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科研基地学校的建设思路与策略2.
科研基地学校的建设思路与策略一、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本着“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促教”的办学理念,搭建管理有效、开放有序的科研平台,优化办学效益和丰富办学内涵,打造骨干引领、全员参与的科研格局,构建以校本研究为主要途径的学习型学校,造就一批研究型的教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理论研究领域,主要以实验研究、比较研究为基础,关注现实情境中的复杂因果关联,理解、参与、反思现实的教育实践,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在实践研究领域,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校本研究和合作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效,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从而改进学校的管理、教育与教学工作,培养专家型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二、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项目。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直接指向课堂,追求以减负增效为目的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新课程实施及教学的创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围绕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重点开展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2.突出实践需要。以分析和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为出发点,以服务于教育科学决策和素质教育发展为方向,以应用价值为评价标准,为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注入活力,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基础与价值预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的形成。3.突出校本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倡导教师的合作研究;鼓励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易操作的小课题研究,重在引发教师的思考,激活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终身学习的冲动,培植其科研素养和创新热情,使教育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三、建设举措1、以管理网络为链条,激发管理效能教育科研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多序列的复杂系统,学校教科研的组织网络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工作。有效管理可为教育科研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使科研制度的落实,有利于形成研究合力,确保教育科研活动按既定目标推进。(1)成立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科处主任(副主任)、学科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形成教科研领导小组→教科研处(学术委员会→课题研究小组的层级化网络。(2)在层级化管理系统中,学校课题领导小组以校长为核心,由主管副校长、科研处负责人、科研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审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监督,为课题研究提供各种必须的条件和支持;教科研处负责对各课题进行全程的指导、组织和全面的管理,开展各种研究活动;课题研究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带领研究小组成员对相关的课题进行具体研究。三个层面都围绕着课题研究这个中心通过经常性的沟通实现互动式的管理,从而使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3)过程化管理是保证研究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措施。一是在选题论证、立项申请、课题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资料收集与分析、反思交流与总结、成果形成与应用、成果申报等整个过程由科研处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和指导。二是切实做好课题实施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情况每学期进行两次检查和汇报,期未各负责人要填写好“新安中学中学阶段研究情况检查表”,由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对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及时向各课题组反馈,以不断改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的质量。过程化管理使课题研究真正做实、做好、有效。2、以制度推动为保障,完善运行机制制度的推动是教育科研发展的有效动力,是教育科研正常化、科学化的关键,是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保障。良好的教育科研制度包括规划制度、立项制度、学习制度、检查指导制度、经费使用制度、成果管理制度、目标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1)为实现教育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将建立和完善《新安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其中包括了课题的申报、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研究的结题、课题研究的评估、课题研究的奖励与推广等五项内容)、《新安中学教科研活动管理制度》、《新安中学职后培训方案》、《新安中学名师、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培养计划》、《新安中学教育教学成果与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制度》、《新安中学先进教科研课题组和积极分子评选方案》等规章制度。(2)开发和建立教师教科研电子档案,从课题立项、参加活动、参研态度、研究任务、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做到课题有立项、过程有记载、绩效有考核、成果有肯定,从而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并实现学校科研信息的电子化管理。(3)确保教科研经费的优先投入。每年确保一定比例的教科研经费足额按时投入,在培训学习、购买资料、组织调查、增添设备、编印资料、奖励表彰等各方面提供保障,使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并多出、出好成果。3、以全员培训为基点,扬起理念风帆诸如教科研神秘论、教科研无用论、教科研趋利论等不良观念以及必要的理论知识缺陷是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障碍。因此,在学校倡导正确的教科研舆论导向,形成浓厚的教科研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空气,充实教师理论知识,是开展教科研的重要先决条件。为此,我们将通过全员培训和学习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更新观念。开展教育科研,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关键,是教师成才的必由之路。我们学校通过理论学习与教科研实践,确立三大观念:一是认清教科研的意义,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需先行”的观念;二是明确开展教科研的主体,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观念;三是明确开展教科研的目的,树立“向科研要发展,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巩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主导思想。(2)明确目标。学校不是科研单位,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科研,而是教育教学工作。因此,理论研究不是我们的重点,验证性研究也不是我们的目的,学校进行教科研工作,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我校把重点放在应用上,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3)充实理论。教科研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对教育实践进行诊断,从而发现问题,并以一定科学理论为基础制定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所以,教科研需要科学理论与方法为支撑,通过培训与学习,填补教师的知识缺陷。4、以典型带动为先导,营造科研氛围良好的教育科学素养是教师从业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本质特征。没有学科知识做不了教师,没有教育科学素养做不好教师。在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结构中,教育科研能力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大多数老师而言,“可望不可及”、“听起来震动、听过后感动、回到家不动”是普遍现象。因此,教科研需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典型经验的辐射作用,利用身边的人与事影响人、教育人,培养一批教科研积极分子和能手,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推动群体性的科研局面。我们将采取“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树立典型,系统培养;经验启发,实践锻炼”的策略,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带动全员性教科研工作,提高全校教科研的整体能力与水平。(1)领导干部将率先在科研中“沉下去”。“没有校长,就没有教育科研”。作为学校的“领头羊”和主要决策者,校长对教育科研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将以校长为龙头,带领中层干部,率先“沉入”教育科研,在教科研中以身作则,在教师中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和激励的作用。(2)发挥好教科研骨干、特级教师尤其是名师工作室和教科研专家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我校现有7名特级教师,2个区级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化学学科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教科研专家工作室,这些是我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宝贵资源和有力保障,我们将挖掘和发挥校本资源的优势,引领全校教师迈上教科研的大道。(3)为协调全员参与和骨干引领的关系,我们将采取“全员练兵、骨干攻关、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方式,一方面设立了一批校级课题,保证全员参与;另一方面在国家级、省市级重点课题中配备科研骨干,重点攻关,保证科研质量,以调动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5、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壮大科研团队新安中学把“科研兴校”定位为学校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以其作为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和“支撑点”,把“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促教”作为重要的一个办学理念。教育科研的中心是课题研究,因此,必须大力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来实现这个理念的形成。(1)实行分层分类推进的课题管理模式。本着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的原则,对课题的选题、立项实行分层分类管理。一方面,确保学校申报和立项一批重点课题、精研课题、市级以上课题,并组织教科研的中坚力量投入探究。同时,大力倡导微型课题、草根课题研究,坚持问题课题化,即倡导教师开展基于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困惑或具体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微观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状态不是要描述和解释什么教育现象,也不是想构建教育理论,而是一种直接指向课堂,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不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解读、评价别人的教育教学活动,而是一个置身于教学与研究情境中的研究者和被研究的对象。(2)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确保研究的实效。过程化管理是保证研究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措施。我们一是在选题论证、立项申请、课题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资料收集与分析、反思交流与总结、成果形成与应用、成果申报等整个过程由科研处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和指导。二是切实做好课题实施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情况每学期进行两次检查和汇报,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对研究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及时向各课题组反馈,以不断改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的质量。过程化管理使课题研究真正做实、做好、有效,防止课题设计阶段和结题阶段两头忙而研究过程空荡荡的不良现象。(3)落实培训工作。教科研培训是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培训方面,主要实行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外派学习、院校联动相结合多元化、立体型的网状指导框架,在增强培训效果、节约成本、提高培训层次等多方面求全。尤其注重校本科研培训的实效性,以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研讨、交流与反思、技术实践等方式组织对教师进行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培训,通过有效的培训与学习,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奠定理论与能力基础。(4)注重科研骨干培养。首先是把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协作意识、教学研究能力、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科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让其在承担重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成长,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和带头人;其次是通过科研骨干来带动学科组或备课组的课题研究,达到“以点带面”、“共同成长”的良性辐射效应;再次是重视在青年教师中培养课题研究人才,培养青年教师科研骨干。最后,形成一支涵盖各学科、由中青年骨干教师构成的优质科研团队,推动学校课题研究的全面开花结果,促进教师成长进入快速轨道。6、以教学研究为主线,融合教研科研“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将是我校长期坚持的特色办学之路,也就是教科研一体化之路。确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的意识,把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二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实现同向发展。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发挥教科研先导服务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拓宽教育学术领域视野,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指导教研的新思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把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当作一次研究,从具体的比照、反思中酝酿出新的构思,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良教育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与长远发展。(2)在教研中形成研究专题,确立研究课题。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通过案例研究,从具体的问题着手作理性思考,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动态生成问题,预设应对措施,籍此引导研究的方向,丰富研究内涵,细化研究的操作,使教师在对教学过程的干预和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入了研究状态,让教研成为科研的活水之源。我们将定期开展以“学科案例”、“德育案例”、“观察日记”、“教育随想”、“习题案例”为主题的教科研沙龙活动,将沙龙和课题研究相结合,让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研究的自觉冲动。四、预期成果1、丰富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校的办学内涵在独特的办学经历与办学实践中,我校产生了诸多鲜明的办学风格、办学特色。通过对“特
本文标题:科研基地学校的建设思路与策略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1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