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第五章--50—70年代台港诗歌、戏剧、散文
第五章50—70年代台港诗歌、戏剧、散文.第一节新诗余光中等.台湾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诗社林立,诗刊广布。有乡土派,也有现代派;有拥抱民族的,也有反抗传统的;有大众化的,也有前卫的。余光中、洛夫、痖弦、郑愁予、叶维廉、杨牧等则是成就突出,深具代表性的诗人。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生于南京。)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赴美留学。他著述丰富,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1952年出版处女诗集《舟子的悲歌》。其后陆续出版了《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天狼星》、《莲的联想》、《五陵少年》、《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诗选》等近20本诗集。.余光中的诗歌创作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最初受到中国古诗、五四新诗及英美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等诗集标志着诗人与历史和传统的密切联系。从《钟乳石》开始,诗风丕变,诗中出现了一些奇特的意象、欧化的句子,从灵视感觉到艺术表达,都趋近“现代”。以1974年出版的《白玉苦瓜》为标志,余光中诗歌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步入人生中途的诗人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有着深刻的历史感悟。.余光中一向被视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的诗歌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余光中不断开拓创新,在现代和传统、中国和西方之间走出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他广泛吸收艺术营养,熔古今于一炉,将中国传统诗歌精神与西方现代诗歌艺术相融合.余光中也是颇具特色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视野开阔,想象丰富,文字变幻莫测,风格豪放雄健,是台湾散文园地里的一枝奇葩。他喜欢将狂风、大漠、巨石、高山、古战场、一望无垠的原野、万顷碧波的海洋、奔驰的汽车等充满阳刚之气的事物纳入艺术视野,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呈现出气吞山河、包罗四海、睥睨万物的胸襟。代表作有《逍遥游》、《咦呵西部》等。郑愁予(1933─),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生于山东。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50年代中期开始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主要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雪的可能》、《刺绣的歌谣》等。郑愁予在台湾诗坛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郑愁予诗歌的表现技巧和手法是十足的现代的,而在作品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其婉约的抒情气质与温庭筠相近,而其苍凉悲慨的一面,又隐现着辛弃疾的影子。郑愁予把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把西方的技巧化入中国传统的意识之中,使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梦土上》是郑愁予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诗人将在大陆漂泊的记忆,在台湾无法回归的哀痛,和海上流浪生活的体验融合在一起,在诗中传达出一种恍如置身于“梦土上”的落寞情绪。《错误》、《水手》、《如雾起时》等诗则为人们广为传诵。《梦土上》.第二节戏剧.60年代初,台湾戏剧出现转机:一是,1960年戏剧家李曼瑰(1907—1975)女士赴欧亚考察戏剧回台湾后,大力倡导小剧场运动二是,创刊于1960年的《现代文学》和1965年的《欧洲杂志》与《剧场》,对西方现代戏剧的广泛介绍构成了台湾当代戏剧、也是中国现代戏剧“第二度西潮”的初始浪头。三是,姚一苇自1962年在《现代文学》上发表《来自凤凰镇的人》起,步入台湾剧场,并标志台湾“继以反共为主题及拟写实为形式的戏剧”之后一种新戏剧的诞生姚一苇(1922—1997,江西南昌人),任职于台湾银行,在大学主讲戏剧理论,是一位学者型剧作家。一生共发表戏剧14部。代表剧目《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红鼻子》、《重新开始》.政治环境的压抑和存在主义的牵引,使他戏剧创造——无论是古事新编还是取材现代——的目光聚焦于“人”,以对人的困境的思考和艺术表现表达对政治环境的“不让”。前期戏剧注重吸取和表现传统戏曲的叙述性、表演性和写意性后期戏剧从繁华走向简练。他中期的戏剧《一口箱子》和后期戏剧《访客》更多的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艺术,但荒诞剧的形式感并没有消解民族性的内核《一口箱子》剧照马森(1932—,山东齐河人),长期任教于欧美各国与台湾,是在写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荒谬剧的多种影响下进行戏剧创作的。1967年写作戏剧《苍蝇与蚊子》和《一碗凉粥》,70年代在台湾报刊上陆续发表剧作《狮子》、《弱者》、《蛙戏》、《野鹁鸽》、《朝圣者》和《在大蟒的肚子里》,1978年与《花与剑》一并结集为《马森独幕剧集》。.其“戏剧表现方式并不相同,但都与五四以来的中国话剧传统大异其趣”。这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主义和他所谓的“拟写实主义”的超越,体现在以现代主义的戏剧美学取代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学,将现实的社会生活抽象、变形、荒诞化,在更高更普遍的层次和更本质更抽象的意义上演绎人生,思考和揭示人的生存方式,生命价值和人的现代孤绝,并构建出独具一格的“脚色”范式。.《花与剑》马森戏剧中富哲理意味的剧作花象征着爱,剑象征着恨。父亲一手拿花,一手执剑,象征爱与恨与生命同在,同为一体的两面。以寻父表现马森戏剧现代孤绝的母题不同于荒谬剧的剧作家企图通过“符号”式的人物把人“抽象化”’,马森意在“把抽象的人再赋予具体的脚色的特征”。《花与剑》剧照.第三节散文.1950年代台湾散文界活跃着的大多是在大陆业已成名或开始创作的作家,如台静农、梁实秋、谢冰莹、胡适、张秀亚、吴鲁芹、琦君、林海音等,他们大大提升了台湾散文的艺术水准。1960年代台湾散文走向繁荣。王鼎钧、余光中、子敏、庄因、言曦、罗兰、萧白、郭枫、许达然、张晓风、杨牧等一大批散文家崛起于文坛。他们既承继了古代散文的传统,又深受现代文学的熏陶,或耽于感性,注重情的开掘,或长于知性,理趣充沛,或感性、知性并重,为散文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梁实秋(1902─1987,祖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名治华,笔名秋郎),早年就读于清华学校。1949年赴台,长期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散文创作结集出版了《谈徐志摩》、《雅舍小品续集》、《看云集》、《槐园梦忆》、《梁实秋杂记》、《雅舍小品》(4集)等20余种,涉及小品、杂感、游记、回忆录、读书札记诸文体。.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他的心态从浮厉、躁动趋于宁静平和。他说古道今,谈人论物,取材于平凡的日常人生,不为时尚所左右,节制情感,发掘理趣,体现出一种清雅通脱的艺术品格。《雅舍小品》的这一精神特征贯穿于他后来一系列的作品之中。.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描摹了形形色色的人生世态,表现了清雅恬淡的人生情趣。忆旧怀乡类文字感情深挚,文笔质朴。他写闻一多、胡适、周作人、冰心、徐志摩、沈从文、老舍、梁启超等昔日的师友知己,再现他们的音容笑貌。追求一种充分享受人生的艺术。张晓风(1941─,江苏铜山人),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处女作《地毯的那一端》1967年获中山文艺奖散文奖。后相继出版了《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玉想》等10余部散文集.早期作品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纯真的情感去把握和捕捉大自然的美,在清风明月、山松野草之间驰骋想象,营造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从《步下红毯之后》开始,表现出对人世的深切关注和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注重营造意境,向往生命的深沉和严肃,笔墨老辣,风格明畅隽永。80年代以后,张晓风的关怀面越来越广,她在创作中更多地融进自己的人生经验,表现出壮阔深沉的艺术风格。.张晓风从中国文学传统中吸收了丰富的养料,又努力借鉴西方文艺技巧。她的散文结构缜密,技巧圆熟,想象丰富,语言精美,意境隽永,情愫浓重,其关怀面之广,内蕴之深,笔力之劲健语言精美雅致,刚健中不失柔美,豪气中犹存雅韵。
本文标题:第五章--50—70年代台港诗歌、戏剧、散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7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