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2、掌握重点虚词及特殊句式。3、翻译重点句子4、背诵默写全文近三年高考情况(12山东)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弯腰。×但以刘日薄西山(12江西)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12安徽)值母病笃笃:严重(12广东)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11辽宁)庆礼躬至其境躬:亲自(11江西)亦不能夺之矣夺:强取。(10全国)寻知代州。移深州寻:不久。(10山东)遽薄京师薄:逼近(10江苏)庶几以慰其魂庶几:或许、希望(10福建)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10江西)除福州观察使除:授予官职背诵默写1、祖母刘_______,_______。(07湖南)2、臣生当陨首,______。(06.浙江、12.山东)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08.江西)4、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10.山东)12.湖北)5、乌鸟私情,_______。(10.安徽)6、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晚有儿息。(11.江西)小结:从近年高考来看,本课中出现的有关官职任、升、降等词出现频率较多,默写有几个句子不同省份多次考到。另本文乃臣子向皇帝上书,注意一些谦辞和客气的说法。(夙、见背、夺、躬、鲜、吊、婴、逮、寻、笃、矜、薄、庶、胜)虚词:以官职:拜、察、举、除、拔、擢检查落实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皇天后土总结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的尊称。皇天:指天。后土:指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解析“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词义: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拨擢宠命优渥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更相为命重点语言知识2、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慈父见背二州伯牧形影相吊晚有儿息逮奉圣朝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拜表以闻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乞终养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不胜…之情臣之辛苦通假字(1)夙遭闵凶(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3)常在床蓐(4)零丁孤苦形影相吊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舅夺母志而刘夙婴疾病晚有儿息逮奉圣朝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则告诉不许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之辛苦庶刘侥幸古义今义慰问悬挂成年组织等开始存在强行改变争取得到缠绕婴儿子呼吸等到捉拿不久寻找授予官职去掉申述诉说给别人知道形容自己的私情少辛酸苦楚身心劳苦大概,或许众多古今异义词躬亲抚养刘病日笃夙遭闵凶猥以微贱愿陛下矜悯愚诚无以终余年保卒终年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躬亲:名词作状语,亲自。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凶丧之事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微贱的身份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一字多义:于:急于星火是成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以: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但以刘日薄西山、臣具以表闻、无以至今日谨拜表以闻猥以微贱见慈父见背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亲躬亲抚养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薄日薄西山门衰祚薄当死当结草当侍东宫代“我”“自己”,助词看见,动词亲自亲戚,名词迫近,动词微薄,少,形容词应当,副词任,充当,动词行行年九岁九岁不行夙夙遭闵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拜拜臣郎中谨拜表以闻矜犹蒙矜育不矜名节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经,动词走路,动词早时,名词早晨,名词授予官职,动词奉,上,动词怜惜,动词自夸,夸耀,动词比,介词对于,介词特殊句式判断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实为狼狈被动句:刘夙婴疾病省略句: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具以表闻倒装句:急于星火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翻译,要字字落实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到了风烛残年,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境地。5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重任,这实在不是我肝脑涂地所能够报答皇上的。6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拳拳之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拓展:与官职相关的词语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拜臣郎中除臣冼马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化类术语总结:授予官职:调动官职:官吏初到任:官员请辞:京官外调:推举官员:征召官员:拜、除、授转、徙下车致仕、告退、归故里、乞骸骨出举、荐征、召、辟表提升的:表降职的:表罢免的:擢、拔、升、迁贬、左迁、迁谪、谪、逐夺、黜、罢、免、去、废高考迁移1、……累迁吏部侍郎2、……出为同州刺史3、……上书乞骸骨(四)内容探究1.对《陈情表》中李密辞不就官,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奉养祖母和不愿事者。试谈谈你的看法。2.从李密“辞不就职”谈古代知识分子之境遇。(见讲义)3.“孝为大善”的现实思索。(见讲义)“探究”示例:有人提出疑问,李密就不能一边做官一边供养祖母吗?这实际上是以今律古。须知,古人的许多现实条件和今天是不一样的。在李密的人生中,祖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此言不虚。李密自谓“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其后的岁月,体弱多病的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种养育之恩,可以说是再造之恩。现而今,祖母老了,“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他当然不能丢下老人家不管;至于后文说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但应该基本符合事实,不管怎么说,老祖母要人照顾。请保姆当然不成问题,但至孝的李密是不会放心的。况且,按照古人的道德准则,祖母当年对自己恩情一片,今日不亲侍汤药,显然是不合孝之道的,带着祖母到洛阳一同上任也不现实,因为一方面老祖母年事已高,经受不了路途劳顿,另一方面故土难离,叶落归根是自然之理,人之常情。让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颠沛流离,于理不顺,于情不合,于心不忍。因而,李密思虑再三,还是待祖母百年之后,再为朝廷尽忠。“探究再深入”示例:李密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连官都不去做,即使是皇帝下诏书,他也没有动摇这一决心,可见其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之高。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一个人只有经过刻苦的修养,积善成德,持之以恒,才能做到防微杜渐,通过平凡的小事,锻炼出伟大的人格。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徐力维,女,今年17岁,共青团员。家住新县新集镇艾洼居委会,高三学生。小时候的徐力维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爸爸妈妈,有聪明活泼的弟弟,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2009年秋天,徐力维同学的爸爸突患脑溢血,当时她仅仅是初二学生,弟弟才上六年级,爷爷奶奶年近80,都有老年痴呆症。爸爸一病,妈妈要去医院照顾病人,就把整个家丢下了。没办法,徐力维只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既要在学校搞好学习,还要回家照顾爷爷洗脸,穿衣吃饭,帮助奶奶做饭、扫地、做家务等等,不幸的遭遇让她过早体味了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但她总是说:“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不能让妈妈担心。”这一挑就是123天。直到几个月后父亲从医院回家。徐力维母亲身体也很不好,前几年肝脏做过切除手术,不能做太多的事情,所以在父亲回家后的大部分家务仍是要她做:加上爸爸的尿布,还要给爸爸做康复运动。那时她爸爸被确诊为植物人,整天卧床不起。爸爸病后,家里生活相当困难,她正值青春年少,没有去与人家比吃比穿的,穿的都是好心人给的旧衣服,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其他同学一星期要花费100元钱,而他们兄妹俩每月一共才用100元钱,妈妈有时对她说:“孩子啊!真是苦了你了!现在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望着妈妈憔悴的面孔和头上出现的银丝,徐力维含着泪点点头,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妈妈照顾好家人。从此,不管春夏秋冬,徐力维每天早上五点就准时起床了,她总要先帮爸爸洗脸刷牙,穿好衣服,再趁妈妈做饭的时候读读书,自己有时候都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上课,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的跑回家帮妈妈做午饭。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爸爸的饮食起居,成了徐力维每天必须做的事,她的少年时光便是在这样的忙碌辛劳中一天天度过的。临近中考,她的学习任务也变得繁重起来,但她依然坚持每天临上学前把吃的喝的给爸爸准备好放在床边,中午回家给爸爸喂饭、擦洗身子,晚上回家后给爸爸洗脸、洗脚、做身体按摩,给爸爸讲自己一天的收获,看到爸爸笑,徐力维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周围好心的大叔大婶们有时候也会过来看看她们一家,问她有哪些地方需要帮忙的,但徐力维都会婉言谢绝,因为她觉得,这么多年来大家对她们的帮助已经够多了,现在她长大了,就要凭自己的能力撑起这个家了。这么艰苦的家庭条件,她没有放弃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知道求学的不易,珍惜上学的机会,克服了一切困难,努力学习,成绩始终优秀。进入高中之后,学习任务更繁重了,但卧病在床的爸爸依然是徐力维最大的牵挂,她甚至想到过放弃学业回家一心一意帮妈妈照顾爸爸,可每次都会被妈妈骂:“孩子啊,这么多年的艰辛我们都走过来了,爸爸有我照顾,你要好好学,再坚持三年,你考上大学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徐力维含着泪,继续回到学校努力读书,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向生活低头”。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徐力维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少年时光,她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徐力维却毫不畏惧,她在日记中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要与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陈情表》课内素材积累: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不赴职,《陈情表》写得入理入情。写作适用角度:从李密角度思考1、百善孝为先;2、语言的艺术3、善意的谎言4、情与理5、取舍6、真诚的力量7、面对选择从晋武帝角度思考1、宽容的力量2、气度3、尊重从李密与祖母的关系角度思考1、感恩2、源泉3、当今孝文化的缺失的反思点石成金【运用示例】:1、以退为进的智慧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我说,双赢的智慧不在于永远向前,而在于以退为进.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李密以《陈情表》一文名垂千古,向后人展示了他双赢的智慧.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激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达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
本文标题:高三陈情表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9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