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19统计学原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
授课日期9.49.4本课课题(章、节)第一章总论1.1-1.2统计学的产生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目的在于了解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从总体上认识统计学,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学习,要求理解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基础。重点难点1、统计学的涵义2、统计活动的过程3、统计的职能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统计学的产生统计发展史二、统计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⒈古典统计学时代⒉近代统计时代⒊现代统计学时代三、中国统计学的发展四、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五、对“统计”一词的解释(统计的涵义)随着社会经济和统计学自身的发展,“统计”的涵义已经起了变化,它包含三种意义: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指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活动过程的总称,即一种调查研究活动,如“统计”一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指用来反映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的数字资料,也可称为统计指标。它反映在统计资料汇编、统计年鉴、统计手册、统计图表、统计分析报告等。统计学:是阐述统计方法的一门科学理论和方法。是收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即统计理论。例如工业统计、劳动统计等。六、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七、统计学的学科特点八、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⒈数量性—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⒉总体性—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现象⒊具体性—是具体的数量关系⒋社会性—以社会经济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⒌广泛性—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讲授法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15分钟对比分析讲解约25分钟举例讲解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讲解详细,效果较好授课日期9.69.6本课课题(章、节)1.3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指标和指标体系;能熟练应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重点难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⒈总体:它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单位)组成的整体。同质性是统计总体的主要特征。2.总体单位:它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即构成总体的各个事物。如果说统计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体的元素。3.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互关系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二、标志和标志值⒈标志概念: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或属性的名称。标志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①品质标志:表示事物质(属性)的特征,其具体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如:性别、职务、专业、民族、工种、籍贯、企业的所有制类型等。②数量标志:表示事物量(单位数量)的特征,其具体表现可以用文字和数字表示。如:年龄、产值、身高、体重、工资、成绩等。2.标志值:是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三、变异和变量1.变异:统计上标志和指标都是可变的,其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就是变异。2.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3.变量值: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4.变量的分类:按计数的特点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举例讲解约20分钟分析讲解约10分钟举例练习讲解约25分钟举例讲解约20分钟对比讲解约15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课堂效果比较好授课日期9.119.11本课课题(章、节)第二章统计设计2.1-2.2统计指标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要认识统计设计的意义,明确统计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重点难点统计指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统计指标⑴概念: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其构成主要有两部分:指标名称:指标内容和所包括的范围,即指标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指数量的特征是指标量的规定性。统计指标离不开数值。⑵特点:①统计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②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特征的;③统计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数量。⑶分类:①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有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如人口数、商品库存量等;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如产品产量等。②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有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量,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人口总数、工业企业总数等;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如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等,这类指标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二、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⑴区别:①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有的是用数字表示,有的是用文字表示。②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出来的,而标志仅是某一个体现象,未经过任何汇总。⑵联系:许多统计指标是由各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转化关系。讲授法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对比分析讲解约20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分析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学生认真听讲,课堂气氛好授课日期9.139.13本课课题(章、节)2.3-2.4统计指标体系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理解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重点难点统计指标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统计指标体系。例: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指标体系:人均房屋使用面积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城市煤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二、统计指标体系的种类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专题统计指标体系是针对某一经济或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指标体系。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1)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要求确定指标体系包括哪些统计指标,哪是核心指标,统计指标之间有什么联系。(2)确定统计指标的名称、含义、内容和计算范围。(3)确定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4)确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5)确定统计指标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四、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设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全局性原则(4)统一性原则(5)可比性原则讲授法约15分钟举例讲解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分析举例讲解约20分钟讲授法约2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举例讲解,比较生动授课日期9.189.18本课课题(章、节)第三章统计调查3.1-3.2调查概述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搜集资料的方式和方法,熟练掌握问卷技术并能进行问卷设计。重点难点1、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2、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统计调查的定义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二、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组织形式分为:统计报表、专门调查2.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3.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4.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凭证法)、采访法(询问法或通讯法)、问卷调查法、卫星遥感法三、统计调查方案设计(1)确定调查目的就是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调查要和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调查目的决定着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方法。(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指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即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即总体单位。填报单位(报告单位):是指负责向上级汇报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3)确定调查表(项目)调查项目:要调查的内容,也就是被调查单位的特征,即标志。(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期或时点)。调查期限: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讲授法约10分钟分类对比讲解约25分钟分析举例讲解约15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讲解详细,学生易于接受授课日期9.209.20本课课题(章、节)3.3统计调查组织方式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深入领会各种调查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能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重点难点1、各种调查方法的概念2、各种调查方法的特点3、各种调查方法的适用场合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普查普查的概念: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二、重点调查重点调查的概念:就是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而进行的非全面调查。所谓重点单位:就是指在总体中举足轻重的那些单位,这些单位在总体中虽然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而言,确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三、典型调查典型调查的概念:就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的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典型有三种:先进、中间、后进。四、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概念:就是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应用范围:⑴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了解其全面资料的事物时。⑵有些资料虽可进行全面调查,但比较困难或并不必要。如: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调查。⑶对普查或全面调查统计资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如:人口普查资料的正确性复查、验证等。五、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的概念:是按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讲授法约15分钟举例分析讲解约20分钟讲授法约15分钟讲授法约10分钟分析讲解约20分钟讲授法约10分钟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对比举例讲解,效果不错授课日期9.259.25本课课题(章、节)第四章统计整理4.1-4.2统计分组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统计整理的基本知识,尤其是要掌握统计分组方法,充分认识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的承前启后的地位。重点难点1、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方法2、分组标志的选择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三、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㈠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成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㈡统计分组的作用四、分组标志的选择㈠按品质标志分组如按性别分组,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按性别分组绝对数人数比重(%)男女30107525合计40100㈡按数量标志分组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表工人完成生产定额分组(%)工人数绝对数比重(%)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304060302016.722.233.316.711.1合计180100.0讲授法约25分钟讲授法约25分钟举例讲解约20分钟对比讲解约20分钟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课后总结图示讲解,学生接受快授课日期9.279.27本课课题(章、节)4.3分配数列班级63126311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编制次数分布数列的方法。重点难点变量数列的编制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安排一、分配数列㈠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1、分配数列的概念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配或分配数列。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叫次数或频数,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叫频率。2、分配数列的种类按品质标志分组—品质数列,一般是单项式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变量数列,可以是单项(式)数列,也可以是组距式等距数列和组距式异距数列。㈡组距数列的编制建立频数分布的步骤如下:1、先对数据进行排序,以了解全部数据的变动范围;全距=上限-下限2、选择全部数据的分组组数;组距=全距/组数3、确定分组的组限,每组两端的数值称为组限为避免重复,一般规定:上组限不在内组中值=(上限+下限)/2
本文标题:19统计学原理教案周4节课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1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