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1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贸易摩擦:一种基于制度差异的分析蔡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摘要:正如诺斯提出的“制度启动贸易”的命题,制度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贸易国双方之间如果存在制度差异,就有可能造成贸易摩擦。从宏观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制度差异通过削弱一国竞争优势以及增大两国贸易进行的阻力引发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从微观企业制度的角度来看,制度差异的存在会造成“调整费用”的损失,当这种损失过于巨大时,会引发两国间的贸易摩擦。用博弈的方法分析,当贸易国双方不进行制度差异协调时,两国本着极大化极小值的原则,各自最后的选择都是固守本国制度,但这种纳什均衡使得所有国家的福利水平都得不到提高。当贸易国双方的贸易制度多了一种制度差异协调的选择时,则双方各自最好的选择就是进行制度差异协调,两国的福利水平均得以提高。关键词:制度差异;贸易摩擦;协调TradeFriction:AnAnalysisfromthePerspectiveofInstitutionDifferenceAbstract:AsthetheoryadvancedbyD.C.North,theinstitutionreallyplaysasignificantroleininternationaltrade.Ifthereliessomeinstitutiondifferencesbetweenthetwocountries,thetradefrictionmaybeinduced.Ifweanalyzefromthemacroperspectiveoftransactionalcost,theinstitutiondifferencecouldimpairone’scompetitiveadvantageandmeanwhileaugmenttheresistanceoftrade,thesetwoeffectscouldleadtothetradefriction.Wecouldalsoanalyzefromthemicroperspectiveofenterprises’institution.Theinstitutiondifferencewouldproducethesocalled“adjustcost”,thetradefrictionwouldbegivenrisetoaslongastheadjustcostistoohigh.Whenthetwocountrieshavenoinstitutiondifferencecoordination,eachcountrywillchoosetosticktodomesticinstitutiononthebasisoftheprincipleofmaximizingtheminimum.ButthisNashequilibriumwilllowerthewelfareofall.Ifbothcountrieshaveinstitutiondifferenceasachoice,thenit’stheirbestchoice,theirwelfarewillberisenup.Keywords:InstitutionDifference;TradeFriction;Coordinate引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一致所导致的贸易摩擦也从未间断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贸易摩擦更是愈演愈烈。可以说,贸易摩擦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桎梏。不少学者对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从宏观角度研究的主要2观点如下:(1)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贸易摩擦的日益增多,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2)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是贸易摩擦增多的根本原因。(3)WTO相关条款的模糊性增加了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也有学者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对贸易摩擦进行研究,比如认为国内国际产业结构不一致会引发贸易摩擦,产业结构内在矛盾外化为贸易摩擦的导火索等。还有许多学者以分析单个案例的产生来研究具体两国间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1-8]。然而,在众多的因素里,制度因素逐渐开始凸显出来并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国都强烈感到,如果各种国内规制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严重背离,将不利于推动各国间及全球的经贸发展,国家间贸易摩擦的焦点转向了制度因素。这种趋势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日美贸易摩擦,近几十年来日美双方开始逐渐认识到,日美之间出现的大部分问题是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不同的规制造成的,贸易摩擦已开始体现为制度因素引发的。美国的超级“301”条款、“201”条款,也使得导致贸易摩擦的因素出现了制度化的特征[9]。美国修改农业法加强对美国农产品的保护[10]、欧盟为限制中国打火机的出口制定了新的法律[11]等,这些属于制度方面的因素将会成为贸易摩擦的潜在动因。赵瑾在她的专著《全球化与经济摩擦》中谈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内问题国际化和国际问题国内化的趋势中,制度摩擦开始成为引发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因素”,“在货物贸易中,由于关税作用的下降,贸易保护手段已经由传统的关税转向了由法律和规章等决定的市场准入。”①李秀娟在其文章《中外贸易摩擦与中国对外经贸战略调整》中也提及了这一点,“制度摩擦的代表当属日美贸易摩擦,1989年7月日美首脑进行了结构谈判,谈判内容涉及日本的有价格构造、流通体系、储蓄与投资、土地利用、企业系列问题和排他性贸易惯例等,涉及美国的有储蓄与投资、企业的投资活动与生产力、企业行为方式、政府干预、研究开发投资和对劳动力的出口等等。”②如何建立与国际经济相协调的体制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制度因素逐步成为了解决宏观贸易摩擦和微观贸易摩擦的关键。由于制度逐步成为贸易摩擦的主导因素,所以研究制度导致的贸易摩擦具有实际意义和前瞻性。但目前还没有文献系统地研究过制度作为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这个问题。在关注过制度因素引起贸易摩擦的文章中,学者们给出的多为制度摩擦的定义,对“制度摩擦”的称谓笔者不大赞同,因为制度本身并不存在摩擦,只是因贸易国双方的制度之间存在着差异或双方不能认同的部分,才会引发了摩擦,因而本文将制度摩擦定义成为制度差异。导致贸易摩擦的制度差异可以进一步界定为:进行双边贸易的两国在同一领域存在不同的规则或对其中一国的某规则认同不一致,这种规则包括一国国内法律和市场结构、竞争结构等方面,体现于不同的国家经济政策、交易习惯、不同产业的规则和反规则的冲突[12]。从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来看,制度差异引①赵瑾:《全球化与经济摩擦》,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版,P280。②李秀娟:《中外贸易摩擦与中国对外经贸战略调整》,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P5。3发贸易摩擦的案件屡见不鲜。比如,在国际货物贸易领域,美欧转基因产品摩擦的发生是由于双方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区别;日美胶卷贸易摩擦起因于两国在流通政策、零售法、促销措施方面有着不同。再如,在国际技术贸易领域,中美专利摩擦频发的原因是两国的专利法中对专利客体限制、专利取得方式、专利性的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美欧生物专利摩擦的引发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双方实行的法制分别是判例法和成文法。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美欧在香蕉的进口、销售和分销体制上存在认同上的差异诱发了美欧香蕉分销体制的摩擦;美墨电信业的摩擦是由于美国对墨西哥的电信服务措施不认同而导致的。综上来看,一些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国家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制度和政策间的分歧,这些制度和政策影响了国际竞争的条件。制度差异产生的深层成因是由于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存在着多样性,从而使两国在制度的制定或理解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虽然制度的差异也体现在一国内部制度与国际社会制度的差异,但两国之间制度差异造成的贸易摩擦体现得更为显著和广泛,因而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如何导致贸易摩擦以及如何协调。一、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从重商学派到李斯特,再到凯恩斯和克鲁格曼,他们都强调了国家对贸易的干预及其影响,却将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给忽略了,而新古典贸易理论也抽象掉了制度这个重要环节,一步跨越到用贸易政策理论来解决国际贸易问题,这在解释实际经济问题中暴露出许多不足。诺斯(D.C.North)[13]在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制度对贸易作用的过程中,提出了“制度启动贸易”的命题,将制度变量引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中。为了理解制度差异为何能在贸易摩擦中发生作用,本部分首先分析制度在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贸易的方式。(一)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制度最初被舒尔茨(T.W.Schultz)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舒尔茨关于制度的定义被以后研究制度的学者所接受。拉坦(V.W.Ruttan)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一文中也将制度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潘向东等人在《制度因素与双边贸易:一项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中分析了制度在双边贸易中的地位。③该文以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双边贸易为例,③潘向东、廖进中、赖明勇:《制度因素与双边贸易:一项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4年第5期。4引入假设因素检验模型,分析了九个制度变量对中国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的影响。运用假设因素检验模型探讨双边贸易额与制度因素的关系,用方程表示为:T=F(HV,CV),这里T表示双边贸易额,HV是待检验变量矩阵,CV是一系列控制变量矩阵,F表示T与HV和CV之间的函数关系。制度因素在此分为三类:一为正式约束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私有财产的保护程度、法律规范程度等;二是经济制度,主要包括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对外资的优惠度、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政府干预与否等;三是影响企业运行费用的制度因素,主要有黑色市场交易程度、工资政策市场化水平等。这一共是九个制度因素变量。作者选取两国(或地区)间的距离作为控制变量,对每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后,得到了解释变量相关系数矩阵。该文运用中国的数据对引力模型进行检验,从而将回归模型写成:ijjijijeAaIndaaInT210(1)ijjijijeInGDPaIndaaInT210(2)其中ijT表示i国(或地区)与j国(或地区)两国间的贸易额(包括进口额与出口额),ijd表示两国(或地区)间的距离,jGDP表示j国的国民收入,jA表示影响两国贸易的j国(或地区)的制度因素,ije是影响两国(或地区)贸易的其他因素。分别将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影响企业运行费用的制度放入方程进行回归,通过计算所得的系数估计值和显著性水平可以发现:正式约束的法律制度如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制度、法律规范程度,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开展有显著的影响;交易国的经济制度因素,如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对外资的优惠度、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政府干预等显著影响着两国间的双边贸易;影响企业运行费用的制度如工资政策市场化水平等对两国之间贸易的进行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如将九个制度因素变量放入同一方程进行回归,可找出对双边贸易影响较大的制度因素。在三类变量中作用最强的是影响企业运行费用的制度因素,其次是正式约束的法律制度因素,最后是经济制度因素。该文的分析结果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制度在贸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影响企业运行费用的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经济制度。(二)制度影响国际贸易的方式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比较优势,比如资源、劳动力等,而克鲁格曼等人主张的战略贸易政策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更注重于后天获得的优势,如创新、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知识的溢出效应等。从世界经济的现实发展来看,比较优势在决定国际贸易格局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14],而后天培养的规模经济、知识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等竞争优势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格5局的决定因素。正是因为竞争优势可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本文标题: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