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下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
习作:家乡的风俗图片欣赏,导入新课边欣赏边思考:说说这些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春节拜年元宵节赏花灯春节一家人包饺子这节课我们来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乡的风俗。可以是查阅资料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确定思路,回顾写法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腊八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能借鉴的一些写法。梳理思路,指导写作怎样才能写好家乡的风俗呢?想一想:观察和体验家乡的风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①要想写好家乡的风俗,要注意观察家乡风俗活动的特点。②生动、具体地写出风俗活动的场面和细节。③观察时不仅仅是看,还要注意认真地听,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④要注意观察人们的动作和心情变化等细节。⑤注意观察的顺序。①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气氛,使读者有整体的印象。②要注意刻画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活动,在人物的动态中写出人物的特征。指导写法③要注意“点”与“面”的关系,把个别人物的活动或细节描写与整体概括描写结合起来,渲染气氛,加强艺术效果。④要把写人、写景、写事、写物融为一体,使文章形象真实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①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加以介绍?③将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自拟提纲①自由编写提纲。②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③拟定作文提纲。自主练习习作内容本次习作主要是写自己家乡的风俗,可以写家乡的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家乡独具特色的饮食、服饰、建筑、礼仪和民间工艺等传统风俗。请你介绍一种风格,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写作指导第一步:审题抓住两个关键词:“家乡”和“风俗”。“家乡”限定了写作的地域,意味着不能写“他乡”;当然,“家乡”不一定只指自己所住的村子、街道,也可以理解为自己所在的镇、县、市等。第二步:立意通过写家乡的风俗,表现家乡淳朴、热情的民风,或者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表达对家乡风俗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三步:思维导图第四步:方法写作前,通过上网、课外阅读、向家长或其他长辈询问等方式,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家乡风俗,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重点介绍什么。写作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尾相呼应;把主要内容写具体,写详细;融入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包粽子我的家乡特别看重端午节,每当端午节快要到来时,人们就开始挂艾草、包粽子、赛龙舟,这些风俗活动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①①先点明家乡的风俗活动,再突出“我”对包粽子的喜爱,以引出下文。早上,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一些红枣、绿豆等包粽子的配料。一到家,我就嚷嚷着要包粽子。妈妈见我这架势,忍不住乐了,连忙准备好家什,一边示范包粽子,一边跟我讲解要领。妈妈熟练地把一片粽叶卷成一个锥形,抓一两把混有红枣、绿豆的糯米放进去,用手按压结实,然后用剩下的粽叶封住锥形口,最后用绳把粽子捆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②②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妈妈包粽子的娴熟技能,从侧面反映出端午节包粽子是家乡重要的风俗活动之一。见妈妈包粽子这么容易,我的手更加痒痒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锥形,然后往里面放糯米。哎呦!由于我卷粽叶的技术不过关,锥尖有一个圆圆的小洞,糯米从小洞里全部“逃亡”了。③③这个细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有趣,令人会心一笑。妈妈看了,不禁哈哈大笑。不行!我可不能服输,我要跟着妈妈继续学。这一次,我特别注意,细心地卷粽叶,让锥尖严丝合缝。虽然我的速度比妈妈慢了许多,但总算“不露馅”了。到了最后的捆绑工序,我又遇到了难题,妈妈手把手教了我好几次,我才勉强完工。一个成功了,接着两个、三个……我包得越来越快,也包得越来越好。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好多大人都学不会包粽子,俺家丫头就是聪明!”④④借妈妈之口,从侧面表现“我”的聪明能干,这也是“我”爱包粽子的一个原因。听到妈妈这么夸我,我心里更是乐滋滋的,跟吃了蜜一样甜,恨不得马上就吃上自己包的粽子。这个端午节太有意义了,因为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⑤⑤照应开头,再次点题,结构严谨。总评:把糯米漏出来说成是“逃亡”,把粽子包得严丝合缝称作是“不露馅”了,语言风趣幽默。还有亲昵的“俺家丫头”,充满了生活气息。全文给人轻松活泼、愉悦温馨的感觉,体现出小作者对家乡端午节包粽子这一风俗活动的喜爱之情。
本文标题:六下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4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