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20140308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杨艳霞介绍内容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最严制度解读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Naturalhazardsarepoorlycontrolled,-对自然危险缺乏掌控,-Wastageisinadmissible,-水资源污染显著增长,-Waterpollutionissignificantlyincreasing,-浪费严重,TOWARDSAGLOBALWATERCRISIS?WATEROVERTHEWORLD,Aworryingsituation:我们将面临一场世界性的水资源危机?全球水资源,令人担忧的现状: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解决好水资源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阶段,人口仍呈增长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水资源危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贫水症蔓延,步入缺水时代北方地区缺水-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西南地区缺水-水低田高,用水困难南方地区缺水-季节性干旱,污染加剧。水资源危机全国主要流域人均水资源量(m3)234390926965645123152713209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全国平均水资源危机全国浪费性缺水受传统用水习惯和落后生产方式等影响,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与效益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1,发达国家为0.7~0.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0m3,是发达国家的3~4倍。城市生活用水奢侈,部分城市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缺水和浪费导致贫水症和失水症并发。水资源危机2010年我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到792亿吨,监测评价的3902个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仅为46%,约1/5的河流、1/4的湖泊为劣Ⅴ类水,近2/3的湖泊、约三成的水库受到富营养化的威胁。泛滥的蓝藻,一度把太湖推到风口浪尖;素有“高原明珠”的滇池,2007年也暴发了蓝藻事件。海河流域473个水功能区中,达标率仅为1/4。水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水资源危机水土资源的过渡开发,挤占了生态用水,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不少河道断流现象严重,绿洲和湿地萎缩、湖泊干涸与咸化、河口生态恶化、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造成地面沉降等问题;不断加剧的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导致生境破碎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速度加快。最严制度解读水危机催生最严制度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发布,对该制度作出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对象、内容、标准及奖惩办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实施管水新政。针对取水、用水、排水三个环节,确立“三条红线”,构筑水资源管理底线,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核心是最严格的水资源管控目标。“三条红线”能否落实,需要制度保障,实施三条红线的保障——“四项制度”。第一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目的: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水资源总量:每年可更新的淡水资源-(含地表水、地下水扣除重复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供经济社会发展所耗用的最大水量。剩余的水必须用于维系河流自身生命。2030年全国控制在7000亿m3,这条红线一旦被突破,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第一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确定因素和方法地表水:主要考虑资源-需水-工程三方面。径流分时段,以月(旬)为单元,生态须留水量、经济社会现状用水和发展增加水量,水工程调蓄取水能力。地下水:主要考虑综合补给-需水-工程开采能力三方面,可开采量一般不超过综合补给量的90%。经多次系统分析、论证和反复协调确定出不同水平年用水总量。守住这条红线,关键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总量为370亿m3。总用水量从1952年的91亿m3增加到2007年的403亿m3,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大大超过了合理的开发程度。为满足需水,过度利用地表水,严重超采地下水,大量利用水质不合格的污水。人均当地水资源量持续下降(m3)020040060080019501953195619591962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总用水量持续增加单位:亿m30100200300400500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1、河道断流干涸,功能丧失2、湿地萎缩,作用衰退3、入海水量锐减,河口生态恶化4、地下水过量开采,漏斗持续扩大5、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6、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7、泉水衰竭,出流锐减第二条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目的:遏制用水浪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改进工艺,改变用水方式。现状用水总量中,农业用水占60%左右,工业用水占25%,控制农业和工业用水效率至关重要。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反映农业用水效率,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总水量比值。2011年平均为0.51,2030年提高到0.6。工业用水效率采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每增加万元的工业增加值所耗用的水量。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124876540第二条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确定因素和方法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改变大水漫灌为畦灌、管灌、喷灌、滴灌等。第三条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目的: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水功能区: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规划要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水环境标准的水域。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作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国办发〔2013〕2号附件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2015年、2020年、2030年全国平均达标率分别为60%、80%、95%。第三条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确定因素和方法该红线是以全国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划为基础,水功能区保护设定的水质目标,推算出河流或湖泊容纳污染物的最大容量。划定水功能区划;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和入河排污口调查,水质监测与评价);计算确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规划目标与断面水质控制标准;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方案。海河流域划定的“三条红线”(1)用水总量控制指标2015年、2020年、2030年分别为419亿m3、453亿m3和497亿m3。(2)用水效率控制指标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0.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达到20%--30%(3)水功能区达标率控制指标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分别为45%、71%和95%三条红线的关系三条红线从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三个环节出发,涵盖了取水、用水、排水的全过程,互为支撑、紧密关联,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条红线的缺失,都无法有效控制水资源循环的全过程,要突破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影响可持续利用,危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条红线的关系确立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可以同时促进提高用水效率和减少排污量;确立用水效率红线,可以有效帮助总量控制和减少入河排污量;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可以保证可供水量的质量,可以促进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高用水效率。四项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四项制度,就是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三条红线”但能否落实,能否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最严格”的理念,需要制度保障。四项制度根本目的:确保达到“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工程技术等多种手段,严控总量,管住增量,优化存量,切实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目标实现。重在源头控制,对取水要做到:有规划、有计划、有手段。严格规划管理、水资源论证、水量分配、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四项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三方面措施。在用水环节,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加大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力度,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用水效率控制制度重在用水过程的引导与控制,要有标准、有手段、有机制。四项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监督与监测,开展保护与修复。监督与监测主要包括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重要水功能区和省界断面的监测、入河排污口管理等。保护与修复主要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防治面源污染、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等。四项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干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这是国务院作出的明确规定,也是落实“三条红线”的根本保障。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凸显“最严格”.四项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与考核对象,明确了各省区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及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奖惩措施等,此举标志着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是确保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四项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考核办法》有三个附件,对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三条红线的控制指标做出了规定:附件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2015年、2020年、2030年三个水平年)附件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效率控制目标(2015年);附件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2015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迫在眉睫严重污染的河流水资源保护规划坚持顶层设计,按照水质、水量、水生态并重的原则,突出流域特点,全面掌握水资源保护现状,合理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方案,科学布局水资源保护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研究提出分阶段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限制排污的意见。水资源保护规划2011年7月4日中法签署了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项目第一阶段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开展试点研究,探索引进法国及欧洲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和经验,试点选择州河子流域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规划等工作。水资源保护规划基于法国经验开发用于海河流域的工具和方法,将测试法国和欧洲的以下水资源管理工具适用中国环境的可能性:流域水资源的治理和综合管理,实行谁污染谁付费的体制;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欧盟水框架指令是国际上在水资源领域一部很有信誉的法律,为成员国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原则、定义和方法。规划有法有据可依。水资源保护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划定水功能区划,水功能区纳污现状调查评价,包括现状年入河排污口状况,废污水入河量,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入河量;调查污水处理厂情况。水功能区质量及达标评价,水功能区监测站点、监测情况、水质类别及达标评价,重点对饮用水源地进行评价;分析现状主要存在问题。水资源保护规划核定水功能区
本文标题:水生态保护与修复2014030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6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