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从山西的变化看改革开放
成绩论文题目:从山西的变化看改革开放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授课教师:许全林院系:文化传播学院年级:2011级3班姓名:李艳婷学号:110230313从山西的变化看改革开放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正是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才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相比沿海省份,山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虽然它改革开放起步比较晚,但在这三十年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词:改革开放产业结构文化遗产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一提到我的家乡山西,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哇,煤老板的女儿吧?”当山西被贴上“煤矿之都”的标签时,外省人对山西人的评价更是“你们山西人都是煤老板吧,你们的心都是黑的吧。”更有甚者会觉得,山西人都生活在低矮破败的煤窑里,山西就是中国的贫民窟。在新闻报道里,只要山西上头条,就是类似于“山西煤矿透水事故造成XXX人死亡”等负面新闻。外界不了解山西,媒体也没有提供给山西一个正面宣传自己的平台。当外界只知道山西有煤炭时,却很少有人知道煤炭背后的故事。当外界觉得山西人都是利益熏心的煤老板时,却很少有人关心那些日夜不见天日的矿工生活。当外界都一致认为山西凭借中国的媒介资源发家致富时,却没有人想到山西是在以自身的环境为代价在为全国提供电力能源。外界都在误解山西,作为一名离家在外的游子,我不求自己能为家乡带来多大的变化。在本篇论文中,我只想摒弃外界片面和歧视的眼光,用我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呈现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山西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变化。(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实力迅速增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山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78年至1992年,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发展缓慢。在这个阶段,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人民公社”以及“农村合作社”被取消,“包产到户”以及“多劳多得”的政策广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一产业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山西的小煤窑并没有实现产业发展,所以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低下,导致第二产业发展缓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全国各地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在这个时期,山西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等,不断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在最近几年,山西省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此外,由原来单一地输出煤炭,变为现在的输出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在技术与资金的支持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煤炭经济效益,促进了山西省经济的全面发展。(二)文化遗产众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记得有位同学曾经告诉我:“我喜欢旅行,这些年也去过很多地方。然而最让我难忘的是2010年夏天的山西之行,这次独自旅行,让我体会到了山西历史文化的底蕴和“沧桑”背后的奢华,也让看惯大山大河的我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旅行的意义。”我想,每个喜欢旅行的人都应该去山西走一趟,这样就不会再用50年前的眼光看现在的山西。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石窟碑碣、雕塑壁画、佛道圣地以及革命文物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我的家乡山西运城,更是被称之为“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中汉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元声;永乐宫中笑谈古今往事,鹳雀楼上眺望三晋风流,这里是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关公的忠义诚信就是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此外,山西名山大川遍布,自然风光资源丰富优美。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山气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胜地;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被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外,山西也是是老革命根据地,革命活动遗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著名的红色景区有八路军总部旧址、文水刘胡兰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山西大同煤峪口万人坑等。据我所了解到的数据显示,2012年,山西省接待海外旅游者189.2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9亿人次,分别增长21.8%和29.8%;旅游外汇收入7.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766.3亿元,旅游总收入1813.0亿元,分别增长27.0%、35.3%和35.0%。在很大程度上,越多越多的人选择去山西进行红色旅游,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新世纪得到迅速发展,这也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居民生活逐步提高对农民而言,1978年是个丰收年。我记得爷爷奶奶说起“包产到户”时的幸福与激动,因为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来发家致富。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山西省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十五”以来“三农”问题得到进一步重视,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粮、棉、水果、蔬菜和畜牧业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此外,主要农产品产量和畜产品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山西的农产品供应紧缺问题,而且畜产品还大量销往国际国内市场,为山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的水泥路基本被柏油路覆盖,孩子再也不用雨天上学的时候在稀泥里挣扎;低矮破旧的毛坯房也被别致高雅的小别墅所代替,电脑和私家车也成为新农村的亮点;部分土地被商人建厂征用,农民离开“靠天”吃饭的土地开始城市化的进程;很多新农村的政府也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建设,在节假日和春节为村民开展娱乐活。除此之外,“农业免税”政策的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改革开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农民的“盖新房”行动,也许受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宁可减少日常花销,也要攒钱盖一座阔气的房子。所幸中国高不可攀的灾难性的房价并没有影响到小乡村,我的亲戚仍旧可以在村里划块地皮,然后用一年的辛劳所得买水泥,买沙子,买方砖,买钢筋,请一帮驾轻就熟的匠人,把各种原料快速而漂亮地组合成一幢规整气派的新房,必不可少的,在上大梁那天宴请众人,将新居落成的喜悦烘托到顶点。对农民而言,他们并不能体会到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第二,但拥有一座新房子让他们相信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四)改革力度依旧不够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正如柴静在《看见》里对山西的描述:“河水是黑色的,盖着七彩的油污,周围被规划为重工业园区,焦化厂的废水都直接排进来。这条河的断面苯并芘平均浓度超标一百六十五倍。我就在这样的汾河边长大。”作为山西姑娘,我从小没有见过青山小溪之类,到处都是灰头土脸。“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是我梦中遥远的故乡。大概由于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让我深深迷恋南方的小桥流水和江南古道。尽管改革开放为山西的各项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作为山西人,必须要看到“繁华”背后的沧桑。位于黄土高坡的山西,由于长期开采煤炭,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长期存在。近些年政府对环境大力整改,环境问题有所好转,但仍较为棘手。与此同时,我们的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煤矿安全问题依旧严重,甚至面临着煤产业危机。在这样巨大的环境压力下,山西不能再以环境代价来发展经济,我们不能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体、海洋、山川、大气、食物、动植物等都亲手毁掉。山西省应该贯彻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把减少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列为人类未来最重大的挑战,最重大的任务——一种比健康、人权、人口增长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更重要的社会问题,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加以应对,迅速建立起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文明社会,形成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生活方式,以还古人一个有着蓝天白天的山西,还外界一个透彻立体的山西。从一个落后于沿海省份的北方内陆地区到生产总值不断创新高的黄河三角洲,从一个被外界漠视的无名小省到如今成为颇具经济竞争力的魅力省份,从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矿产资源沉睡千年的处女地,正在迅速成长成为一个朝全国、全世界煤炭之都、陶瓷之都、电力之都、旅游大省迈进的省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山西省的变化值得每一个山西人骄傲。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更要有“未雨绸缪”的眼光和视野,不断创新和改造既有的模式和体制,上下齐心突破种种困难,使我们的家乡山西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历史台阶!
本文标题:从山西的变化看改革开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1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