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公司理财第五章投资管理方法
第五章投资管理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现金流量的构成及净现金流量的计算项目投资评价方法第一节投资概述一、投资的意义■投资:企业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意义○是企业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取利润的前提。○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条件。○是降低企业风险的重要方法(多元化投资)。二、投资的动机○获利动机○扩张动机○分散风险动机○控制动机1.按投资行为的介入程度分类:■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人直接介入投资行为,即将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直接投资因为一般有特定的投资项目,故又称为“项目投资”。■间接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指投资人将资金投放于债券、股票等金融性资产,以获取利息收入或股利的投资。○区别:直接投资的资金所有者与资金使用者是统一的,而间接直接投资的资金所有者与资金使用者是分离的。三、投资的分类2.按投资领域分类:■生产性投资■非生产性投资3.按投资回收期分类:■短期投资■长期投资4.按投资方向分类:■对内投资(项目投资)■对外投资5.按投资的内容(对象)分类:■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信托投资■保险投资项目投资金融资产(金融产品)投资四、项目投资的含义及特点含义:是指以特定建设项目为投资对象的一种长期投资行为。特点:■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到一项形成固定资产的投资)■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变现能力差■投资风险大■对企业影响时间长新建项目投资项目投资更新改造项目投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单纯固定资产投资第二节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一)现金流量的概念在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注意:现金不仅仅指货币资金,还包括项目需要投入企业拥有的非货币资源的价值变现。(二)现金流量的构成1.按照内容,现金流量由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净现金流量构成。(1)现金流出量:即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实际发生的全部现金支出额,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垫支的流动资金、付现成本、各项税款、其它现金流出等。(2)现金流入量:即项目在寿命期内实际发生的全部现金收入数额。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回收的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回收的流动资金、其他现金流入。(3)现金净流量:又称净现金流量,是项目在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年现金净流量(NCF)=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8(2)按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划分:建设期现金流量经营期现金流量终结点现金流量项目计算期是指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其中:试产期是指项目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尚未完全达到设计能力时的过渡阶段,达产期是指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后的时间。【提示】运营期一般应根据项目主要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期确定建设起点投产日达产日终结点试产期达产期建设期运营期项目计算期9(一)建设期现金流量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既包括投资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也包括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多为现金流出。主要包括:1.投资前费用如勘察设计费、技术资料费、土地(使用权)购入费等,设备购置费用、设备安装费用、建筑工程费、垫支营运资金等。(二)经营期现金流量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表现为现金流入和流出。营业现金净流量一般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现金流入量-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收入-(营业现金支出+缴纳的税金)=营业现金收入-营业现金支出-缴纳的税金10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按成本性态•按是否动用现金支付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折旧)•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现金收入-营业现金支出-缴纳的税金•假设营业收入全部为现金收入,营业现金支出等于付现成本,缴纳的税金只考虑所得税,则上式简化为:各年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现金流出现金流入付现成本=成本-折旧经营期现金流量=销售收入-成本-所得税+折旧=税后净利润+折旧11(三)终结点现金流量•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现金流入–垫支的营运资金的收回→现金流入–土地(使用权)的变价收入→现金流入二、现金流量的估算(一)全额法与差额法全额法:分别计算各投资方案的项目期内每期现金流量的方法。差额法:计算两个互斥方案在项目投资期内各期的差量现金流的方法,其应用前提条件是互斥方案的投资期要相同,否则无法计算差量现金流。例5-1(二)估算现金流应注意的问题(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在分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非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无关的、在分析评价时不必加以考虑的成本。13•沉没成本(sunkcost)–是由于过去决策结果引起的,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如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不可改变,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在决策时应注意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为了进行某项投资而放弃其他投资所能获得的潜在收益–机会成本并不是一种实际的付出,而是一种潜在的收益,当我们不能获得这些潜在的收益时,机会成本就发生了–例如固定资产更新方案,如果使用了新设备,就需要放弃旧设备,那么旧设备所能带来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投资决策中不应该忽视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总是针对具体方案的,离开被放弃的方案就无从计量。放弃的潜在收益,通常属于相关成本过去的决策引起,属于非相关成本14(2)考虑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投资方案选择中,选择最优的投资机会而放弃的次优的投资机会所丧失的潜在利益。它虽然不是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却是潜在的损失。在现金流量计量中应视同现金流出量。例如,某公司新建车间,需使用本公司拥有的一块土地,假设该土地出售可得15万元,它便是新建车间的机会成本。(3)考虑投资方案对公司其它部门的影响当采纳一个项目后,该项目可能对公司下属的其它部门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分析时应考虑在内。例如,企业正考虑开发一项新产品,该产品问世后,可能会与现在产品形成竞争,抑制现有产品的销量,那么用预计新产品的销售额来表示现金流量是不合适的,必须将它对现有产品产生的替代影响考虑在内,必须在增量销售额的基础上预测现金流量。当然,也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况,新产品上市后将促进其它部门销售的增长,这要看新项目和原有部门的销售是竞争关系还是互补关系。15(4)考虑对营运资金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当企业的投资项目投产后,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需求也会增加,企业必须筹措新的资金以满足这种额外需求。此外公司扩充的结果,应付账款与一些应付费用等流动负债也会同时增加,从而降低公司对流动资金的实际需要。当投资方案的寿命周期快要结束时,公司将与项目有关的存货出售,应收账款变为现金,应付账款和应付费用也随之偿还,净流动资金又恢复到原有水平。通常在投资分析时,假定开始投资时要追加营运资金的需要,而当项目结束时,又收回营运资金。16理清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关系现金净流量并不等同于利润利润: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定,并不考虑资金实际收付的时间,反映的只是“应计”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估算一般假设——营业收入全部收现,营业成本中除折旧外均为付现成本折旧属于非付现成本,不需动用现实货币资金支付,因此折旧不会影响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确定净利润时既要考虑付现成本也要考虑非付现成本,因此折旧会使净利润减少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所得税=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可见营业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只有折旧付现成本折旧17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关系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折旧=净利润+折旧【练习1】某企业投资项目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付现成本60万元,折旧10万元,所得税率30%。税前利润=100-60-10=30(万元)所得税=30×30%=9(万元)税后利润=30-9=21(万元)年营业现金净流量(NCF)=100-60-9=31(万元)=21+10=31(万元)+折旧-折旧净利润eg:星海公司打算购买一台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入100000元购置设备,设备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营业收入60000元,付现成本为20000元。乙方案需投入120000元购置设备,垫支30000元营运资金,设备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残值20000元。5年中每年营业收入80000元,第1年付现成本为30000元,往后每年增加修理费和维护费4000元。假设所得税税率为40%。分析:(1)计算两个方案的初始现金流量甲方案初始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投资=100000(元)乙方案初始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投资+营运资金垫支=120000+30000=150000(元)(2)计算两个方案各年的营业现金流量甲方案每年折旧额=100000÷5=20000(元)乙方案每年折旧额=(120000-20000)÷5=20000(元)甲方案每年营业现金流量=(6000-2000-2000)*(1-40%)+2000=32000(元)乙方案第1年营业现金流量=80000×(1-40%)-30000×(1-40%)+20000×40%=38000(元)乙方案第2年营业现金流量=80000×(1-40%)-34000×(1-40%)+20000×40%=35600(元)乙方案第3年营业现金流量=80000×(1-40%)-38000×(1-40%)+20000×40%=332000(元)乙方案第4年营业现金流量=80000×(1-40%)-42000×(1-40%)+20000×40%=30800(元)乙方案第5年营业现金流量=80000×(1-40%)-46000×(1-40%)+20000×40%=28400(元)(3)计算两个方案的终结现金流量甲方案终结现金流量=0乙方案终结现金流量=固定资产净残值+营运资金收回=20000+30000=50000(元)22非贴现指标(静态指标、非折现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等,这类指标也被称为静态指标。贴现指标(动态指标、折现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如净现值、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这类指标也被称为动态指标。第二节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根据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贴现指标、非贴现指标一、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定义: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不考虑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相加或相减这些方法在投资决策中一般只起次要或辅助作用23一、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1、静态投资回收期(paybackperiod,PP):(1)定义: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即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2)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投资回收期越短,方案越有利。(3)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一般方法: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特殊方法:年现金净流量相等24(4)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4.1计算投资回收期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不相等时每年现金流入量不等,或者原始投资分几年投入,则采用列表法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𝐼𝑘𝑛𝑘=1=𝑂𝑘𝑛𝑘=1公式:𝐼𝑘:第K年的现金流入量;𝑂𝑘:第k年的现金流出量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最后一年为负值的累计现金净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现金净流量绝对值下年现金净流量4.2投资回收期特殊方法:年现金流量相等营运期每年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投资回收期=012n-1n含义:项目建设期为0,原始投资为一次性支出,并且营运期内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可用公式法计算:P102:例5-2【例】某项目初始投资额600万元,各年现金净流量150万元。计
本文标题:公司理财第五章投资管理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