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第十六章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第十六章科学技术和中国现代化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广义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和变化。一、什么是现代化目前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是以发达工业化国家1960年平均水平为标准值,评价结果的最大值为100%,中国2002年的实现程度是79%。第二次现代化的评价是以发达国家最新年平均水平为基准值,评价结果的最高值为120点,目前世界上这一值最高的国家是瑞典,达到了111。我们国家的这一指数是31。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特点(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1、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2、20世纪70年代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了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为以后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提出四个现代化(工业、国防、农业、科技),并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3、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小平提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措施:一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二是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21世纪前50年中国国家层面的地区现代化目标包括两个:第一个目标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全国平均大约在2020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就地区而言,中国34个地区将在2040年前后全部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全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第二个目标是追赶和达到当年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全国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三)、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经济结构二元有技术比较先进、生产率比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存在大量技术落后,生产率很低的传统农业部门1,中国经济现代化是一种追赶型经济现代化。2,中国经济现代化遵循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规律。3,中国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不能离开世界经济。4,计划经济不是经济现代化的有效模式。5,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发生两次进程中断。6,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既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也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三、科技现化化发展战略(一)、科技发展战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推进全社会科技进步建制的形成,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主干的科技发展战略。”1、重点进行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研究2、加强创造新知识的技术开发研究863计划(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纲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其总体目标是:集中少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创造条件。“十五”863计划特点(2001-2005)一是经费比原来有所增长。根据科技部计划司统计,2000年中国的科研投入占GDP的比例已经摆脱1995年以前长期在0.5%-0.6%徘徊的状态,达到1.004%,约有800亿-900亿人民币。第二期“863”从2001年开始,大概一年平均投入30亿元左右,占800多亿的1/30-1/40。二是更多的重要领域加入进来。(微电子中的微电子芯片设计,生物领域的生物芯片、生物反应器以及纳米技术等等。)三是战略上,由“跟踪”转变为“跨越”。四是知识产权的管理(不再归国家所有)。五是国际合作方面,进一步向世界开放。3、从事科学知识上的重要突破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内容(2006-2010年)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增长方式的内涵,主要是四个转变:一是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向内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二是从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转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推动。三是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四是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转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逐步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回落到35%左右;二是扩大国内消费,把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四是改善流通和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2、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长远利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为传统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不仅要看工业比重的提高,更要看就业结构的变化。因此,不能刻意追求每个地区的工业化比重。三次产业调整总的方针是:农业由弱调强。工业由低调高(水平)。服务业由慢调快。同时,要构筑稳定、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要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3、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本强国。要把自然资源依赖型和投资依赖型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大国策,为充分就业和人人都能成才创造平等的机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抓紧研究共性技术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推动事关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扩大教育供给,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重点发展设在县市、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5、实施城市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要特别注意节约土地、解决好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框架。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一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二是调整和充实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整合现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城市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市(镇)。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分布,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合理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之间人均GDP以及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重构我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据此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规划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跨区域调动;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整合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确定空间功能区划。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的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成为我国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较好、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加快集聚经济和人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指各省级行政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不具备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实行有限开发的方针,发展适合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并引导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此类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7、开源节流与利用境外资源并重,缓解资源约束。缓解矿产资源约束,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的方针,一手抓资源供给和保障,一手抓资源节约,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国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等。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致力于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政策引导类计划通过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辐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营造促进地方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及专项--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行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其他--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十一五”科学技术计划体系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四、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化建设(一)、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速信息化进程。(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信息化)(二)、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先进科学文化、深化教育改革)
本文标题:第十六章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88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