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资本主义与21世纪读书报告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有幸读了这本黄仁宇先生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这本书,本来觉得这会是一本传统的纯粹描述历史的书,但是读后发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他用它一贯以来使用的所谓“大历史”的宏观视野系统的讲述了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社会转型的历史路径,他所列举的几个国家都很具有代表性。看这本书的目录,你会发现他的脉络非常清晰,首先黄仁宇先生在第一章引出了资本主义这个话题,由它的名目由来谈起,诉说了这个名目由来的历史,各个学派的观点,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待资本主义,之后的几个章节中,分别讲了威尼斯,荷兰,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俄国和中国在历史道路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是破灭,它以社会转型为中心,研究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兴起时的社会经济与经营方式,及其在各国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文化背景之中的演化过程。读这本书首先要理清“资本主义”这一词语的涵义,首先在13至14世纪之间出现于意大利半岛,可是资本主义(capitalism)这一名词却产生在几百年后。从开始使用至今已有100多年了,以今日世事变化之剧之速,也可以算得“曾经沧海”。本书侧重分析资本主义的技术性格,从西方史学界关于资本主义的各派研究着手,而抛开所谓阶级立场,感情好恶,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功能,其主要技术特征为:1、使资本广泛流通;2、经理人员可以量才适用;3、技术上的支持因素得以全盘支配。一个国家只有达成这三个要素,才能称得上资本主义。分析了陶蒲把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归为三种学派:马克思学派(注重生产关系的转变),以韦伯为代表的德国唯心派(注重资本主义精神)和其余第三派(注重自然经济蜕变为金融经济)。而从技术的角度讲黄仁宇先生认为自己属于陶蒲所谓的第三派。随后作者指出陶蒲的三种学派中第一派即马派对中国之出路并无具体指示,第二派即德国唯心派韦伯又带有种族主义的阴影,第三派中布罗代尔“缺乏可供证实的假说为主宰作领导”皆对亟待改革的中国无所帮助。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作者用了一个比喻,他的答复是“一只走兽,除非脱胎换骨,否则不能兼任飞禽”。之后三章作者写了威尼斯,荷兰,英国这三个最早拥有并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通过甚至长达千年的历史以及对资本主义的思考。来探索如何完成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黄先生先从13世纪的威尼斯谈起,资本主义最先出现在十四世纪的威尼斯。它是一个人口不多、以航海贸易为主、建立在湖上的城市。在政治对天主教和教皇的冲突能够置身事外,在经济上既无农业基础,也无制造业,而是以商业立国,其商法即民法,容易形成一种公平而自由交换的局面。而在荷兰共和国,则是既跟新教伦理(天命观)有关,又跟荷兰共和国在叠床架屋式结构下,面对海洋,以经商为立国之本有关。荷兰在历史上缺乏中央集权管制,一国多制,市镇各自为政,自治力强,市民力量强大。16世纪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想在该地区推行宗教压迫和中央集权,引起荷兰民族主义抬头,最后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在反抗过程中领导权落入到各地绅商手中。战后新国家锐意经商,向航海、捕鱼、银行业和保险业等方面发展,并用联邦制协调沿海和内地的差异。荷兰农业重畜牧而不重谷物耕种,也容易与商业配合。资本主义的三个条件均可施行无阻,因而荷兰在欧洲封建主义的夹缝中得以避难就易,发展了资本主义。英国农业基础深厚,又有中央集权的传统,王室地位显赫,教会举足轻重,因此其进入资本主义就具有典范作用。17世纪英国经过内战,一方面,土地产权合理化,适合金融经济的展开;另一方面,平衡法开始自创成例,习惯法也开始按商业惯例行事,使农业上的财富可以和商业上的财富对流。这样整个国家的下端开始造成一种能够公平而自由交换的局面。最后在上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随着英伦银行的成立,乡村银行和付费公路的普遍展开,英国的资本主义性格更加明显。随后作者列举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演进的必有条件: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展开时,表现为一种组织和一种运动,它比要将上述三个技术条件全盘活用,才能打开局面,信用通行而受法律保护,所有权与雇用关系互为一体,最终民间的社会经济体系(也即作者所谓的低层组织)与国家(上层组织)互为表里。作者把一个缺乏中央集权经验、又有以数目字管理的潜力,改造比较容易的国家和社会,以美、日、德为代表来写。美国把一种成功的体制复制在一个全新的地区之上,它的农业从一开始便与商业对流,很多州从一开始就没有平衡法与普通法对立的局面。由东部向西部开发时也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即整体借贷经营,由大西洋沿岸进展到内地。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已经实现了全国性的商品交易,天王的权利旁落与幕府的没落实现了低程度的中央集权。也就是说,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社会的底层已经比较接近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之条件。日本文化的纵向性也有助于自上而下的改革。德国实现资本主义则是分两步:首先是拿破仑的入侵消灭了绝大部分的小诸侯,并且在现今德国的领土上实行了统一的法律,帮助其完成了社会底层的转变。普鲁士统一德国则实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彻底完成资本主义转变。随后作者又以法,俄,中这三个拥有中央集权经验、却没有数目字管理的潜力,改造比较困难的国家为例英国仅经历了有限的混乱而经过光荣革命已极少的流血完成君主立宪;而法国则经历了法国大革命与红色恐怖、拿破仑时代的欧陆全面战争青壮年人口减半才艰难的实现资本主义。俄国、中国这样长久中央集权、农业为主、且人口众多的大陆国家完成这一转变则更加艰难。法国在历史上农业基础雄厚,政治上中央集权牵涉过广,改造起来十分困难。所以大革命流血不已,非经过全面破坏,无从创立新体制。法国的低层机构也要整个重新创立,贵族与教堂的土地一律出卖,造成新的中产阶级,并重新划分省区。上下间的联系则由国民议会派出督导员到各地执行,监视各地物价、工资和动员支持对外战争,因而产生新体制,这样拿破仑才颁布了新法典。俄国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期间,传统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纽带已经全部割断,经过三年内战才形成了新体制的胚胎。从技术的角度看,战时共产主义仍是抄袭资本主义的技巧。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结构跟西方现代型国家的经济组织相去甚远,而且从思想理论到生活经验,中国文化中可以改造利用的相当少。所以中国非要经过长期革命无法完成改造。新中国成立后也是抄袭苏联的体制,中国的国家资本也因此强制积累而产生。我们可以发现从自然经济到资本主义的转变是一个全方面的复杂过程。人口少的比人口多的容易、海洋性格的国家比大陆性格的国家容易、权利分散的国家比权利集中的国家容易。本书着重叙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却是以其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参照系来思考这些问题的,本书的最终目的在于探讨中国社会的性质,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直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自我治疗。资本主义也在借鉴一些社会主义的优点。而社会主义国家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避免再次出现。在互相斗争的过程,互相影响,共同进化。黄仁宇英语名:RayHuang(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籍贯湖南长沙,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共内战期间的国军担任军官。后赴美求学,获取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学位,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之名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大历史观”所谓“大历史观”,即是以宏观之着眼点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具体的人物事件,而是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从技术的角度而非道德立场进行比较研究。与传统治史方法相比,大历史观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压缩性的特点,对各个王朝的兴替变换,主张从今日之大局观出发,主要考察税收,经济架构等实质指标,而较少关注江山姓氏之兴替故事。其思想内涵与深度绝非当下流行的“历史演义故事”史家所能相比。当然经济尤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对历史采取远近高低不同角度的考察也并非不可。考察具体“一人一时一事”也未必不能有所收获,只不过建议对历史有兴趣者在讲着眼点置于细节前先看看此书,胸中先有一个宏观的大框架,如此才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迷失方向。
本文标题:资本主义与21世纪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4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