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6-2017学年八上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1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一位英国作家说:“你拿了我的鸦片,我就拿你的岛屿,这样我们就清账了。”(转引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这里所说的被英国拿走的岛屿是指()A.澳门岛B.香港岛C.台湾岛D.辽东半岛2、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3、若想了解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AB.曾国藩C.李鸿章D.张之洞4、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动社会变革做出的贡献有()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③5、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6、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抗日战争的胜利7、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实业救国”。此人是()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曾国藩28、“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A.井冈山B.南昌C.瑞金D.上饶9、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以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战胜利以后10、某革命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平型关大捷B.淮海战役C.北伐战争D.百团大战11、毛泽东曾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战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渡江战役12、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人是①李鸿章②左宗棠③梁启超④康有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3、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A.《海国图志》B.《新青年》C.《申报》D.《人民日报》14、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A.淮海战役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5、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16、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是()①辽沈战役②百团大战③淮海战役④台儿庄战役⑤平津战役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1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万国公报》的创办B.公车上书C.维新团体的形成D.强学会的成立318、1945年9月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战略大决战,最终使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其中哪场战役被陈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9、据高铁网报道,山东17市中已有10个市通达高铁,规划到2020年包括东营在内全部通达,山东即将迎来“高铁时代”。近代史上,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A.茅以升B.张骞C.詹天佑D.侯德榜20、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跨越历史时空,194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毛泽东、蒋介石相会于重庆.这次会谈中共作出重大让步的出发点是()A.停止内战、联共抗日B.打倒军阀、统一中国C.两岸互访、和平统一D.避免内战、实现和平21、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D.创办福州船政局22、井冈山一直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主要依据是()A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中国共产党在此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围剿”C中国共产党在此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23、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24、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胜利成果的是()A.北洋军阀释放了被捕学生B.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C.废除了“二十一条”D.没有在对德“和约”上签字25、《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它的作者是()A、左宗棠B.李宗仁C.聂耳D.冼星海题号12345678910111213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13分)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1)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3分)材料二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2分)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试从政治、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6分)材料四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4)请你谈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27题(12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让我们踏着国人的足迹,共探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请回答:(1)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中,留下了四个艰难而又清晰的足印,请根据提示写出探索中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5A:B:C:(2)A事件主张是什么?(2分)(3)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变革?(1分)(4)B事件是谁领导的运动(革命)?(1分)这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5)C事件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1分)(6)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探索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3分)28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族耻辱】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3分)(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6【兄弟阋墙】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中华民族抗日全史》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张学良口述历史》(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有何历史意义?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5分)【同仇敌忾】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同赫尔利的谈话》(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1分)【全面内战】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5)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2分)【归纳总结】(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2分)29题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这只大军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其中75座是冰雪覆盖;度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突破了3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者躲过追击的中央军。每天行军71华里…,可说近乎奇迹……它激励着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回答:(1)材料一斯诺记者统计的数据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2分)(2)材料一反映历史事件中,突破敌人的包围圈的一步是什么行动?(1分)(3)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胜利的标志事件是什么?(1分)它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材料二:油画《遵义会议》(4)材料二内容出现在哪一年?(1分)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2分)8答案26题(1)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3分)(2)广州:孙中山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2分)(或说出相关史实,如黄埔军校所在地等也可适当给分。)武汉:武昌起义发生地。(2分)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民国首都;孙中山先生陵寝所在地。(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3)政治: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2分)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社会习俗:剪辫易服;禁止缠足;提倡鞠躬、握手等文明礼仪;用先生、君等平等称呼。(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4)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推动海峡两岸之间的友好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27题(1)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3分)(2)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分)(3)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1分);(4)孙中山(1分);三民主义(1分)(5)李大钊(1分)(6)由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3分)28题(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东北三省沦陷(3分)(2)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2分)(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周恩来(5分)(4)台儿庄战役(1分)(5)南京解放(或渡江战役)(2分)(6)国共两党和则两利,斗则惧败。(2分)29题(1)红军长征(1分)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2)急渡金沙江(1分)(3)三军会宁会师(1分)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分)(4)1935年1月(1分)意义:确立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9(1分)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八上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5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