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美的形式与形式美音乐中的形式和谐,毕达哥拉斯美在形式的和谐一色彩美色彩的自然因素,波长、反射、穿透力.色彩的审美属性,表情性。(一)红色在中国“红色”一般指代喜庆、幸福、快乐而在英语中“red”贬多褒少(二)白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禁忌词而西方文化中,高雅纯洁,象征纯真无邪。(三)黑色在中国文化原来只有沉重的神秘之感,庄重而严肃的色调。一方面它象征严肃、正义;另一方面象征阴险、毒辣、恐怖、邪恶和反动。black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象征死亡、凶兆、灾难。(四)黄色黄色代表权势、威严,西方文化中yellow背叛耶稣的犹大(Judas)所穿衣服的颜色二形体美:点、线、面、体,荷加兹,美在于形式美,尤其是蛇形线。(一)、线条竖直线,力量、稳定、活力、刚健、昂扬水平线,安定、平和、静穆面、和体的美▲为什么这些小巧、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引起我们的美感呢?实践美学的解释:在这些形式中体现出了我们的创造才能、奇思妙想、奇异的设计、精巧的造型,甚至于多天地之造化、鬼斧神工之能。所以它的实现经过了两个阶段:其一,人按照事物的规律来改造自然;第二,人类让对象中实现了我们的某种心理的、社会的、审美的需求。在对象身上打上了我们人类的实践的痕迹,聪明才智、灵性、智慧,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三声音的美——声音的美有三个层次:(一)直接接触到声音所获得的形式美。(二)作用于人们的情绪、形成类比功能。(三)音乐的象征性功能。四构成美的规律性的因素荷迦兹,美的规则是“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加了美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一)适应(二)对称(三)均衡(四)节奏(五)多样(六)复杂“它迫使眼睛以一种爱动的天性去追逐它们,这个过程给于意识的满足使这种形式堪称为美。”(七)多样的统一(八)和谐。在情趣上、感情色彩上等方式上产生共同的特色。(九)尺寸和数量五形式美的产生和发展:(一)形式感的产生是由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上而产生的。1,形式美是从使用功利性逐渐向审美艺术形转化,2,形式中的写实性逐渐向抽象性转化。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派“有意味的形式”。3,形式美的规律的逐渐继承性。■书里有划的地方:1.P83柏拉图认为,美的形式并不依存于客观事物,而是由先验的“理念”决定的,显示了他的美学观点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2.P108相对独立的形式之所以可能是美的,固然和物的形式因素本身有关,但是绝对不能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以及人对于形式的审美感受,其中形式感的作用更是应当特别加以重视和研究的。客观事物的自然形式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在实践过程中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经过多次反复与头脑的深刻概括,逐渐地把握其普遍的必然联系,并在主体的心理生理活动中肯定下来,于是便形成了各种带有独立性的形式感。第三章现实美一、形体美身材、相貌“虎背熊腰”、“赵后腰骨尤纤细”,人体的线条由直线和曲线组成。人体以直线为中轴,在求得稳定的基础上,再与曲线发生着这种和那种关系。苗条:直线与曲线组合协调,但以直线为主。丰满:曲线与直线组合协调,单以曲线为主。干瘪:曲线津贴直线向内陷落,但以曲线为主。臃肿:曲线完全掩盖了直线,并向外膨胀,近似于球体。例如:古典型、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秦汉雄风、丰肥放恣的唐代、二、人格美而这种人格美,按照知情意三个方面来分,也可以分为:智慧美、道德美、情感美。3.人体美与心灵美的关系:a人体美心灵不美b人体美心灵也美c人不美心灵美d人不美心也不美三、自然美1、黑格尔:自然和人的对立局面,二元对立的关系,人要针对对象消灭对象。在消灭对象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人的主体性。例如:自然和人的相互协调;羊大为美;阿尔塔米纳山洞《受伤的野牛》2、比德的审美观念,如:先秦儒家“比德”“比德”思想将自然对象道德化了、人格化了。3、畅神说如:宗炳,《画山水序》,“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王羲之《兰亭集序》4、自然美的诞生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事物,这种事物经过千万次的重复。在事物中获得了某种实用性,从而不经过内容的实用性而直接看到对象物的存在,不考虑对象内容的存在就直接能感受到对象的美:1)自然逐渐被人们征服,征服的范围扩大;2)人的创造力,改造、利用自然环境的力量在增强;3)审美的趣味的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趣味的范围在扩大。5、自然美的特征:自然性;重视形式;多面性。▲为什么自然事物的审美具有多面性?首先,自然物及其属性的无限丰富,向人们呈现出多方面的美;其次,自然物与人的关系的多种多样性,也使自然物具有美的多面性;再次,审美主体观察自然事物的客观角度具有多面性;最后,审美主体的文化背景不同,也使自然美具有多面性。自然事物重在形式社会现象重在内容自然美在一定程度上是人附加在对象身上的象征意义。▲自然美的作用:1)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给人提供衣食住行、观看等生活环境。2)对主体的锻炼:怡情悦性,成为人类精神和理想的归所(陶渊明的诗歌);锻炼意志▲为什么自然界的事物让人感觉到很美?人对客观内在的自然规律已基本认识掌握,并能自由地驾驭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对客观自然的外部形式规律已和自己的感官对象化,成为人类的美感的基本形式。自然中的真、善和感官的快感是完全统一的,所以自然中的一些物质现象对人类来讲就是美的,会产生美感。■书里有划有记的地方:1.P115“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一切世界史的产物。”2.P123(看看书P123~125)社会美的特点:第一,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第二,与社会功利性密切联系第三,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联系3.P144黑格尔曾经指出,凡为象征,必然具有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一种形象。”4.P145比德的观点:直接象征与间接象征,是自然物作为人与人类生活的象征的两种主要形式。在直接象征中,自然物的某些属性与象征意义是统一的。(如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发挥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对山水进行了论说。)在间接象征中,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与象征意义是不统一的。第四章艺术美一生活与艺术(一)两种有代表意义的观点: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先于感性世界,世界的本质,第一性,本体。感性显现,体现为不含有概念的具体事物,正好是理念的对立面。(二)生活和艺术生活是艺术的土壤。文学家、艺术家可以从生活中获得一切题材、主题、内容和形式的原料。充实自己的心智,汲取激情和灵感。二典型(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形象总是个别的,某一个人物、事物。但是在这些事物和任务中蕴含着这个人物、这类人物、这个时代的特征。在他们身上体现某种时代、社会、思潮的特征性的东西。(二)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来源于客观现实,“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作品是从现实中不断筛选、不断淘出来的金子。(三)模仿与创造的关系,模仿重视完全的写实,讲究毫发必现,客观认真地表现对象。而创造则重视对现有形态的抛弃,抓住有神韵的、脱离开旧的创作形态、创作思维的作品。艺术家要思想敏锐、精力弥漫、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的涌现。而缺乏创造力的艺术家则会江郎才尽,被艺术史的洪流抛弃在岸边。(四)内容和形式的完满结合:郑板桥“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形式的美感是人们感受事物的最初的表现方式,也是艺术接受的第一印象。形式不但要在表达某种感情、事物上要准确,而且要具体生动。要求非常真实地把事件表现出来,非常敏锐地把某中细腻的情感表现出来。三意境意境的特征:(一)情景结合。1“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天地间的荣枯生发,自然会引发内心之悲欢愁喜,亦算是人之常情。然而,境由心造,人之于秋,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2唐沈佺期《范山人画山水歌》云:“山峥嵘,水泓澄,漫漫汗汗一笔耕,一草一木栖神明”。3刘勰认为,形象要求“秀”,而内在精神要求“隐”。“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状溢目前曰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二)虚实相生1、清初画家笪重光说“无画处皆成妙境”※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景”;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例如: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的说法,是“羚羊持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2哲学本体论的根源,世界是起源于这种无的。“无中生有”,“无”是世界的本根和本源。老子,道王弼,“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虚静,是物之极笃也。”3佛教禅宗讲究三种境界:一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写寻禅而不得;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写似悟非悟;三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写瞬间永恒。在禅宗的三种境界中,“空”是核心概念,而“悟空”也就成了参禅悟道者孜孜以求的终极境界。例子:(1),宋人范文的《对床夜话》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例如,中国古代的亭、台等建筑就是如此“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2)明代园林专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继有诗赞:隔窗云雾生衣上,卷慢山泉入镜中。(3)时空结合室内庭园的意境创造还可以通过时空结合来实现。室内庭园空间不应该是死板的单一形体,而应该是多样的。它也不应该满足静态的均衡原则,而应该按功能和实际情况来组织,有动有静,有分有合。人们对空间内景物的感受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和视点、视角的不断变幻而节奏化、音乐化了。杜甫说诗歌要写“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要胸纳四海,心念历史,在历史中发出人生的感慨。《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空不是空虚,也不是一无所有,而是通过空间表现的是一种空灵剔透的美感。这种美感遍布于作品之中,在作品之中和实际存在的景物相互协调,形成了真力弥满的某种气韵。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主客观的统一一切景语皆情语。(四)形而上层次上的精神境界。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1.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们可以引导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而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2.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就是一种人生感。五艺术的分类(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音乐、文学、舞台表演艺术,电视、电影)1、按照时空来分类空间艺术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舞台表演艺术,电视、电2、按照接受艺术的感知方式来分类视觉艺术: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综合艺术:文学、电视、电影、戏剧、曲艺3、按照艺术符号的表达方式来划分。即运用再现性符号和表现性符号来分类再现艺术:绘画、雕塑表现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建筑、装饰再现——表现艺术:文学、戏剧、曲艺、电视、电影4、功能性进行划分。单功用艺术:绘画、雕塑、音乐等复合功用艺术:建筑、工艺、工业设计、服饰等物质性目的的艺术:建筑、工艺、工业设计、服饰、烹饪艺术、美容、美发、广告等精神性目的的艺术:宗教、道德宣传审美性目的的艺术:纯粹音乐、纯粹文学六、建筑艺术(一),中国传统的皇宫建筑1,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丞相萧何主持建筑宏大的建筑未央宫。2,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本文标题: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46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