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3第三课-机位和角度
第三课机位与角度Page◆2第三课机位与角度一、机位二、角度Page◆3一、机位1、机位的涵义2、机位与景别、角度的关系Page◆4一、机位1、机位的涵义机位也称“镜位”,是指拍摄时摄像机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若下次拍摄时移动了摄像机的位置,或仍在相同的位置、却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那也意味着改变了机位。Page◆5一、机位2、机位与景别、角度的关系拍摄现场的机位的选择,决定了每一个镜头拍摄的景别和角度。机位距离被摄主体的远近不同,造成了景别的差异:摄影机的机位离被摄主体越远,景别越大;离被摄主体越近,景别越小。机位与被摄主体的高低落差不同,造成了拍摄角度的差异:机位低于被摄主体,可形成仰视角度;机位高于被摄主体,则形成俯视角度;机位被摄主体同高,则形成平视角度。Page◆6二、角度1、角度的涵义2、角度的不同分类3、拍摄方向4、拍摄高度5、角度的分类及不同拍摄角度所表达的意义Page◆7二、角度1、角度的涵义拍摄角度指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水平夹角与垂直夹角的综合,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拍摄高度分为平、俯和仰拍三种;拍摄方向分为正、侧和背面角度等;拍摄距离会影响景别的大小。Page◆8二、角度2、拍摄角度的不同分类(1)根据摄像机与被摄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正逆关系分正面侧面背面(2)根据摄像机和被摄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分平拍俯拍仰拍Page◆9二、角度3、拍摄方向拍摄方向是指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在摄像机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前、后、左、右或正、背和侧面。通常进行摄像的时候,总是首先选择拍摄方向,之后再确定拍摄高度(平、仰、俯拍等)。在拍摄距离和拍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拍摄方向可展现被摄对象不同的正、侧面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关系变化。Page◆10二、角度3、拍摄方向拍摄方向通常可分为:(1)正面拍摄(2)侧面拍摄(3)背面拍摄前侧正侧后侧Page◆11二、角度3、拍摄方向(1)正面拍摄摄像机对着被摄体的正前方进行拍摄。优点:正面的构图具有对称美,显得比较端庄、大方、稳重。如人物证件照均为正面照,能比较真实地展现人物完整的面部特征和神情。Page◆12二、角度3、拍摄方向(1)正面拍摄对于拍摄景物、静物或宏伟的建筑物而言,正面拍摄更易显示出庄重、静穆的气氛及物体对称的正面全貌。Page◆13二、角度3、拍摄方向(1)正面拍摄一般来说,各类节目的主持人,演播室里的主播,或出现在屏幕上的被采访对象,在镜头中通常呈现为正面的近景或中近景,一方面便于全面地展示自我,另一方面易给观众造成一种近距离、无障碍沟通的幻觉,营造画面人物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感,从而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亲切感。Page◆14二、角度3、拍摄方向(1)正面拍摄缺点:正面拍摄,由于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易与取景框的水平边框平行,使视线无法向纵深伸展,因此常常显得呆板,缺少立体感、空间感和纵深感。不利于表现运动、动感,且大量地出现平行线条会影响画面构图的艺术性。Page◆15二、角度3、拍摄方向(2)侧面拍摄指对着被摄对象的侧面(正左或正右方)进行拍摄。若严格区分,还可细分为:正侧面(标准的90度夹角)斜侧面前侧面后侧面Page◆16二、角度3、拍摄方向(2)侧面拍摄正侧面拍摄人物有利于突出人物正侧面的轮廓线条,容易表现人物的面部轮廓和姿态,更容易展示被摄对象的侧面形象。Page◆17二、角度3、拍摄方向(2)侧面拍摄【影片示例】——《花样年华》(00:27:30-00:30:30)片中男女主人公在餐厅吃饭,互相打探自己的另一半的情况,采用标准的正侧拍方式。Page◆18二、角度3、拍摄方向(2)侧面拍摄拍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时,若想在画面上交代清楚双方的肢体语言和彼此的位置,正侧拍摄往往能够照顾周全,不致于顾此失彼。若配合逆光,还能清晰地呈现人物美丽的剪影。Page◆19二、角度3、拍摄方向(2)侧面拍摄正侧面拍摄由于能较完美地表现运动物体的动作姿态,显示其运动中的轮廓形态,展现出运动的特点,因此常用来拍摄体育比赛等以表现运动为主的画面。Page◆20二、角度3、拍摄方向(2)侧面拍摄对于拍摄人物而言,前侧面所呈现的人物面部的面积会更多一些,而后侧面只能看到人物的单侧耳际和腮部。Page◆21二、角度3、拍摄方向(2)侧面拍摄标准的过肩正反拍镜头,拍摄两人面对面对话时,对于其中每个机位而言,画框中会同时呈现一个人物的前侧面、另一个人物的后侧面。Page◆22二、角度3、拍摄方向(3)背面拍摄摄像机对着被摄对象的正后方进行拍摄。背面拍摄若处理得好,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背面拍摄不重视人物面部表情的表现,而注重以人物的姿态来表现其内心感情,不让观众直接看到画面内人物的面部表情,能制造一种悬念效果,能积极调动观众的想象。Page◆23二、角度3、拍摄方向(3)背面拍摄从背面拍摄可为观众提供较强的主观参与感,许多新闻摄像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跟踪式采访,以揭露谜团,具有很强的现场纪实效果。背面拍摄时人物常常背对着镜头,对身后潜在的威胁或正在靠近的危险一无所知,因而是恐怖片、惊悚片常用的拍摄手段。Page◆24二、角度4、拍摄高度指在拍摄距离、拍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摄像机镜头平、仰、俯、顶拍被摄主体的拍摄方式,是从垂直方向研究镜头视轴与被摄主体的关系。拍摄高度可分为如下几种:(1)平拍(2)仰拍(3)俯拍(4)顶拍Page◆25二、角度4、拍摄高度(1)平拍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镜头视轴与地面平行的拍摄方式。是较常见的拍摄角度,相当于人眼直视前方的视线,符合人类的日常视觉经验,使被摄主体显得较亲切、自然。Page◆26二、角度4、拍摄高度(1)平拍平拍的画面有平稳感,透视感较正常,不会夸张物体的垂直线条,不会产生变形。但易形成地面前后景物重叠在一起的感觉,不利于表现空间透视感、纵深感和层次感。Page◆27二、角度4、拍摄高度(1)平拍对于拍摄人物而言,平拍时镜头视轴与人物视线处于同一高度,可表达平等与尊重。如在表现日本、韩国人的生活起居,拍摄小孩或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残疾人等,应注意降低摄像机的高度,否则会显得不尊重对方,不利于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故而应避免这种不尊重被摄对象的俯拍。Page◆28二、角度4、拍摄高度(2)仰拍摄像机镜头视轴偏向水平线上方的拍摄方式,镜头低于被摄主体的视平线,是从下向上的拍摄方式。被摄体透视变化强烈,具有夸张的效果,适于表现高大建筑的雄伟气魄。也可使被摄人物显得更高大,重要性被夸大,可用于表现威严、景仰和对人物的崇敬之情,因而刻画英雄或伟人的形象时,常用仰拍。Page◆29二、角度4、拍摄高度(2)仰拍仰拍也可用于刻画强有力的男性形象。【影片示例】——《新少林五祖》(00:37:20-00:40:20)马家少爷找来同在少林寺习武的小伙伴,要他们为自己报仇,结果均甘拜洪文定门下,尊其为“洪门”。Page◆30二、角度4、拍摄高度(2)仰拍有些影视作品,也常用仰拍来刻画独裁者、暴君或反面人物的形象。【影片示例】——《新少林五祖》Page◆31二、角度4、拍摄高度(2)仰拍能增加被摄主体的垂直高度感,拍摄建筑物时,可营造高耸入云、凌空而起之感。Page◆32二、角度4、拍摄高度(2)仰拍拍摄拍摄跳跃起来的动体,可加强腾空飞跃的感觉。Page◆33二、角度4、拍摄高度(2)仰拍在骑兵的训练“马跳平台”中拍摄,作者大胆地采用了崭新的角度,从平台前的一条水沟里向上仰拍,获得了较新颖的画面效果。Page◆34二、角度4、拍摄高度(2)仰拍仰拍在构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地利用仰拍可简化画面的背景,使画面更简洁。仰拍人物,尤其是近距离仰拍,易产生夸张、变形效果,故在拍摄近景人物时尤应注意。Page◆35二、角度4、拍摄高度(3)俯拍摄像机镜头视轴偏向水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俯拍拍出的画面,景物或人物的竖向线条被压缩,垂直方向的特点被忽略。Page◆36二、角度4、拍摄高度(3)俯拍俯拍拍摄的人物,会显得渺小,被环境包围。TheTrumanShow(《楚门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赎Page◆37二、角度4、拍摄高度(3)俯拍除了能强调被摄对象的数量众多和场面盛大之外,还利于交待景物、人物之间的地理位置,使画面产生丰富的景深和深远的空间感,也有助于展现大的千姿百态的线条美,如层峦叠嶂的山脉、无限延伸的铁路线等。Page◆38二、角度4、拍摄高度(3)俯拍【影片示例】—《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开头-00:05:01)用俯拍展示工厂全貌及巧克力装箱发货的整个过程。Page◆39二、角度4、拍摄高度(3)俯拍在俯视的角度里,被摄对象直观上显得低矮、渺小、卑微,可用于表达蔑视、贬义的态度。视线发出的一方,处于更为强势的地位。俯拍也可传达怜悯、同情之情感。《新少林五祖》《巴顿将军》Page◆40二、角度4、拍摄高度(3)俯拍俯拍可制造沉闷、压抑的气氛。【影片示例】—《大红灯笼高高挂》(00:47:30-00:49:14)影片中大量用了俯拍镜头来表现环境对人物的压抑之感。Page◆41二、角度4、拍摄高度(4)顶拍摄像机垂直于被摄体进行拍摄,如从空中向下拍摄,或在飞机上航拍地面。这个角度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能使观众翱翔在场景之上,使观众看到事物的全貌。【影片示例一】—《肖申克的救赎》(00:08:50-00:09:48)利用航拍展示整个监狱的全貌。Page◆42二、角度4、拍摄高度(4)顶拍【影片示例二】—《我的明星女友》(01:24:30-01:29:20)通过顶拍,展示整个棒球场的全貌。Page◆43二、角度5、角度的分类及不同拍摄角度所表达的意义水平角度正面镜头对着被摄主体的正面拍摄介绍人或物的全貌,是表现面部表情最有效的角度,也称“表情角度”侧面镜头与被摄主体正面成90度左右的夹角适合表现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谈,也称“运动/动作角度”背面镜头对着被摄主体的背面拍摄可含蓄地引发观众的想象,是一种用来制造悬念的角度垂直角度平视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高度典型的新闻摄影的角度,表达平等、客观、公正的态度仰视镜头高度低于被摄对象被摄物体显得高大,有从上往下倾轧的态势,表达敬仰、崇敬的态度俯视镜头高度高于被摄对象被摄物体显得低矮、猥琐、受压迫,表达蔑视、贬义的态度
本文标题:3第三课-机位和角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5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