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孟子两章》2014中考复习
《孟子》两章复习课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反馈练习(2001年佛山市中考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1、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B水陆草木之花C肉食者谋之:(这)件事D两狼之并驱如故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兵器B寡助之至至:极点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D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CD4、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D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C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1、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2、一词多义:国拂国防国家不顺同“弼”,辅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3.通假字。⑴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解释为。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解释为。⑶同,解释为。⑷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同,解释为。衡横梗塞,指不顺曾增增加忍韧,坚韧拂弼辅弼4.虚词。于以从舜发于畎亩之中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而死于安乐也凭以天下之所顺用来所以动心忍性1、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卑微到穷困而成长为明君贤臣。3、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想说明造就人才,必须先经历一番忧患磨难。做事实论据。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结构上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5、第二段所论证的观点?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经历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6、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指的是什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7、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是什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本文标题:《孟子两章》2014中考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1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