掘教育叙事以“叙述”为主“讲教育故事”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将整个教育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作为行动研究的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它不只是关注教育的理性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件与情节。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的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教育叙事研究教学叙事“画蛇添足”好几位科学教师合作研究的故事生活叙事“身教”感悟一袋喉片自传叙事从农村到城市在心的沟通与情的交流中成长教育笔记或日志我在光明小学听的一堂语文课教学课例研究教学课例与教育案例的区别教学课例:某节课或某些课教学的实际过程和完整场景,虽然也包含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其表达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育案例:后者自始至终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其表达形式: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教学课例的形式教学总体设计+教学情境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明+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片段+教学反思课题研究1、选题“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理论学习和阅读中发现问题从同伴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差异中寻找问题从学校和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从教育政策实践中发现问题选题的基本要求问题要有价值问题的科学性和现实性问题要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时机)当前教师研究选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问题“近期教学反思”、“构建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集中“哈尔滨市桥南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与任用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标题呈现的概念过多,界定不清“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问题表述不精确“学习型学校的构建与尝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研究”问题范围过大“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科学化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及对策”问题难度超过了研究者的能力“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思路及技术规范”问题不科学“‘以诗化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无现实性或背离教育政策“农村小学生源减少的问题与对策”“小科目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研究”2、课题设计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3、课题论证课题的价值;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H:\课题设计论证:一个案例.doc研究论文案例H:\杨校长开题与结题\结题稿: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ocH:\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所\李万海.doc实践分组选择课题并进行设计论证讨论各组课题论证的合理性教师博客:一种新型的教师研究文化四、科研兴校与校兴科研科研兴校(案例解读)科研与学校安全科研与学校效能科研与学校发展(特色和品牌的形成)校兴科研组织模式制度保障科研兴校1、如何把教育科研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教育科研如何联系学校实际,引领学校发展?(兴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兴校)校兴科研1、怎样处理教育科研与教师工作负荷问题,并与教师个人特点结合起来?2、如何实现科研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避免形式主义,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如何兴科研?兴科研的目的)谢谢!欢迎指正!
本文标题: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PPT58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