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山水旅游之中西方审美比较
山水旅游之中西方审美比较旅游就是游山玩水,这是许多人的看法。虽然眼光狭窄了点,可不管怎么说,游山玩水确实是旅游的主要或重要内容,因为旅游主要是欣赏大自然,而山山水水是大自然本身最美的部分,“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南朝陶景宏《历代文选》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第372页)。山水美是一种较为客观的、不经人为加工过的美。然而即使是面对这一自然而客观的对象,中国和西方人对它的审美视角、深度、内在意蕴等并不完全相同,仍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让我们来逐层比较一下这些相同与不同的特点。第一节山水审美的出发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从我国最古老的《诗经》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人们以优美的景物起兴,以喻男女的情爱,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很是生动。这恐怕是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带有“比德”意味的对自然美的欣赏。这种“比德”性的审美在先秦形成了较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以后又一直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对自然美,特别是对山水美的欣赏习惯。那就是重现实和世俗、重实践理性的儒家文化,他们将山水看作是理想、追求、憧憬、道义以及人格等等的象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这一倾向的高度概括。汉代刘向在《说苑·杂言》中。运用对话形式,对“山”和“水”的含义与象征作了描绘性的说明: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日:“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日:“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以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智者所以乐水也。《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候戾止,在泮饮酒。’乐水之谓也。”“夫仁者何以乐山也?”日:“夫山茏提篆靠,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也。”正因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我们看到的中国古代作家的大部分游记,都有丰富的寓意,这种寓意就是中国的那种忧国忧民、养精育德以及个人境遇与自然生命的密切关联等等的“比德”内容。西方人对山水自然景物的欣赏,不会寄托这么多的道德伦理内容。他们对山水的欣赏,主要出自于两点:一是纯粹欣赏自然的形态美;二是感受与人的心情的契合。关于这两点,黑格尔有过比较详尽的论述。他认为自然美有三种形式:第一是自然物本身,显出自由的形式;第二是自然物的和谐,引人人胜;第三是与人的心情的契合。与中国山水审美相近的似乎是第三种形式,但请注意,黑格尔所说的“心情”并不是上面所说中国人的那么多的比兴式的心情,而主要是指审美意识,因为黑格尔说:“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为着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168—171页)这一说法明显带有唯心主义成分,但突出审美主体还是清楚的,有点为美而美的意思。与这一思想相似,同样是谈水和山等景物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就会这样说:“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现出美,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心理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特殊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水,还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四周的—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他还将山水概念扩充成整个自然界,说,那晶莹的河水、淡绿的草地,金黄色的田野,还有笼罩着森林的山峰、磨坊、教堂,落日的金色光华……是非常之美的。它首先“包括了许多多样性,而多样性是生活的魅力。”“没有村落和田地,没有畜群和牧童,我们的生活就不完全。”(《生活与美学》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1年5月版,第244页)这种审美趣味,与我国先秦的美学思想区别是比较大的,但它又与我国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畅神”审美思想较为接近。南朝著名的山水画家宗炳,结合自己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和用笔墨绘出其美景的经历和经验,认为,大自然山水为人所喜爱,不过是因为它能“畅神而已”。因为自然山水能使人精神爽快、愉悦,所以他年轻时热衷于远游,年老多病时则沉醉于山水画的创作中。他说的“卧已游之”,就是指在山水中得到生命的自由放松和畅神舒心。晋代陶渊明的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达的也是同样的“畅神”心里。一直到宋代的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贯穿的都是较为相同的审美心境和心理。这与西方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念也是较为相近的。第二节山水美的标准由于对山水审美出发点的异同,因此,在山水美的标准上,中西方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某种相似与相异。一、山水美与海滨美中国人的自然审美主要体现在山水本身,因为中国的文明主要是“黄色文明”,即黄土文明。大山、峻岭、丘陵、高原、山地等就是其主要的地形标志,实际上也就是“山”的主要内容。最近又有人提出中国的文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黄土”,其表现和根据是:水稻的栽培,与稻谷相适应用釜来煮食物;水上交通所用的橹、桨和独木舟的出现;沿海岛屿如金门、舟山、长岛等地有许多新石器遗物的出现;沿海先民对蛇、龟、鸟、犬的崇拜;生了儿子要在水里洗澡的风俗;葬俗有岩葬、石板砌制的墓穴、火烧墓壁等;(郑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黄土》,《文汇报》1990.7.13)根据这些表现,本书认为提“水文明”或“河文明”更为恰当些、科学些。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器物、技术、宗教与风俗礼仪,与其说是与大海有关,倒不如说与江泊湖河有关。这些说到底,也是因为中国地理环境与长期封建社会制度的缘故。所以在我们的古代旅游活动中,也只是突出名山大川,沧海大洋较少有人将它作为游览重点或中心。抒发对大海的崇敬心情,除曹操的《观沧海》等少量篇什外,极为罕见。只是到了近代以后,沧海大洋才逐渐为人们所青睐。西方则不然,他们因为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和民族性格的关系,所以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感情。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希腊是丘陵地,但也是滨海之区,全国面积虽小于葡萄牙,海岸线的长度却超过西班牙。因为港湾极多,地形曲折,大海到处侵入陆地;在游客带的风景片上,即使是陆上的景致也多半能看到蔚蓝的海,或是一长条,或是一个三角形,或一个半园形,在远处闪闪发光。海水四周往往有从陆上伸出去的魄岩,或者几个相离不远的小岛,构成一个天然的港湾。……这种地形当然鼓励人民航海,尤其土地贫瘠,沿海全是岩石,养不活居民。”“每个希腊人身上都有水手的素质。”(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月版,第247—248页)希腊人的生活离不开大海,自然他们的艺术审美活动也与大海密切相关,他们会以大海美的标准来衡量其它。旅游活动因是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的结合,当然更离不开对大海的欣赏了。西方人欣赏大海,主要是欣赏那汹涌的波涛和广阔的气势,从中体会到壮丽的美和崇高的美。例如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就曾记下过这么一段对大海的观感:“你再望一望远方的碧绿的海面,波涛汹涌翻腾,永不停息。阳光从无数闪烁的镜子中反射到你眼里,碧绿的海水同蔚蓝的镜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熔化成美妙的色彩;….·于是你的一切忧思、一切关于人世间的敌人乃至其阴谋狡诘的回忆,就会烟消云散,你就会溶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骄傲意识中。”(《马恩论艺术》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93页)二、人与自然的融合与交接从以上所述也可看出,中西方在山水审美中都很讲究人的心情与自然的契合或融合,不同的只是人与自然的位置问题。西方人虽也讲“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交接面上。”(英;地理美学家纽拜语)请注意,这里讲的是“交接”,而不是融合。这并不是钻字眼,而确是有讲究的。因为这种“交接”指的是人与景分别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互作观照,而不是完全融合、木分彼此。例如法国艺术家居友说:“我自高处观海,……看到了苍茫的淼漫的广袤及近海之滨画为一线,白浪飞沫之进退、错综、展舒、生灭种种的姿态。然我从立着的小丘看去,一切几乎都成为水平,……使我之眼胶着波浪而随之高昂起伏。……我只想到飞跃与活动,……而无暇置想于睡眠在永恒寂静中幽暗的广袤。”(转引自《山水与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这里的“我只想到…而无暇置想于…”就是一种若即若离的“交接”状态,只是一种心理的波动(跟随着波浪的起伏),而不是将自己融化于大海的“广袤”之中。而中国人欣赏景物,认为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拿我们的一些描写风景的诗句与以上的描述相比较,那就会体会到不同的审美趣味与心态。仅以唐代王维的写景诗句为例,请看这样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这种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写景佳句,西方人也许会认为是无病呻吟或小题大做,因为景中的“我”难以觅踪影。如果说这还有点寻章摘句的话(因为不是全诗摘引),那么如唐诗人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及我们第二章第二节所引的那篇散文小品《虫声》却是完整的诗篇和文章了,那里透露出的人的心情可以说是完全融合在景的描绘之中了。西方传统审美中没看到过有这样的一种形式(只有到了现代派的意象派才出现了与中国意境相似的审美方式,但那也是明显地借鉴了中国的观照方式和审美形态的)。三、人文性的不同表现自然景色一经人发现,必然会被印上了或浓或淡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有的是因互相传播而明显化,有的经过人们(特别是文人)的记录、描摹和再创造便因此而流传与散布出去,后人又被原有的人文性所吸引,再次投入到那境界中,又无形中浓化或强化了原有的人文性。一些名山名川就是经过这样的步骤而使人们留恋往返的。当然,这种概括比较笼统和抽象,具体说来,中国的景观的人文性大致有这么几种形式:1.特色的点化。“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恒山)、“桂林山水甲天下’’等等人们在山水游中常常听到的称呼、民谣、俗话,人们虽不知其出处,但这些话语概括恰当、生动凝炼,就冲着这些话,许多人也要去游览一下这些风景点,具体感受“奇”、“险”、“雄”的美势。这就是山水特色的点化,是人文性的初级形式。2.诗文的描绘。苏轼有诗曰:“横风吹雨人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郁达夫也写过一首诗:“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黄茅亭子小楼台,料理溪山却费才。”中国的一些文人,不管是当官任职在某地或游历山川,总喜好作诗弄文,在他们所住所到之处,留下一点墨香笔迹,其中一些好诗文便流传千古。以后人们或是颂读了他们的诗文而去觅真迹,或是到了景点又咀嚼品味这些美文佳句,于是,这些景点也就因这种书卷气而闻名于世。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如曹操的《观沧海》使北戴河的一景添色;崔颢的《黄鹤楼》使参观黄鹤楼的游人遥望天空、浮想联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又使人们遥望庐山瀑布,陷入于“疑’’的瞬间感受之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使人们沉醉于美妙的山色水声中间。雨雾中游西湖,必定会想起苏东坡的“山色空檬雨亦奇”的佳句;进入巴山蜀水,定有《蜀道难》的感受……景点因此而锦上添花、格外生辉。3.神话与传说的渲染。中国的许多自然风景点,因为天然造化的秀美、雄伟或
本文标题:山水旅游之中西方审美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3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