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一地理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一地理课件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归纳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及四种地域分异规律。2.理解产生各种不同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3.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重点理解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难点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难点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课前预习教材知识清单海陆陆地环境热量植被水分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海陆热量延伸高纬海陆水分森林中纬度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海拔水热水平带较高多完整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预习过关检验一、判断题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绝对的,差异性是相对的。()2.相邻两个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3.我国南稻北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降水的纬度差异。()4.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表现最为明显。()5.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的景观差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6.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延伸。()7.所有山地都存在垂直地域分异。()8.赤道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最简单。()×××××××√二、思考探究从“时夏正采莲”的江南风景到“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北国风光,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问题探究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的植被类型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2)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的是()A.垂直地带性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AB【解析】(1)由图中的年降水量及自然带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①②③④的植被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2)④→③→②→①自然带的变化主要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典型例题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典型例题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夏季风AD【解析】(1)从图中看出,③→②→①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②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2)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而东部地区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少,森林植被分布越窄。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下面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典型例题(1)图中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丙—甲—乙B.甲—乙—丙C.甲—丙—乙D.乙—丙—甲(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解析】(1)由甲、乙、丙三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可知,甲的基带可能是针阔混交林带,丙的基带可能是热带(季)雨林带,由甲、乙、丙三地的基带推知三地纬度的高低关系。(2)甲、乙、丙三地纬度不同,山麓地带的热量有差异,导致针叶林分布的高度不同。BA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四、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典型例题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推测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D.赤道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解析】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山上积雪多,雪线较低;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山上积雪少而分布在较高海拔上。C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五、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方法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因而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基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山体的两坡,一般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同一自然带海拔分布较高的为阳坡,同一自然带海拔分布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同一自然带海拔分布较高的为背风坡,同一自然带海拔分布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易误易混一、误认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受水分条件的影响防错辨析:任何自然带的形成都受到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虽然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但是其也会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同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虽然是水分,但是也会受到热量条件的影响。二、误认为山地海拔越高,山地的垂直带谱就一定越复杂防错辨析: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纬度、海拔和相对高度三个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反之,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越大,则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反之,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有极限),反之,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走向高考(2017·全国Ⅰ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BDA【解析】(1)根据材料,“3月25日”正值初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冬季落叶,初春萌发,为落叶阔叶林。(2)根据材料,“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这种变化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只能说明此处的行政管辖不同,不同的行政管辖对绿化隔离带景观的不同管理措施导致了景观的差异。(3)A对:影响一个区域自然植被是乔木还是灌木的首要因素是气温;B、C、D错:降水、光照和土壤都有影响,但不是影响灌木或乔木栽种范围的主要因素。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2016·全国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的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回答(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AC【解析】(1)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的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量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2)该山坡2000~3000米处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2000~3000米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根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可知,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测该地土壤含水量低,地表径流量大。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课后作业读图,回答1~2题。1.“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A.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B.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B.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BD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甲图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乙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丙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回答3~4题。3.从甲图到丙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现象4.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BB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6.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B.热量C.海拔D.土壤BA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7~8题。8.甲植被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9.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土壤B.热量C.光照D.水分DB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下图是我国沿30°N纬线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回答9~10题。9.造成我国100°E经线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冰川D.土壤10.我国100°E经线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AB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读祁连山区某个流域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状况图,回答11~12题。11.该流域()A.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海拔越低荒漠所占面积比值越大C.深居内陆,夏季气温低D.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12.该流域内阴坡林地明显多于阳坡,主要原因可能是阴坡()A.蒸发少B.温度高C.降水多D.坡度大DA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回答13~15题。13.图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
本文标题:高一地理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一地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2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