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海狼体系基础培训(规划与发展)——南京篇目录一、南京概况二、南京规划简史三、南京现行规划四、三副城规划五、南京房地产板块分析一、南京概况1、区位2、历史3、地形4、气候5、行政区划6、交通区位南京,江苏省省会,地处华东区域长江下游,北临淮安市,东接常州,南靠安徽和浙江,西连安徽。南京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历史南京历史源远流长,原始村落在6000年前就逐步形成;有“十朝之都”的美誉;与长安、洛阳、燕京合称“中国四大古都”。一、南京概况地形: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气候: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行政区划:共辖11个市辖区,2个县——鼓楼,白下,玄武,秦淮,建邺,下关,雨花台,栖霞、浦口、江宁、六合区、高淳县、溧水县。面积:全市总面积6600k㎡,其中市区面积4730.74k㎡,江南八区总面积782.75K㎡。人口:区域/人口(万人)全市市区中心城区户籍人口629.77545.97309.61常住人口771.31678.32433.60数据来自百度百科,为2009年末的数据。一、南京概况交通:铁路:京沪铁路、宁芜铁路(南京-芜湖)、宁启铁路、宁西铁路(南京-西安)以及宁合铁路(南京-合肥)交汇于南京;航空:禄口国际机场距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为35.8公里;公路:有宁沪、宁滁、宁连、宁通、宁合、宁马、宁高、宁靖盐、宁淮、宁蚌、宁常、宁杭等高等级公路呈放射状通往本省及周边省市;城市道路:南京快速路井字加外环系统中内环线已闭合;主城“经六纬九”主干路系统基本建成,次干路与支路系统逐步完善;地铁:南京地铁1号线,1号线南延线,2号线、2号线东延线;跨江通道:南京现有四座跨江通道,分别为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和南京长江隧道,长江四桥在建中。南京市区道路规划图(2007-2030)一、南京概况二、南京规划简史1、“东吴建邺城规划格局”2、“明朝应天府城”规划格局3、民国时期《首都计划》4、《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5、《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1919年-1949年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1919年《南京新建设计划》1920年《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1926年《南京市政计划》1928年10月《首都大计划》1929年12月《首都计划》1930年-1937年《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1947年《南京市都市计划大纲》古代六朝建康城、明代都城均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制;近代南京曾编制过七轮总体规划;1949年后南京也曾编制过七轮规划;其中80年版、90年版总体规划,2001年总体规划调整,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1949年以来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1954年《城市分区计划初步规划草案》1957年《南京城市初步规划草(初稿)》1960年《南京地区区域规划》1975年《南京市规划》1980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1990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2001年《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1991-2010)》二、南京规划简史东吴建邺城是南京都城规划之源。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9月迁都建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南京地区建都。都城位于鸡笼山之南,东凭钟山,西连石头城,北依后湖,南近秦淮,城周20里19步。都城形制虽受《周礼影响》,但融合山丘环保,河湖萦绕散步的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东吴建业城图2.1“东吴建邺城规划格局”明朝的南京城初步奠定了今天南京城市的格局。明朝的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有宫城、皇城、都城及外郭四道城垣,可分为6大功能区;都城以外——3功能区,东部以孝陵卫核心的陵墓区;南部为厩牧寺庙区;西部为商贾云集的繁华市区的外延区;都城以内——三大综合区,东部为政治活动综合区,南部为经济活动综合区;北部为城防区,包括驻军卫所、教场、军事仓库等分区。明朝南京都城图2.2“明朝应天府城”规划格局民国时期在南京建都共23年,在此期间,有关南京市的都市计划有七次。1929年12月《首都计划》正式由国民政府公布。1930年后,南京城市建设执行的基本是《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该计划将城市划分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共六个部分。《首都计划》城市总图首都城内分区图该计划功能分区规划直接影响着南京城市的分区发展,特别是居住分区、大型公建设施布局仍然影响着今天城市的布局:所确定的中山北路、中山东路、中山路“Z”字形干道网体系成为南京主城的骨架,目前主城的主干路系统以此为基础建设而成。2.3民国时期《首都计划》该规划是建国后南京第一部得到国家正式批准的具有法规性的城市总体规划文件。规划目标:把南京建设成为文明、洁净、美丽的园林化城市;定位:两个中心——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科技、文化上成为国际活动中心之一;三个基地——以电子仪表、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材料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基地,科研教育基地及外贸出口基地。以圈层式城镇群体的布局构架进行规划建设。以市区为主体,围绕市区由内向外,把市域分为各具功能又相互联系的五个圈层,即中心圈层——市区、蔬菜、副食品基地和风景游览区、沿江3个卫星城、3个县城和两浦地区、大片农田、山林和远郊小城镇,这种布局被概括为”市-郊-城-乡-镇”。市区总体规划图(1980版)圈层式城镇群体(1980版)2.4《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市域城镇布局规划图(1991版)主城总体规划图(1991版)都市圈总体规划图(1991版)1990年代以来,国家进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时期,该规划在1980版规划基础上,以区域协调发展的视野,在都市圈范围内,思考解决南京的保护(控制)与发展问题。规划地域范围分为3个层次:城市规划区——市域范围;都市圈——规划修编的重点地域,构筑形成“以长江为依托,以主城及外围城镇为主体,以绿色生态空间相间隔,以便捷的交通相联系的高度城市化地区”。主城——指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的地域,要以内涵发展为主,强化金融、贸易、科技、信息、服务职能,通过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改善道路交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质量,保护古都特色。该规划成为九十年代全国城市总体规划的范例2.5《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规划范围:市域——都市发展区——主城三个层次。市域城镇体系: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强调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字型发展轴的构想,即长江两岸沿江束状交通走廊是市域城镇的主发展轴,市域南北向德交通干线为城镇的次发展轴。市域城镇形成主城——新市区(3个)——新城(7个)——重点镇(13个)——一般镇(41个)五个等级结构,发挥各级城镇不同区域服务中心的作用。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示意图2.6《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1991-2010)》都市发展区布局:规划提出构筑“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都市发展区空间格局”。除主城外,在3个新市区要加快培育次区域中心,形成多中心格局,共同承担南京区域中心职能。一城三区扩张示意图都市发展区2010年规划图2.6《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1991-2010)》主城用地功能优化:通过优化用地功能结构,提升主城整体品质,进一步保持和发扬主城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空间特色。老城——强调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历史文化特色体现;新区——强调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多元化就业机会提供。主城空间结构图2.6《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1991-2010)》三、南京现行规划1、南京都市圈2、构筑一日生活圈和一小时通勤圈3、城镇空间结构4、市域城镇结构5、市域城镇发展策略6、规划空间结构7、城市性质:由“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调整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基于南京的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综合交通等方面在全国的现实优势和长期以来表现出来的在全国较高的综合竞争力。)规划区范围:南京市行政区域规划层次:市域: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范围;都市区:包括六城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全部和六合区大部,以及溧水拓塘地区,是南京高度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副城共同组成。规划层次三、《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徐州市宿迁市淮北市宿州市扬州市镇江市黄山市九江市南昌市六安市安庆市景德镇市阜阳市毫州市蚌埠市合肥市池州市宜城市滁州市马鞍山市淮南市淮安市铜陵市芜湖市巢湖市协作圈层城市数量宁合昌战略联盟圈南京、扬州、镇江、淮安、泰州、宿迁、徐州、马鞍山、合肥、芜湖、滁州、巢湖、淮北、宿州、毫州、蚌埠、阜阳、淮南、铜陵、六安、安庆、池州、黄山、宣城、南昌、九江、景德镇跨江苏、安徽、江西三省27地市南京都市圈南京、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宣城、溧水、高淳、句容、仪征、天长、来安、全椒、和县、当涂、溧阳、金坛、丹阳、扬中、江都、高邮、金湖、宝应、洪泽、盱眙、明光、凤阳、定远、长丰、含山、无为、繁昌、南陵、郎溪跨两省9地市28县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圈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滁州、溧水、高淳、句容、仪征、天长、来安、全椒、和县、当涂跨两省6地市9县3.1构建南京都市圈南京与周边城市联系的轨道交通规划图南京机场到周边城市高快速交通网络规划图加强轨道交通向都市圈城市的延伸:规划新增六条南京都市区通往南部两县以及周围城镇的都市圈快速轨道交通线。分别是:宁高线,禄口-高淳;宁马线,铜井-马鞍山;宁和线,桥林-和县;宁滁县,林场-滁州;宁仪线,仙林-仪征;宁句线,汤山-句容。加强南京机场、铁路枢纽与周边城市高快速路网的衔接:扬州、镇江、句容方向:S243高速/城际轨道Z1线;滁州、天长方向:宁滁、宁连-高速三环;都市圈快速轨道交通线/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合肥、巢湖方向:宁合、宁巢+联三高速;都市圈快速轨道交通线/城际轨道+城市轨道;芜湖、马鞍山、宣城、溧阳方向:宁马、宁宣+联三高速、宁杭;快轨/城际轨道+城市轨道。禄口仙林林场桥林铜井汤山3.2构筑一日生活圈和一小时通勤圈构建“两带一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沿江两带-沿江发展的江北城镇发展带和江南城镇发展带;沿路一轴-沿宁连--宁高高速公路走廊形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南京今后的城镇、工厂、园区等将主要在这“两带一轴”上建设。3.3城镇空间结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图辐射安徽、苏中地区的主要载体对接长三角发展的主要载体辐射苏北、对接宁杭城镇群的主要载体与上轮规划相比,该轮规划将河西“新城区”提升为“主城”,将南站地区纳入主城,将东山、仙林、江北三个“新市区”调整为“副城”。3.4市域城镇结构城镇结构:“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一城三区”布局示意图(2001年)中心城区“一主三副”布局示意图(2001年)3.4市域城镇结构主城东山仙林浦口龙潭汤山禄口桥林滨江板桥永阳淳溪城镇结构:“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中心城:由主城、东山副城、仙林副城和浦口副城构成。新城:8个,分别是汤山、板桥、禄口、滨江、桥林、永阳、淳溪、龙潭。新市镇:34个,包括竹镇、马集、冶山、程桥、八百桥、横梁、马鞍、龙袍、葛塘;汤泉、永宁、星甸、石桥、乌江;江心洲;八卦洲;谷里、横溪、湖熟、淳化、秣陵;拓塘、和凤、石湫、洪蓝、白马、东屏、晶桥;漆桥、阳江、砖城、固城、东坝、桠溪。湖熟和龙袍远景将发展成为新城,拓塘远景纳入永阳新城发展。3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