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九年级《鱼我所欲也》ppt课件2
鱼我所欲也孟子1.重点积累:“欲、舍、甚、得”等实词2.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3.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学习目标: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作者简介主要思想施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孟子的名言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课文听读听读课文,要求:1、听准字音;2、分清句读。正音①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②所恶(Wù,动词,厌恶)③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④羹(gēng汤)⑤蹴(cù践踏食物的样子)⑥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是我喜爱的东西,课文翻译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然而)我喜爱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情,(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祸患(我)也有不躲避的。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躲避祸患(而保全性命)的手段(有)什么不能做(的)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通过某种办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通过某种办法去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这是因为(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不仅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坚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一筐饭食,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喝叱着给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吃),(即使)乞丐(也)认为不值得(接受)。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吗?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能有)妻妾的待奉(而)接受了;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通假字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文言积累分析第一部分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论证舍生而取义正面论证反面论证不为苟得“甚于生者”“义”;“甚于死者”“不义”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论点患有所不避论证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向善之心,(“性善论”)义存于心举例论证见利忘义(正)(反)对比论证嗟来之食1、行道之人2、乞人万钟之禄1、宫室之美2、妻妾之奉3、所识穷乏者得我对比论证分析第二部分:1.给下列加色字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wùdāngēngcùgǒuxiè2、指出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①向为生死而不受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④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向”;从前。“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辩”通“辨”;辨别。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色的字词。①二者不可得兼()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此之谓失其本心()④贤者能勿丧耳()⑤故患有所不辟也()⑥呼尔而与之()同时占有假使,假如天性、本性丧失、丢掉祸患、突难助词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万钟于我何加焉!4.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此可见,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心,人人都有这颗心,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4、翻译下列句子。问答题1、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2、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思想”。其义与“本心”相同。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本文标题:九年级《鱼我所欲也》ppt课件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2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