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第十二讲、清代文学概述
一、清代文学的范围清代文学,指清前期至清中叶的文学:清前期(1644—1735)清入关——雍正末,包括顺至、康熙、雍正几朝清中叶(1736—1839)乾隆初——道光19年,包括乾隆、嘉庆、道光20年前。此后为近代文学范围。二、清代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1、清初反浮求实学风、经世致用思想,促进了文学社会功用的强调,使创作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关注国运民生。像遗民诗歌忧时伤世,“学人之文”论史求实,戏曲作品趋于雅正等。2、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乾嘉汉学之风日盛,给清中叶文学带来明显消极影响,出现严重滞化现象。3、清中叶反传统、尊情、求变、思想解放的人文思潮,使袁枚“性灵说”诗论、诗作的构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精神叛逆特色。而《儒林外史》、《红楼梦》中杜少卿、贾宝玉等新人形象,则是人文意识觉醒的生动标志。三、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1)数量巨大。(2)流派众多。(3)诗体发展。(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四、历代文学之大成1、古典形态的诗、词、骈文再度辉煌。2、新兴的小说、戏曲空前飞跃,成就巨大。五、清代代表作家作品简介⒈诗吴伟业与梅村体吴伟业:清初尊唐派领袖。梅村体: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元稹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王士祯与神韵说王士祯:擅七言近体,论诗提倡“神韵”神韵说:“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⒉词陈维崧与阳羡词派陈维崧:“阳羡词派”领袖。其《迦陵词》存1600余首,居清代之冠。善用词来反映重大的社会现实,表现民生疾苦,多写身世之感和怀古之情。风格师法苏、辛,具有苍凉豪放特色。朱彝尊与浙西词派朱彝尊:“浙西词派”领袖。“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以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具古雅峭拔格调,疏淡清远意境,严谨和谐音律。纳兰词:“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有《饮水词》300多首。作词崇尚南唐二主,主情致,不事雕琢,反对模仿。其词直抒胸臆,情致深婉,语言清新自然,历来为人称道。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亦见工力⒊文清初散文可分两类:1、“学人之文”: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空疏,强调文章经世致用社会功能,以议论文见长。2、“文人之文”:以侯方域、魏禧、汪婉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倡导恢复唐宋散文传统,以传记文见长。骈文复兴清代骈文家主张骈散并重,人称“汉魏派”。其中,以汪中成就最高。汪中,骈文不拟古人,不堆辞藻,“长于讽谕”,气势浑厚,感情真挚,独具一格。传世名篇是《哀盐船文》《广陵对》等。桐城古文方苞姚鼐刘大櫆桐城派:是清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桐城派”文论:方苞首先提出“义法”主张。“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技巧。他要求文章形式服从内容,语言“清真雅正”和“雅洁”,去掉“冗辞”,直到“一字不可增减”。刘大櫆对桐城派理论起了承前启后作用。姚鼐是桐城派理论集大成者。⒋小说文言小说的高峰:《聊斋志异》笔记小说的顶峰:《阅微草堂笔记》长篇白话小说的翘楚:《儒林外史》、《红楼梦》儒林外史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称“文木老人”,安徽全椒县人。生活在康熙末年和雍正、乾隆年间,这是一般封建知识分子拼命追求功名富贵,八股制艺十分猖獗的时代。艺术成就(一)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和批判儒生形象热中功名(把科举作为荣身之路)、苦苦追求、终获成功的腐儒,如周进和范进。沉迷于八股文和封建礼教而自害害人的迂儒,如王玉辉、马纯上等。。儒生形象官绅形象(1)贪官污吏:贪婪成性、敲骨吸髓的贪官猾吏,如王惠、汤奉等。(2)土豪劣绅:戴着科举功名的帽子而横行霸道、堕落无行的在乡士绅,如严贡生、严监生、张静斋等。严贡生是一个典型。张静斋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例如(二)在摆脱传统题材上的首创意义题材的沿袭,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大特点,也是一种保守的表现。(三)独特的结构形式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由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各个故事随着有关人物的出现而展开,又随有关人物的退去而结束。虽然是长篇小说,实际上近于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组合。鲁迅说:“虽云长篇,颇同短制。”⒌戏曲《长生殿》《桃花扇》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集洪昇和《长生殿》在李玉的《清忠谱》之后,哄动一时的戏剧作品,是洪昇的《长生殿》。二、洪昇的创作洪昇才华横溢,青年时代即以诗闻名于世,戏曲作品有传奇《长生殿》和杂剧《四婵娟》。《长生殿》是他的代表作。四婵娟:谢道韫、卫夫人、李清照、管仲姬孔尚任和《桃花扇》在洪昇写成《长生殿》十年之后,即康熙三十八年(1699),孔尚任的《桃花扇》脱稿。演出之时,大被称赏,于是“南洪北孔”,一时称盛。孔尚任的生平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塘,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少年时苦读经传,博览书史。但于20岁成秀才后,却乡试落第。于是隐居石门山中,博采前朝遗闻。《桃花扇》的思想内容《桃花扇》是一部借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兴亡的历史剧。剧本反映的内容很复杂,但作者的创作意图却是十分明确的,即“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他是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从中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
本文标题:第十二讲、清代文学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9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