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含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七)【课前解疑】人称: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情节的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阅读训练】(一)嚼一片苹果皮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太婆,带来的礼物中,有七八个又大又圆、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望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太婆看在眼中,悄悄地塞给我们一人一个,示意我们到外面吃去。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的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和妈妈分着吃,我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我和哥哥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说:“这苹果是姑夫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80岁了,身体又有病,咱们有了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①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有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过了好一会儿,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太婆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太婆看到我们,擦擦眼睛对妈妈说:“两个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呢,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太婆擦了擦眼睛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儿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那天我们吃罢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过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嘴里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②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苹果皮是苦的。”“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地拍了拍哥哥脑门说:“你这小鬼头啊。”我也连忙捏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③“真甜真香啊。”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人物是,围绕着详写了、、等三件事,主要是抓住人物的、、来具体描写的。2.请将最能感动你的语句用笔画出来,并谈谈感受。3.“我和哥哥”那么馋苹果,为什么“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4.分析文中画线的①句,揣摩一下“妈妈”当时想些什么,请为“妈妈”设计一段心理描写。5.体会文中画线的②句,想一想,“哥哥”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6.“真甜真香啊”这句话不止一层含义,你体会得出来吗?7、为什么“我”对三十年前吃苹果皮的情景记得那么深?对苹果皮的滋味那么难忘?8、请写出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藏在心中的鲜荔枝①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可八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②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着,便偷偷地藏在卧室的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您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③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奇怪,便问道:“爷爷,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不爱了!”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看着我吃。④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⑤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并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他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⑥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优势让给了我。而我也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⑦一串鲜荔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是()A.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B.文章记叙的是“我”八岁时发生的一件事。C.文章是按时间的推进、地点的转移来记叙的。D.文章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我”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2.对“爷爷”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慈善B.慈爱C.慈蔼D.慈祥3.为什么爷爷生病的时候,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而只有我最开心?4.姑姑说爷爷爱吃鲜荔枝,爷爷却对“我”说自己现在不爱吃了,而且在旁边默默地笑着看我狼吞虎咽地吃。这是为什么?5.第⑥段画线的句子中“撒谎”一词为什么要加引号?6.第⑦段中作者写道:“一串鲜荔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我”通过一串鲜荔枝明白了什么道理。7.从情节发展角度看,文章第②段是事件的部分,第④段是部分。8.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三种?(三)无题①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的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②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坎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③“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④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升学的渴望。一会,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竹篮走了进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⑤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蓝色土布衣裤的学生站在门口。“进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50元钱放在红布上。⑥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⑦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⑧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单,看着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⑨愕然无语!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1)赫()(2)颤()2.第①段中的“盯”和“攥”两个动词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3.文中写“他不得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可是到了家里,却对母亲说“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最恰当的一项()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心情。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4、画出第③段中最能体现母亲理解了儿子良苦用心的一句话。5、第④段写“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饰语“呜呜地”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6、第⑦段在“啊”后连用“!”“?”,其作用是。7、小说结尾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的复杂感情和内心受到的震动。试设想,如果老师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会怎么说?(不超过30个字)8、这篇小说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9、对小说用“无题”作标题的用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以“无题”作题,能起到激发兴趣,促使读者急于读下去的作用。B.小说写的是学生入学时的一件小事,涉及的人物有“儿子”“母亲”“老师”,涉及的事物有“五十元钱”和“一篮鸡蛋”,如用“无题”作题,可更好地概括上述人和事。C.小说充满人间真情:儿子为母亲着想,母亲为儿子着想,老师为学生着想,使人读后思绪万千,震撼不已,用“无题”作题才能含蓄而绝妙地表现这丰富感人的内涵,起到“无题胜有题”的作用。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七)答案(一)1.主要人物是“我”和“哥哥”,围绕苹果详写了得到苹果、想分苹果、还去苹果等三件事,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具体描写的。3.因为我和哥哥都想让爸爸妈妈也吃到苹果,因为我们很难得到一个苹果,这来之不易的苹果,我们兜想要珍惜,表现暸我和哥哥対父母的爱,有孔融让梨的精神.4.①妈妈心里很矛盾:孩子长这么大没吃过苹果,应该吃;而奶奶80多岁了,以后吃苹果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应该吃。看来也只能委屈这两个孩子了!②妈妈心里很内疚:孩子这么想吃苹果,又这么懂事,不让他们尝一尝苹果,作为母亲是不是太狠心了……5.哥哥很聪明,也很懂事,通过一些小聪明,让妈妈也尝到了苹果的味道。6.第一层:苹果皮真好吃;第二层:孩子们对妈妈的爱很深。(“我”和哥哥学会关心他人啦,妈妈很高兴,心里很香甜。)7.因为这几块苹果皮既包含了我们对妈妈的爱,又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爱,所以“我”对三十年前吃苹果皮的情景记得那么深,对苹果皮的滋味那么难忘。(二)1.C2.B(“慈善”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慈祥”一般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祥;“慈爱”是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喜爱”;“慈蔼”是生造词)3.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我就可以尽情享用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送来的爷爷‘不爱吃’的东西。4.这是因为爷爷并非真的不爱吃而是爷爷对我的爱远胜于那串鲜荔枝。5.这是因为爷爷并非真的在说谎,而是表现“我”对“他们”的爱。6.我明白了既要感受别人的爱,又要去爱别人的道理。7.开端、高潮。8.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三)1.赫hè颤chàn2.他有的是悲哀和无奈。他是一个对知识有着急切渴望的好学生,他热爱学习,想坐在这明堂的教室里放声读书。然而家境贫寒推翻了这所有的幻想。他盯着黑板,看的出神,那刺眼的数字一字一字的宣告着他不能继续上学,他心里是多么的着急。他手里紧攥着钱,他的内心里在挣扎,他不知该怎么办,这无不透露了他心里的悲酸与难过。3C4.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6.老师面对这一篮白生生的鸡蛋,心里充满了疑惑与惊奇。用的叹号和问号将老师疑问以及惊奇的心理映射的清清楚楚。而且这样简练,是的句子变得更加有内涵,留给读者一片自由想象的天地。从而使句子变得有血有肉了。7A先要表明老师要对此表示很惊讶。B然后用渐变的语言与心理活动逐渐的演化为一个清晰的想法:就是老师知道这个孩子家里穷,上不起学校。C要写一点老师的意见,比如说这个孩子是一个对于知识渴求的人,懂事之类的。D最后就写老师要帮助这个孩子上学,让他可以坐在这个教室里安心读书。8.【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9.B
本文标题: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0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