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江苏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1江苏省“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江苏省文化厅2006年2月2目录第一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第二章工作任务与发展重点一、工作任务(一)推进艺术事业发展打造江苏文化品牌(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塑造文化江苏形象(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二、发展重点(一)重点设施建设(二)重点文化工程(三)重点文化项目(四)重点文化活动第三章文化政策与保障措施一、全面落实文化经济政策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三、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五、加强文化工作领导3江苏省“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第一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江苏“两个率先”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和“三创”精神为统领,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导向,继续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江苏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文化工作的准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区域文化、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注重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建设,保证文4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二)坚持把建设与“两个率先”相适应的文化大省作为总体目标按照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对文化发展提出的要求,不断增强江苏文化的综合实力,以体现江苏文化底蕴和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互动,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与现代文明融合,体现科技革命与文化创新协调统一的发展格局,把江苏建设成为拥有先进文化设施、发达文化产业、一流文化精品、拔尖文化人才、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大省。(三)坚持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努力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两手抓、两加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对社会影响大的基础性、战略性文化工程建设步伐,大力推动文化综合执法,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四)坚持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继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促5进结构调整和市场整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规模效益增长,加快科技创新力度,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推动文化跨越式发展。(五)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面向基层,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着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以繁荣的文化市场、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与活动、多样化的信息传播载体、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优化改善城乡居民文化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的文化需求。三、发展目标——创建最具活力的文化新体制新机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和文化大省建设目标。在思想理论、文化理念、文化体制等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和建立符合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大力建设覆盖城乡、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6的文化环境,为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繁荣艺术生产,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江苏文化品牌。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繁荣文艺创作为中心,重视和鼓励原创,努力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发挥江苏艺术人才优势,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强烈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舞台艺术和书画艺术精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把具有江苏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推向世界,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与流通,增强江苏文化发展活力。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繁荣我省文化市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筑文化人才成长的新机制、新体系。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拓宽人才开发渠道,培养一批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文艺专门人才,培养一批既熟悉艺术规律又懂得市场运作的文化经营人才。改进和优化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并完善人才流动管理制度。第二章工作任务与发展重点一、工作任务7(一)推进艺术事业发展,打造江苏文化品牌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努力创作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作品,使我省艺术事业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抓好优势项目,打造一批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1.多出精品力作。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在持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争取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等评比中有优秀剧目入选。各艺术门类全面发展,各地全面发动,形成普遍繁荣的格局。省演艺集团每年新创作演出剧(节)目3—5台,省辖市每年新创作演出剧(节)目2—4台,各县(市)每年也力争新创作演出剧(节)目1—2台。省直及各地画院、美术馆加强创作,确保每位画家每年推出新创优秀作品5—10幅参加省内外展示活动。在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评成绩继续保持前四名、版画成绩位列前二名,其他美术门类力争取得好成绩。2.丰富艺术活动。改革大型艺术活动的举办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采购的方法,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活动。整合和组织江苏省戏剧节、江苏省音乐舞蹈节、江苏省曲艺节,规范地方剧种节等单项艺术赛事。全省艺术表演团体每年演出保持在35000场以上。省美术馆每年承接、举办美术展览80次以上,引进高质量的国际、国内展览1-2次;加强典藏工作力度,每年收藏高水平的名家代表作品20—30幅,并为公众举办特展。8省国画院加强学术研究,每年组织全国性的创作交流活动1-2次。各市、县美术馆每年各承接、举办展览20次以上。3.打造文化品牌。依托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优秀文化传统与崭新时代精神的结合,努力打造江苏文化品牌,营造江苏文化发展新优势。在各艺术门类普遍繁荣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江苏昆剧、京剧、地方戏、苏州评弹、民乐、国画、书法、版画、水彩(粉)、漆画等优势艺术门类的特色和地位。组织策划有江苏特色的全国性或国际性的重大文化艺术活动1—2次。全省各地在完善提高已有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和重塑,促使江苏文化向现代化转变。4.优化科教资源。整合和优化艺术教育资源,进一步调整学校及专业布局,发挥行业优势,发展艺术职业教育,办好1—2所在全国有影响的重点艺术职业院校,建成3—4个在全国有影响的重点专业。探索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办学格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建立和推进文化艺术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艺术教育和职业培训新体系。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以重大基础理论及其实践问题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初步建立起以昆曲学科研究、纤维类文物保护、剧场扩声和舞台综合设计为龙头,带动其它学科均衡发展的文化科技和艺术研究体系。扶持和建立一批研究和学术水平高、特色鲜明且具有一定示范意义的文化科技和艺术科学研究基地,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9(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公共文化网络健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到2010年,全省60%以上的县(市、区)成为省级以上文化先进县,其中全国文化先进县的比例达到30%,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江苏社会文化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网点。要全面完成省政府扶持的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任务,有条件的市、县(市)兴建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至2010年,全省实现“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目标,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的比例均达到40%。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标准均不低于2500平方米。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化阵地尤其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政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设施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全面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全省乡镇文化站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普遍不少于500平方米,开展图书阅览、艺术培训、科技推广、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省行政村建有文体活动室。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财政逐年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投入及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共文化设施。2.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文化馆、图书馆、美术10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单位,要坚持开展阵地活动,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项目。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共文化设施均要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各级文化部门要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活动,送文化到农村、到社区、到工地、到车间。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努力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在搞好普及的基础上狠抓精品力作。省市级文化馆要发挥龙头作用,继续抓好群众文艺精品创作,加大辅导和培训力度,发现、培养年轻人才,壮大我省创作队伍,提高我省群众文艺工作者创作水平。以省“五星工程奖”评选为着力点,催生一批优秀作品,同时,为全国“群星奖”的评选打好坚实的基础。3.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加快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和服务体系。搞好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扩展与更新,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能力,加快特色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十一五”期间,在继续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调动各方因素,争取非政府机构、基金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和捐助,进一步扩大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模,改善公共图书馆办馆条件,加快11少儿图书馆建设步伐。优化图书馆藏书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和办馆效益。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达到全省总人口的1.5%。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年购图书种数分别达到全国年出版图书种数的25%、10%、2%。到2010年,全省县(市、区)均建有一所包括成人、少儿在内的,具有不同特色或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或省、市公共图书馆分馆。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人均0.8册。4.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基层文化及特色文化建设。继续开展省特色乡镇、特色团队、特色家庭、特色标兵的评选命名工作。继续动员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文化事业,鼓励兴办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5.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在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场馆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与教育、广电、工会、妇联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发挥本地区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等单位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使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释放最大效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为群众
本文标题:江苏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