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三复习第二轮城市专题
二轮专题复习之-------城市专题考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的人口和工业。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修建水利工程城市区位因素绿化环境不利城市环境有利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多样性减少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大气水热状况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社会秩序混乱增加就业难度措施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城市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平整土地城市空间结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通达度地理位置高考命题规律城市区位分析2015江苏1;2015海南10-12;2015安徽;2014广东4-5;2014全国10~11;2015福建37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016全国1卷4-6;2015重庆4-5;2015四川5-6;2015天津6-7;2014四川9-10;2014江苏21-22;2014山东3-4;2014上海25-27;2014全国1卷6城市服务功能2015北京3;2015江苏2/29;2014江苏城市化及其影响2015全国1卷2-3;2015全国2卷1;2015广东文综4;2015安徽25-26;2015广东9;2015江苏21-22;2015山东3-4;2014全国1卷1-2;2014江苏28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近年很少涉及选点突破--------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城市区位分析考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考点三:城市化及其影响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审题调动知识储备从图文材料和试题设问、选项空间信息时间信息数据信息地理特征信息明确问题指向破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题破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确定答题要点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明确答题思路解题技巧:考点一:城市区位分析真题剖析:2015年福建省37.(37分)图17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获取空间信息和地理特征信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河谷地带、河流众多、交通便利、首都和省会城市中心词限定词明确问题指向:城市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河流、地形(地势)、气候、自然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文化、宗教、农业基础、科技、旅游。真题剖析:2015年福建省37.(37分)图17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考点透析: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吸引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新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静态因素考点预测城市区位条件分析常考命题视角(1)某“点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区位分析(宏观分析)。(2)某“点状”城市带(圈)形成区位分析(宏观分析)。从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分析比较城市各个方向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区位因素----促进或限制因素考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微专题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真题剖析:(2015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于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5~6题。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C读图,根据图中人口集聚特点,说明中心的阴影区是中心商务区根据城市地租理论,甲地带与商业区相邻,距市中心较近,应是住宅区,占城市用地的主要部分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商业递减快住宅递减居中工业递减最慢地租水平功能区分化地租高、通达度高商业区付租能力地租较高、道路两侧住宅区地租低、占地广工业区城市功能区的判断依据:1.各功能区面积大小。2.从停车率高低判断。3.环境和楼高特点。4.昼夜人口密度。5.人流、车流多少及流动方向。6.各功能区分布位置。考点透析真题剖析:(2014.高考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4题。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分散布局模式有利于B微专题二:工业区的选址原则真题剖析:(2014.高考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4题。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城市的风向以东北风为主,最小风频为西北风从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城市东部地势较高,故河流流向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流从图中可知①处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有公路经过,适合建物流园区;③处位于河流下游,且处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的郊外,交通便利,适合建化工园区。A考点透析工业区选址的原则:工业区的布局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1)风——注意风向(2)水——考虑河流(3)宝——关注矿产(4)地——所选地的环境、交通、地理位置。“风”“水”“宝”“地”考点预测1.某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区位分析(微观分析)。2.某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分析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A.位于城市中心B.土地租金高C.交通通达度高D.周边居民数量多2.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理的是()A.甲:休闲旅游中心B.乙:化学工业中心C.丙:对外交流中心D.丁仓储物流中心CA[模拟演练]某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区位分析某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分析考点三:城市化及其影响------微专题一城市化进程真题剖析:(2015·重庆文综)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3~4题。3.上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D.60%~70%4.上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从图中可知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间大约是1965年。1965年该国城镇化率最高,约为60%~70%,即农村人口比重最低,约为30%~40%从图中可知2000---2010年该国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在此期间城镇化速度很快,说明工业化程度提高。A变式训练:5.图中曲线中代表中国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与甲乙丙三国相比,丁国()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化速度快C.出现逆城市化D.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甲乙丁丙DB考点透析区域城市化发展差异分析的两个角度:(1)空间差异分析。(2)时间差异分析。考点预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考查城市化发展差异1.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模拟演练:下图示意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1950-2050年(注:2010年后为预测数据)城市和农村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c真题剖析1(2015·全国卷2卷)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据此完成下题。3.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水域面积和植被减少引起的大气湿度降低、空中云量减少等一系列变化将导致局部气温变率增大,故D项正确。D微专题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真题剖析2(2015·新课标,1)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C考点透析----生活中的地理环境污染、雨天“看海”(城市内涝)、连续雾霾、城市中心“岛屿效应”(“城市热岛”、“城市雨岛”“城市浑浊岛”等)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道路拥堵、钟摆交通、“重地上轻地下的楼倒倒”、整体规划上的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等“城市病”。针对这些“病症”我国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点预测1.“海绵城市”最主要是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A.径流B.降水C.下渗D.蒸腾(蒸发)2.“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①缓解城市缺水问题②补充地下水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④解决城市内涝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模拟演练:海绵城市,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如图),作为海绵体,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据此回答以下问题。CA
本文标题:高三复习第二轮城市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67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