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跟痛症诊疗方法上海新黄浦区东南医院骨科许伟凡跟痛症又称足跟痛、跟骨痛英文名称:Heelpain【跟痛症概述】: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部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慢性劳损所引起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症状,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者。【病因病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期劳损使足跟部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如足跟脂肪纤维垫炎、跟部滑囊炎、跖筋膜炎、跟骨高压症和跟骨骨刺等。跟骨周围这些不同组织发生的相应疾病,是形成跟痛症的重要病因。【发病机制】(一)足跟部脂肪垫炎: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行走时不小心,足跟部处于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造成局部充血、水肿、增生。(二)跟部滑囊炎:跟部有三个滑囊,主要与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跟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发生本病。(三)跖筋膜炎:跖腱膜起自跟骨结节而止于跖骨头,是足底较大的弹力腱膜。外伤、劳损及寒冷潮湿引起跖腱膜炎症,尤其拇外翻患者容易患此病(四)跟骨高压症:其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跟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髓腔内静脉窦大,且位于身体最低处,受重力的影响,动脉血易注入,静脉血回流困难。(五)跟骨骨骺炎:本症只发生于跟骨骨骺从出现到闭合这段时间内,跟骨第二骨化中心从6~7岁出现,13~14岁逐渐闭合,所以本病多发生在少年发育生长期。【临床表现及诊断】1.足跟纤维脂肪垫炎简称跟垫炎:由于跟部被硬物刺伤或长期压迫、受风寒湿侵袭而引起跟垫炎。患者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压痛。足跟负重区内侧压痛,老年人跟垫萎缩变薄,易引起症状,局部可触及纤维索块状物。2.跟部滑囊炎:外伤或反复摩擦可使跟骨下、后或跟腱后滑囊发生炎症。患者局部疼痛、肿胀,有压痛。如合并感染可引起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表现。3.跖筋膜炎:患者常有跟下或足心疼痛,足底有牵扯和紧张感,跟骨结节部位及腱膜中段压痛明显。尤其在晨起以后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4.跟骨高压症:可单侧或双侧发病,跟骨本身因慢性压缩或跟骨退行性变,导致跟骨内压升高.a:跟骨以晨间下地负重时最明显,并有明显的静息通或静息时跟骨酸胀感b:跟骨压痛广泛,无固定压痛点。C:发病早期患肢抬高休息可使跟痛减轻或消失。d:患者多为中老年人。5.跟腱周围炎:跟腱附着部位周围组织因外伤或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肿胀、疼痛。患者跟腱变粗大,局部有压痛,有摩擦感,炎症波及腱鞘时可出现车轴绞轧音。踝关节背伸、跖曲均可加重疼痛。跟腱周围炎常由于穿高跟鞋、硬帮鞋,长期压迫摩擦形成。【辅检:X-ray】跟骨侧位或轴位:摄片视跟骨局部情况、骨刺的有无,及鉴别跟骨其他病变。【鉴别诊断】跟痛症在多数情况下,根据相关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一)跟骨骨髓炎:跟骨骨髓炎虽有跟痛症状,但局部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感染的征象。根据病史、化验和X光片检查可确立诊断。(二)跟骨结核: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局部症状明显,肿痛范围较大,全身情况差,并有低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化验及X光片检查可鉴别。【治疗】1、休息,局部制动。2、选择厚底、硬帮、内衬有软垫的鞋子。3、可购买硅胶制品的围边式跟痛垫,或鞋后跟留置空洞,可以减轻直接摩擦。4、理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5、症状严重行封闭治疗,但在跟腱附近应慎重应用,多次注射可以引起跟腱的自发性断裂。6、以上保守治疗的方法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患有跟痛症时注意事项】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因为病在脚上,而人每天走路又离不开脚,所以跟痛症对病人的生活还是会造成很大影响。得了跟痛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尽量少走路,以避免病变部位受到刺激而加重病情。慎用按摩推拿,尤其是使用牛角、木棍等硬物在疼痛部位刺激,这样非但不会使病情好转,还会引起相反的后果。穿鞋时应选择宽大、柔软的鞋子,比如质地较好的旅游鞋,最好不要穿皮鞋。每天睡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会有利于控制病情或恢复。谢谢
本文标题:跟痛症诊疗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8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