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端和谐-公司高管的HR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力资源管理博士林泽炎先生林泽炎《高端和谐-公司高管的HR管理》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我们邀请林博士和我们分享他的成果,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林博士。林泽炎:谢谢劳科院、易才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因为年底比较忙,事情比较多,当接到这个通知之后,我就在想跟大家分享什么东西,因为我们的研究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我想探讨一下、跟大家分享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服务,为什么这个题目,因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可以说中国的人力资源已经走到技术后时代,因为人力资源大家都了解了一些,在这样一个技术后时代,我们的企业里面应该从事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由于时间有限,分享的内容很紧张,但是我会把自己思考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跟大家分享。可以说我们来自农村的孩子,对党和国家的恩惠无以回报,我今天报告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第二想跟大家交流企业的战略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什么关系,第三方面,当前在中国,经济在转轨,社会在转型,我们的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我给大家举一些例子说明。首先坐在这个地方,有一个想法和理念,怎么样用人的管理提升一个组织,团队的创造力、竞争优势。前端时间我到国家的药监局,他们有一个论坛,我代表领导去讲话,我五分钟说了这么一个道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我们信息的沟通已经没有障碍,所有人都在共享,在这个世界里面,不可能通过信息的分享就可以提升竞争力,必须要竞争,在竞争当中必须要创新。这就是创新竞争的方式方法的竞争,就是蓝海型的竞争,这才可以提升竞争优势。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底下,又是和谐型的竞争,所以应该是这样一个大背景。在当前实际上要创新,怎么样创新?去年我在剑桥大学学习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自全球的企业家,包括汇丰银行、西门子的董事长给我们讲课,我听了60多堂教授的讲课,他们讲在剑桥大学留学一年半,还不能够听到这么多大师的讲课。我回来写了一篇文章《规则与制胜》,50、60年代的时候有20家全球有品牌的汽车企业,到80年代的时候有10家,而现在只有几家了。他们怎么竞争,怎么制胜,在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规则的创新,怎么样创新规则,怎么样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优势,这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今天就跟大家交流这个课题,首先第一部分是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首先大家看,竞争优势与相关的资源到底是什么关系,比如说我去年到了丹麦,歌本的商业大学,有一个全球知名的学者,50年代时候国家与国家,组织与组织之间竞争是简单的生产要素的竞争,到了70年代之后,就是生产要素的总和,到了80年代之后,就是制度的创新,通过要素、制度的创新之后,潜力已经挖掘了。在今天怎么去竞争,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通过人的管理来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今天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处于技术的后时代,在这个时候实际上应该为人力资源做什么事,我认为一个企业、组织里面做人力资源管理,有三种境界,一个是事务性的工作,是操作层面的,比如档案管理,发工资,招聘人,基本上是事务性的管理;第二层面是目标的实现,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要实现组织的目标,从战略层面思考问题;在这个时候,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如果只懂得人力资源,不可能取得成功,必须对业务的了解来驱动这个目标的实现。第三个境界是远景使命,任何一个组织、国家、社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是高层次的。在这个组织里面,如何通过人的管理来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有六大要素,第一是员工;就是员工的素质,员工基本的知识,个性的总和。比如在一个组织里面,我是做生物工程的,并不是大部分的员工学人文科学;第二方面是工作过程,过程是不是高效率,有助于大家沟通,是不是确保组织信息的顺畅;第三是管理的结构,在一个组织里面,战略目标、工作性质、业务特点不一样,管理的结构也不一样,在研发性的团队里面,去管人,绝对不能告诉他简单的控制导向型,更多强调的是做管理,目标导向型的自我管理,自我决策;在流水作业性的生产企业,更多强调的流行作业的管理,在这个层面对员工就是指示性、控制导向型的。第四是信息和知识。很多的领导、管理者觉得员工不听话,没有激情,没有上进心。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领导和员工之间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领导今天想的是现金流、份额,而员工是把本质工作做好,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可能有一样的决策和想法。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爱人特别喜欢在周末逛商场,带四岁的儿子去逛,刚开始的时候儿子很高兴,后面一听到逛街就哭闹。小孩只有这么高,他看到商场里面看到的是别人的臀部和大腿,和大家看到的不一样。信息不对成决定了他们的想法和诉求不一样。所以信息的沟通,知识的共享很重要。第五是决策,员工的管理发生变化,在今天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最大的成就不是我们可以买车了,最重要的是我们人的思想解放了。最大的成就每个人都想做自己命运的主人,面对这样的人的时候,怎么管理,强调目标导向、自我决策和管理。第六个因素是奖励,这个奖励不仅是财富性的报酬。比如在深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同时跟华为竞争录用一个博士,华为用8000元就可以把博士搞定,但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要招一个博士,就需要1万至15000元。因为华为的品牌效应对员工来说也是一个回报。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采用这六个方面,不一定,完全根据战略、工作性质、员工的素质来确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对酒店的员工管理是硬设施的管理思想,生产型的强调是机械主义的方法论的人力资源思想。在一个组织里面,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是说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要,是不是战略起到高层次之后,人力资源管理被弱化?人力资源追求战略目标实现的价值。爱立信在1998年的时候强调事务性的管理,而今天强调的是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强调怎么去通过人的管理去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今天看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角色的变化,五至七年以前,保持人事记录是22%,现在是15%,在中国是什么情况,这是我们调查的一个结果,我在2004年出了一本书,我们调查了2000家企业,有一个典型的结论,目前的企业做得比较好的,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钢钎培训或新员工间隙、奖惩、薪酬,而关心人方面做得比较差,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来,中国处于转型的时期,转型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人力资源必须要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加重要。怎么样做这个事,现在处于什么情况,今年发布了人力资源的发展报告。这次调查是中组部委托,包括广东省提供了3000份问卷,这个结果是“行政化与市场化”体制并存,特别是在招聘员工体现得特别明显。低效单向的计划调配转向双向高效的市场配置,以“事”为主转向以人为本,以事务为主转向机遇企业战略。总的来看,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走向这样的发展方向,从被动地接受走向了主动的选聘,从计划的安置走向了市场配置,从高层焦虑、中层尾大不掉走向全员参与;从机会主义走向系统战略思考,从关注单一技术走向建构制度体系,从注重人际技巧走向倚重制度规范,从拿来主义走向自我创建。这是讲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而我只是粗放地跟大家谈我的想法。第二部分我跟大家探讨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其实在一个组织里面,人力资源的职能离不开企业战略的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战略、价值观、目标的体现或者说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价值的工具,比如说在文化与氛围里面,我们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我们青睐文化性的招聘、用人。我们在考核里面都强调绩效推动性的文化建设。他都深深地体现了组织的愿景、目标。从战略到组织的解决方案,到底要包括什么玩意?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有什么样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内部要做什么,要有什么工具?把这个关键要素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杠杆,推动目标的实现。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关键要素可以整合成什么杠杆,成为什么系统方案,一般是组织杠杆基本上是领导能力的开发,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流程的整合、再造以及个人和团队素质的提升,以及组织和职位的设计,是关键目标实现的要素和杠杆。每一个东西要讲一天,我在这个地方只是整合一下。在这个企业里面做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是什么样的定位?这是很有名的管理学家他提出的观点,在一个组织里面做人力资源管理,有四个方面的地位,其中一个是战略伙伴关系;另一个是变革催化剂;第三个是行政管理专家;第四个是员工代言人。中国的企业里面最多做到怎么样代言员工的需求,但是其他的方面做得不够,员工的代言人和行政方面,管人的遇到瓶颈和悖论,应该站在老板的一边还是员工这边,如果员工的想法,不关心老板的意图,如何管理人?这实际上带来了一个困惑和挑战。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包括什么条件:包括环境评价、制定战略、战略实施。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目的是这样的情况,到底评估什么样的要素,怎么样实现组织的竞争优势,在这个组织里面,人力资源是搞人力资源的规划,其实不是这样子,薪酬是薪酬的战略,考核就是考核的战略,像联想集团,创业的时候没钱,但柳传志很聪明,他知道用人。所以他利用这些人的心态、追求,拿低工资,低福利的办法实施薪酬管理。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年轻人刚毕业,出外创业,这些年轻人很现实,要买房、买车,那时候柳传志采取的模式就是高工资、低福利。90年代中期,薪酬就实现了另一个想法,拿30%的股份卖给核心的人,所以他是这样的一个做法。你看战略不仅是人才规划的问题,更多地包括了方方面面的战略性的考虑,我在这个地方不用多说了,像惠普、IBM、都是这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型大概是这样的情况,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际工作,包括事务性的工作、管理的艺术,实际上在培训、队伍建设评价、工作设置,在中国来说不是难事,在中国最难的是参与、认可、沟通的方式。因为我去年到学习的过程当中,问过IBM的总裁,我说你们在欧洲国家,美国这些地方的企业,是不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中国说管理思想不成问题,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就是管人史,但是制度在中国实施的效果极差,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到位,怎么办?实际上就是要沟通、参与、认可的问题,管理意识提升的问题。通过实践引领人力资本,确保管理和谐。所以我们的关系不仅是合同的契约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工作交流合作、一起公事来建立良好的契约。就像结婚一样,并不是一纸婚书就可以保障一辈子,而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心灵的契约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什么关系。我们以波特提出的企业竞争战略,一个是成本领先的战略,一个是差异化战略,另一个是集中化战略。我以沃尔玛为例,他是全球第一个以成本领先的战略公司。他是持续的资本投资,严密的监督员工,严格的成本控制,要求经营,详细的控制报告、低成本的配置系统,结构化的组织和责任,产品设计是以制造上的便利为原则。第二个方面,员工知道做什么了,效率怎么样?必须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技能,真正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效率一高,成本就降低了。第三个方法,员工即使知道做什么了,如果员工懒惰、消极怎么办,必须通过职位的设计,使员工的态度变得积极、主动。主要强调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还有通过绩效的评估作为激励。用这三个方面确保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实现。差异化战略,不管是营销、产品、基础要有别于别人,才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比如说强调创新,从外部招聘人员,人员的管理很松散,完全是目标导向,自我管理。所以就完全变了,我举一个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家提出了企业战略有三种,一个是防御的战略,以麦当劳为例,在人力资源方面怎么做,是以累计的战略,计员工的忠诚,员工的效率,员工竞争力的很大的提高。我们再看一下,像探索战略,在广州白云机场,亚太地区最大的中转站,形成外部导向的做法,有这样的要求和做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是效力者的战略。你这个人是不是忠诚没有关系,能够开疆拓土,我就用你。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历史上刘邦、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刘邦用人,箫何小时候是一个混混,但是他可以忍受别人的胯下之辱。但是他能够出谋划策、开疆拓土就用他。但是刘邦得天下打下来,更多的要求员工忠诚度,不要有非分之想,
本文标题:《高端和谐-公司高管的HR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