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12: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12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核心点一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的影响1.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少,因此聚落规模小,且聚落多位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低地;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自然条件优越,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2.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我国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交通线路(2)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地形区地形的限制性布局和形态工程造价平原地区较少呈网状分布低山区限制性因素比较多呈“之”字形分布高核心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还会对全球的农业、水循环、人类健康等产生影响。见下表:影响方面具体表现后果(自然生态系统)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生物量;使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某些脆弱性物种灭绝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海岸带影响海岸带地区人类居住、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河三角洲和沿岸平原地区影响更加显著大气环境北半球高纬度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增加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灾害事件的增加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明显加强和增加人类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扰乱人体新陈代谢,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核心点三陆地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况资源类型属性组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我国的分布土地资源可循环利用,不断更新按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园地、草地、水域、非农业用地等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一切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来源和活动空间基地耕地:东部季风区草地:西部非林地:东北、西南山区,东南丘陵地区水资源可循环利用,不断更新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有: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生物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生物资源可再生动物、植物、微生物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资料,改善环境森林:东北、西南山区、东南丘陵地区草原:西部非季风区矿产资源非可再生按工业利用和本身性质: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铁:辽、冀、川铜:赣、滇、皖铝土:晋、豫、磷:鄂、黔、滇核心点四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1.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壳活动强烈,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2.我国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不均衡和年际变化大,使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水旱灾害。3.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类型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及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第(1)题,结合河流的源头位置可确定图中最高点。第(2)渠分布知东部为平原,西部为丘陵。第(3)题,村落沿河分布与该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第(4)题,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农业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注意问题。答案(1)(2)(3)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平原地区。原因:(4)发展以林果业为主的立体农业;加强优势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发展小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注意防治水土流失;治理酸性土壤。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区聚落分布原因聚落形态高原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候较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多呈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呈明显的条带状平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河运和海运带状、团状变式练习1读下图,回答(1)~(2)(1)影响图中聚落空间形态变化因素的推断正确的是()A.B.受铁路运输影响,聚落沿铁路分布C.聚落先沿河流延伸和扩展,后又受铁路影响,铁D.距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明显,因而聚落发展较好(2)图中聚落很快发展成了城市,为了快速、合理地进行城市的商业网点布局,应借助()A.B.C.D.对原有商业网点进行调查分析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该聚落的布局明显受河流和铁路的影响,联系交通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推出早期该城市的布局受制于河流,当铁路建成后,城市受铁路影响明显,又随铁路延伸方向布局。第(2)题,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需考虑城市不同位置的人口密度、交通通达度、现有商业网点布局等多方面的状况,故应借助于GIS对各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统计。答案(1)C(2)B类型2自然资源的利用材料一2008年8月1日国务院下达了两份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六项节油节电的主要措施,并要求从七个方面强化管理和监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提出全民节能行动的九项内容。2004年~2006年我国GDP增长和能源消费GDP总量(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GDP增长率(%)率(%)200415987820322710.116.1200518308522468210.410.6200620940724566910.79.3数值年份材料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能源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1)“中国新能源”图中,图例A代表发电站,C代表发电站,E代表发电站。我国加快发展新能源A的建设,其最大的优点是(2)多年来,我国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请从生产和运输两个方面说明其带来的影响。(3)我国在进一步实施“节能优先”战略的基础上,实行能源多元化、清洁化发展。请列举四条措施。核能风力太阳能清洁、高效、污染少,温室气体接近零排放解析(1)大亚湾是我国著名的核电站,C分布在西北和沿海等地区所以代表风力,E在青藏高原分布较多,因此是太阳能,核电具有清洁、高效、污染少等特点。(2)从设问要求考虑问题。(3)要从多元化、清洁化两个角度分析。答案(2)生产:煤炭大量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造成水资源污染问题;运输:由于煤炭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北煤南运”格局加剧了铁路运力的紧(3)加快发展核能、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水电;加强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我国能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地区分布不平衡;③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约占71.6%;(2)a.石油供应紧张。石油进口依存度提高,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b.石油进口的可靠性差。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中国石油进口一半左右来自中东,1/4来自西非,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c.石油进口脆弱性强。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为主,大约占90%a.我国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b.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c.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d.能源勘探、开发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e.国际石油价格上涨;f.我国石油储备体(3)①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②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④稳妥发展核电;⑤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利用乙醇汽油等。变式练习2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读“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A.3.2B.3.5C.3.8D.4.1(2)下列对该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由沿海向内陆风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具有较好的季解析(1)由图中可以看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风速较小,M地处于中间,由于受海洋影响,海风从渤海吹来,经过辽东湾,受海湾形状、山地等影响,风速比较大,且数值处于3.5和4.0之间,故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为3.8。(2)从图中数据看,东西两侧风速小于中间,沿海风速最大,可以排除A、B选项;沿海向内陆风速变化的原因主要受海湾形状、地形等影响,可以排除D选项。(3)辽宁省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受海洋影响,沿海风速较大,风能资源丰富,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可以做到季节互补。答案(1)C(2)C(3)D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B线表示山谷B.CDC.E处为陡崖D.F处为山峰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③B.①河流的河段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从南向北C.D.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甜菜种植业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B线表示山脊;CD线表示山谷;E处为陡崖;F处示坡线向内,故不是山峰。第2题,甜菜最适宜在中温带生长,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②地属于亚热带。答案1.C2.D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3~63.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变化B.C.海拔高度的变化D.海陆位置的变化4.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C.三角洲D.侵蚀平原5.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B.3月C.7月D.10月6.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处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B.乙C.丙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沿海向内陆分布的植被依次为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它们并非是由水分的差异导致的,而是因热量的不同才形成的,这是海拔高度变化的结果。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处位于河流的出山口,河流挟带泥沙沉积,此处形成了冲积扇。第5题,根据大陆西岸洋流的流向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再根据图中所给出的纬度及比例尺可知,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7月是该气候区多雨的时期,河流的流量大,所挟带的泥沙物质较多,因此在出山口的P处沉积作用最为显著。第6题,地势平坦,即等高线较为稀疏;取水方便,即靠近河流;无水患洪灾,即地势较高、离河谷稍远;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是乙地。答案3.C4.B5.C6.B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结合下面两图(图中数值单位:°C),回答7~8题。7.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8°CB.10°CC.12°CD.20°C8.图乙中与温室效应相对应的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7题,玻璃瓶具有保温作用,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应比瓶外温度计的读数略高,选C。第8题,与温室效应相对应的热力作用是大气逆辐射,选D。答案7.C8.D读“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构成和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上图中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都是以煤炭为主10.下列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最突出的表现是消B.我国的能源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C.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除煤炭、水电、核电、风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过分依赖煤炭解析第9题,由图可以看出
本文标题: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12: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4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