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
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问题——全国人代会发言提纲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了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三农”问题,重申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突出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个“三农”工作新主题,提出了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新思路新措施,以对中国最大发展区域——农村和最大社会群体——农民的密切关注和热诚关怀,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核心理念。作为农业占主导、农村占大部、农民占多数的西部地区的人大代表,我听后都备感鼓舞,也深受启发。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两大历史任务的逐步提出,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一个核心课题。咸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总产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18%,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从这一实际出发,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认真贯彻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三农”工作力度,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农民增收基础不断壮大。粮食总产连续六年丰收,果、菜以及奶畜产品产量稳居全省第一。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84个。农村常年在外务工人数突破90万。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206元,增长19.8%,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6年的元缩小到元。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市县两级财政都建立了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专项预算。2009年全市财政累计投入支农资金34.5亿元,其中20件实事投资25.83亿元,超计划7亿多元。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提前实现了户户通电。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65%。67%的行政村建成了综合信息服务站。20户以上自然村的基本实现卫星电视“村村通”。80%的行政村设立了连锁“农家店”。400多个已建成的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已全部完成了主干街道硬化、绿化,广播电视、电话、宽带入村,自来水入户和综合社区中心建设。三是农民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全市新农合参合率93.5%,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率94.5%,实现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免费。彬县、秦都两县区及其它县市区的11个乡镇开始了新农保试点。返乡农民工创业纳入下岗失业职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全市年收入在785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蛋奶工程”覆盖面达到59.6%。还通过财政补助和对口支援,启动实施了6年内让21万贫困群众告别土窑洞、独居户、危漏房的“三告别”工程,年内有6007户2.7万群众建房受益。四是农村工作机制日益成熟。我们探索形成了符合咸阳实际的五个工作机制,即市级领导联县包村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党委一把手负责制、新农村建设资金捆绑机制、“四位一体”典型示范机制(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扶贫开发重点村和互助资金试点村)、农村工作“五个一”督查机制,农村工作抓手具体,效果明显。然而,实事求是地讲,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影响,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生活差距大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挑战。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发展。从咸阳实际看,目前要加紧解决好以下六大突出问题:一要加紧解决县域经济实力偏弱问题。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的基本单元,县级政府是城乡统筹的实施主体。但目前许多县市区经济实力较弱,统筹带动力不足,既不能带动农民增收,也不能促进农民保障。以咸阳为例,一是县域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市果品储藏率不到10%,畜禽小区养殖率不到%,蔬菜设施化率不到%。经过精深加工和精致包装,能直接进超市、上餐桌的知名农产品不多。二是工业化水平低。全市工业化率%,县域工业化率最高不过%,最低仅%。三是城镇化水平低。全市城镇化率%,县均城镇化率%,其中最低的淳化县仅%。四是财政经济总量少。2009年县均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仅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和%。多数县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按县域常住人口平均,不超过600元。2009年,尽管市县两级财政竭尽全力支农,但支农投入增幅仍处于全省较低位次。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模式和特点的认识把握,坚持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更广阔的区域背景和更长远的时代潮流下谋划,以提高县级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支撑,以城镇化为载体,以特色经济为方向,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一要加强规划引导。成立专门机构,聘请专家学者,以“一县一策”为原则,抓紧制定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专门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二要强化激励约束。选准配强县乡党政领导班子,保持县乡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研究制定科学而有可行性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办法》,分解任务,夯实责任,严格奖惩。三要加快“强县扩权”改革。适度扩大县级经营管理权能。尤其是有区位、有资源、有特色、竞争力大的县市,要在行政授权、基础建设、项目布局以及干部配备进行适当倾斜,使其潜力更好迸发,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有效带动周边县市共同发展。二要加紧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较差问题。基础设施是加快发展的前提保障。但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生活需求。就我市来看,水、电、路、新能源、住房等建设都相对滞后。中小型水利工程损毁较多,农业抗旱能力差。207.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乡村电路老化,电压不高,不适应工业发展和家电下乡要求。70%的村庄街道没有硬化,没有排污设施。沼气户仅占全市农户10%。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发展水平以入养老、医疗、住房等保障水平,与城镇比有较大差距,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与期盼。全市目前还有5万多户21万多贫困人口住在土窑洞和危漏房中。因此,要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一要完善财力支持。抢抓中扩大内需、强化支农两个机遇,积极跑部进省争取涉农资金项目。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调动农民建设提高农村设施积极性。尽可能实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互助资金试点村、扶贫开发重点村、绿色家园创建村“五位一体”布局,发挥项目资金的整体效益。二要加紧建设进度。每年解决30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完成11.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实现10%的村庄街道水泥化或柏油化,建成绿色家园生态示范村、新农村示范村各100个,沼气池2万口。加快县市区中心敬老院建设步伐,让“五保户”尽快入住。利用国家“建材下乡”政策,积极实施农民安居工程,鼓励支持农民建设改造自有住房。加大领导包扶和对口支援力度,每年完成3000户特困农民的住房搬迁新建任务。同时,改善农村广播、电视、通讯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四要扩大社会保障。实现义务教育“蛋奶工程”全覆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免费。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全覆盖。扩大“新农保”实施范围。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和社会化发放。把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农民就近就地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和职业病防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三要加紧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加快展发展的前提是加强投入。目前,各级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但金融支农投入却明显不足。由于建行、中行、工行等国有银行基本撤并了县以下分支机构,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在县以下的网点也很少,目前县以下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支撑,前者资金实力弱,后者还处于起步阶段,均难担当金融支农主力军职能。加之金融机制不活、条条框框多,农村群众普遍反映贷款困难。因此,创新金融体制,建立统筹城乡的金融服务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一要放宽法律限制。建议全国人大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尊重农民物权原则,允许农民以房屋、果园、林木、土地经营权、大型农机具等作抵押,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二要加强税费鼓励。通过减免营业税、减免利息、或进行财政补贴的方式,吸引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增设农村基层网点,扩大“三农”融资。三要创新金融方式。探索设立农民工创业贷款、特色产业贷款、“一村一品”贷款、设施农业贷款、农业集约化经营贷款、龙头企业扶持贷款等有特色、有针对的贷款种类,增加农户小额贷款投放,积极发展联户贷款,解决农民信贷难问题。四要增加金融主体。加紧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四要加紧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加重问题。随着农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工业品消费市场,一些原在城市才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在农村大量凸现。使用过的农药瓶、农药袋、果品食品包装袋、废旧薄膜、医疗垃圾、废弃电子品随处可见。以咸阳为例,仅380万亩果树一项,一年就需要果品薄膜套袋4万吨、农药1万吨,产生农药瓶、农药袋0.5万吨。而农村普遍没有必要的垃圾处理设施,农民在环保问题上又大多无知,只有听任这些垃圾毁坏土地、破坏环境、危害健康。因此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强化有关措施。一要加大环保宣传。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增强农民群众保护环境、支持环保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实行政府补贴。定点设立垃圾回收站,实行国家分类补贴、农民分类上交、企业分类回收。三要堵绝污染源头。下大力气关闭超薄塑料薄膜袋生产厂家。积极推广“果(蔬菜)、畜、沼”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四要建设环保设施。加紧规划建设农村垃圾填埋场、焚烧炉、资源再生处理厂等设施,消化各类垃圾。五要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收集、定期清理、专人负责的市场化环卫机制,以及“保洁、护路、护林”三位一体包抓机制,保证村容村貌以及公路沿线干净卫生。尤其是城郊村的环境卫生,要尽快纳入城区环卫体制统一管理,根治“脏、乱、差”。五要加紧解决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问题。农民群体是农村发展的直接担当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发展快慢。但由于教育落后、文化薄弱等原因,农民群众的文化科技素质普遍不高。多数农民对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农业经营水平低,应对市场能力弱,自主创业成功少,劳务输出收入差,体力型特点突出。根据抽样调查,全市90多万农村转移就业人员中,初中以及以下文化程度仍占25.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8.4%,无技能者高达30.6%,初级工为38.4%,中级工占23.4%,高级工只占7.3%,与全国、全省、西安水平相比,我市工资性收入比重分别低9.3、9.9和10.5个百分点。一些乡村所以贫困,除了条件差、缺产业之外,根本原因就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不适应形势需要。因此,加强农村干部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就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一要理清培训思路。围绕“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总目标,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搞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救助,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力争每户农村家庭都有一名成员掌握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每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都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实现农业生产从传统作务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劳务输出从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实现更多农民工在城市里长期稳定就业。二要完善培训体系。在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中等职业学校以及中专、技工学校作用的同时,加强义务教育机构和县乡党校的专业师资力量,设立乡(村)农民教育培训学校和培训站,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人员,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农村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人员岗前培训。三要保障培训经费。要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专项支出。整合“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温暖工程”等项目资源,提高培训资金效益。四要搞活培训方式。要组织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下乡到乡村,蹲点包抓,指导和帮助各校开展培训。六要加紧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不活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普遍不够活跃,农业规模难以扩大,经营水平难以提高。据调查,咸阳目前土地流转率仅7%,户均耕地不到6亩
本文标题: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