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学前儿童的注意与感知觉的发展之感知
第二节感知觉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简单地说,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返回感觉剥夺实验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一、感知觉的概念(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也反映我们机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及机体内部的非常状态。如感觉到身体的姿势,四肢的运动,以及身体的舒适与否等等。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二)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其实质是说明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知觉也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联系: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在生活中,当我们一经感觉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时,马上就知觉到该事物的整体及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常把感觉和知觉称为感知觉。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区别:内容—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间的关系、联系、整体的反映。反映的性质—感觉的性质直接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知觉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知觉包含着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解释过程。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四)感知觉的种类1、感觉的分类根据感官的特点和最适宜的刺激的不同,我们把它划分为以下几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2、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和自我知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知觉现象即错觉。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二、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1、婴儿早期的无条件反射2、感觉剥夺实验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二)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语言、思维出现之前,儿童主要依赖于感知觉获得各种信息,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三)感知觉在幼儿(2岁以后)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幼儿思维受感知觉制约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三、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外部刺激-自主选择(二)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图形配对测验(三)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四)从整体与部分的分离向两者统一的方向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它出现早,发展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达到成人水平。•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一、视觉的发生与发展(一)视觉的发生1、胎儿中晚期,4、5个月已有视觉反应能力;2、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能用眼睛追视刺激,具备原始的颜色视觉。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二)视觉的发展1、视觉集中视觉集中是指儿童将视觉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现象。大约三周的新生儿开始具有了视觉集中现象;第2个月,比较容易集中于明亮或鲜艳的事物;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第3个月,儿童的视觉更加集中和灵活,目光可以追随物体做圆周运动;6个月以后,儿童的两眼可以对准焦点,调整自己的姿势以便能够看清想要的东西。视觉集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都逐渐延长。儿童视觉集中的性质发生变化。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2、视敏度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问题思考:有人认为,小孩的视力要比成人好,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在自然条件下,当新生儿在安静觉醒的时候,妈妈把他抱成半卧的姿势,让他的脸朝正前方,这时爸爸拿着一个颜色鲜艳的红球,在孩子眼前、正中间的位置,慢慢地颤动,来逗引孩子。孩子的目光能够慢慢地跟着红球移动。如果红球从中线的位置向孩子脸部的上前方移动,他有时也会轻微地抬起头来,眼睛向上移动,视线追随着红球。•新生儿最佳视距在20厘米左右。相当于母亲抱着孩子喂奶时,两人脸对脸之间的距离。•该实验发现,出生后1天的新生儿具有大约相当于20/200—20/600的视力,即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见视力正常成人在20—600英尺处看见的东西。•(2)婴幼儿的视敏度(通常认为,小孩眼尖,视敏度比成人好)•①生后6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②生后4个星期的婴儿,其视力为20/60,即在20英尺处才能看见正常视力的成人在60英尺处看见的东西。•③生后8个星期的婴儿,视力已达20/40。•④生后5—6个月,视力可达20/20,相当于常用视力表的1.0,即成人的正常视力。•视敏度的测定(目的是检查孩子的视力发展)•视觉敏度测定结果的差异,取决于不同的测量方法,也取决于不同的测量条件。因此:•①测查儿童视力应注意创设适宜的条件。•A、只有在觉醒的状态下,视觉能力才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吃奶后一个小时左右,是比较好的时刻。刚吃饱时,孩子往往容易处于昏昏入睡状态;孩子熟睡后,不宜也易使他调整到清醒状态;孩子快要到吃奶时间时,有些饿了,容易哭闹,也不是适宜的状态。•B、情绪状态影响视觉敏度的表现。•C、室内的光线,对测定视力也有影响。光线太亮,妨碍孩子睁眼看东西;光线太暗,孩子看不清楚。•D、室内喧哗,不利于视觉集中,影响测量结果。•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弱视儿童的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身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离自己的远近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弱视的成人在许多工种方面受到限制,而儿童的弱视是可以治疗的。因此对儿童弱视应早期发现和治疗。据研究:无器质性病变的弱视,经过及时治疗后,绝大多数可以获得正常视力。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3~5岁,12~13岁以后弱视已经巩固,难以治疗。小资料•视敏度的测定,除了一般的通过视力表测试方法外,另外还可用以下方法来测试儿童的视力•A、突然地用手或其他物品放在孩子眼前,如不引起眨眼反射,是不正常表现。•B、孩子对眼前出现的小玩具,没有追随或去抓拿的表现,是不正常表现。•C、一只眼被遮挡时,孩子没有用手去拨开遮挡物,也不哭闹,表明该眼视力极差。•D、看东西时歪头,医学上称为“代偿头位”,表明两眼视力不平衡。如果将孩子的一只眼睛盖起来,“代偿头位”减轻或消失,证明歪头是因视力缺陷引起;如果遮住一只眼睛后,头位不改善,则是“斜颈”而非视力问题。•E、看东西时,眼靠得过近,画画或写字时,鼻子贴近纸画,看电视时,要求尽量靠近电视机,看远处时,皱着眉头或眯缝眼睛,多为视力不正常。•F、孩子有畏光现象,在阳光下常常把视力差的一只眼闭上,多是弱眼。•G、活动范围常常自我限制,动作缓慢,往往是由于视功能不好,在估计周围景物的距离、高低、深浅上有困难。•H、生下即出现“黑眼珠”(角膜)过大,超过一般孩子,且常有“夜哭”,烦躁不安,可能是危害较大的致盲症——先天性青光眼。•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颜色视觉,有人给3个月的婴儿呈现两个亮度相等的色盘,一个是彩色的,另一个是灰色的,以测定婴儿对两个色盘注视的时间,研究发现,婴儿对彩色色盘注视的时间比灰色色盘长一倍,一般以为,婴儿从4个月开始,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一般来说,孩子比较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如红、黄色,特别是红色物体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兴奋。•幼儿辨色能力的发展•幼儿期,辨色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别颜色细微差别能力的继续发展,与此同时,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和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1)研究表明:A、幼儿辨色能力的发展有如下趋势:•幼儿初期:儿童已经能够初步辨认红、黄、绿、兰等基本色,但在辨认混合色与近似色,如橙色、兰色与天兰色,往往会出现困难,同时,也难以完全正确说出颜色名称。•幼儿中期:已区分基本色与近似的一些颜色,如黄色与淡棕色,并能够经常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认识颜色,并且画图时还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自己所需的颜色,而且,还能经常正确说出颜色的名称。•教育时应注意:a教育时要注意指导幼儿掌握颜色的名称;b要为幼儿提供色彩丰富的环境,并让幼儿经常接触各种颜色,同时,要教育幼儿作精确的辨认。•(2)研究表明:B、6岁前的中国幼儿基本上都喜欢亮度大的红、橙、黄色,性别差异不明显。7岁前对颜色的爱好基本上不受物体固定颜色的影响。7—8岁是转折期。•色盲•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大体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红绿色弱等4种。•全色盲。对颜色完全不能辨别,只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和明暗,感觉红色黑暗,蓝色明亮。全色盲还有三种特征:(1)视力低下,只及正常人的1/15左右;(2)只有在暗处的机能,没有在明处的机能,白天眼球睁不大;(3)眼球颤动。•全色弱。也称红绿蓝黄色弱。颜色深而鲜明时,对任何颜色都能全部辨清;若颜色浅而不饱和,则分不表。视力不减退。•红绿色盲。不能区别红绿色,能区别蓝和黄色。•红绿色弱。颜色深而鲜明时,也能区别红绿色。视角小或颜色不饱和时,则不能区分。•色盲一般是先天性遗传的。男性占5%—8%,女性较少。红绿色盲或红绿色弱者较少。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3、颜色视觉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颜色视觉的发展3个月时已能分辨出彩色和非彩色,并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颜色偏爱法)4个月儿童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暖色更能引发儿童兴奋。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4岁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5岁基本能区别各种色调的明度和饱和度。1-6岁儿童的颜色视觉丁祖荫等对幼儿的颜色辨别能力进行了研究。配对——指认——精确命名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幼儿辨别颜色能力的发展,主要在掌握颜色的名称,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色盲是颜色视觉的异常现象。人体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红绿色弱四种。色盲一般是先天性遗传的。男性占5%—8%,女性较少。【案例讨论】春天来了,要组织幼儿观察花的颜色,教师应如何让根据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特点分别给小、中、大班的幼儿提出不同的任务?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幼儿对颜色的辨别往往与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丁祖荫等的研究证实,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掌握颜色顺序是:配对指认笼统命名精确命名儿童的颜色视觉存在性别差异,女孩优于男孩。•所谓的饱和度,指的其实是色彩的纯度,纯度越高,表现越鲜明,纯度较低,表现则较黯淡。•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比如,深黄、中黄、淡黄、柠檬黄等黄颜色在明度上就不一样,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桔红等红颜色在亮度上也不尽相同。这些颜色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也就是色彩的又一重要特征一一明度变化。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二、听觉的发生与发展(一)听觉的发生1、胎儿的听觉反应5、6个月胎儿就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胎儿已经有了基本的听觉能力,而且有了听觉性记忆。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2、新生儿的听觉能力正常健康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至少可以肯定是在生后24小时之内),听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以人声和物体的声响比较,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最爱听母亲的声音。此外,新生儿也喜欢听柔和的、高音调的声音。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二)听觉的发展1、纯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的注意与感知觉的发展之感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5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