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张裕集团公司安全试题库(安全管理人员)
张裕集团公司安全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安全?P52、什么是安全生产?P63、什么是重大危险源?P64、现场定制管理的含义?P635、什么是事故隐患?P66、什么是安全文化?P107、设备设施使用的“五项纪律”?P54(答:设备设施使用的“五项纪律”为: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设备整洁,润滑良好,严格进行交接班制度,随机附件、工具‘文件齐全,发生故障,立即排除或报告。)二、填空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已经发展和完善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P72、安全生产方针体现了以人为本、预防、治理的思想。P73、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就是要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把有效防范各类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性任务。P7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内涵是将企业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态度和行动中,落实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P135、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P506、建设项目“三同时”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P13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员安全。P42(或P58)8、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缺陷。P1159、政策与规则是实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方式,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可预测性的特征。P4510、设备管理“三好”指的是管好、用好、养好设备;“四会”指的是: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P5411、对设备操作者的四项基本要求是:操作工必须做到设备及其周围工作场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P5412、设备设施使用的“润滑五定”指的是: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加油点、规定的牌号、规定的油量、规定的操作者和检修保养者。13、设备设施安全检查按照作业时间间隔和内容的不同,检查工作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P5514、“6S管理”具体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安全。P6415、安全检查除了经常性的抽查外,还应组织: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全面检查等形式。P6716、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落实。P6717、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三违”现象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P6718、重大事故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P9919、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P10020、一般机械装置由原动机、传动部分、控制系统及辅助系统、执行部分组成。P1142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常见表现形式有: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P11522、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差是引发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P11523、可燃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P13324、火灾中热传播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P13425、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四级。P补充二、选择(单选或多选;或归为填空题)1、《安全生产法》是C颁布实施的。P7A、1987年B、2000年C、2002年D、2006年2、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有:B、气质、性格、社会知觉、价值观、角色、社会舆论、风俗与时尚、环境和物的状况等。P43A、心理B、情绪C、时间D、纪律3、虽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有规定要求执行,但实施“违章”行为当事人不清楚如果不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可能带来的后果,不懂违章的严重性,称为C违章作业。P47A、不知型B、明知故犯型C、不知所以型D、失误型4、特种作业人员每B年由原考核发证部门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后,复审时间可延长至每D年一次。P47A、1B、2C、3D、4E、5F、65、以下属于设备设施机械性危险危害因素的有A、C。P50A、振动夹住危险B、噪声危害C、旋转运动危险D、电击伤6、以下属于Ⅰ类危险源的有A、C。P70A、液氨B、元件故障C、酒精D、指挥失误7、下列火灾不能用水进行扑救的有A、B。P137A、酒精B、精密仪器设备C、木材D、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8、MPT型灭火器代表的是:B。P138A、手提式干粉灭火器B、推车式泡沫灭火器C、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D、推车式卤代烷灭火器9、高空作业指的是坠落高度基准面高于A米(含)以上高处的作业。P165A、2B、3C、4D、510、高处作业必须和高压线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防护措施。检修用金属材料至少距离裸导线B米以上。P167A、1B、2C、3D、411、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C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A、5B、8C、10D、1512、较大事故,是指造成B人死亡,或者D人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A、3~5B、3~10C、10~30D、10~501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A人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C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A、10~30B、10~50C、5000~10000(万元)D、5000~8000(万元)三、判断1、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2、安全生产工作“五同时”就是:计划、讨论(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讨论(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P13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后,即可上岗作业,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作业。(×)P47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对新招收录用、转岗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可不必再次培训。(×)P405、作业时间是指企业规定的劳动者应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P456、对于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或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1年内违章操作记录达3次以上,或弄虚作假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人员将被发证单位吊销其特种作业操作证。(×)P487、“四新”安全教育是指:“新人员、新岗位、新设备、新材料”。(×)P508、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包括中层管理干部)、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一年一度的再培训教育。(√)P499、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主要是由设备操作员为主,依照规定标准,以感官为主,每日对设备关键部分进行技术状态检查。(√)P5510、干粉灭火器可用于易燃液体、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的扑救。(×)P13811、只要具备较好驾驶技能,有较高的工作责任心和设施齐全的运输工具就可以进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P14412、进行高空作业时,如果一个梯子高度不够,可将两个较短的梯子拼接捆绑使用。(×)P16613、金属材料制作的梯子不能用来进行电工作业。(√)P16614、厂内运输作业的的车辆驾驶人员,只要不驾驶在厂外道路行驶的车辆,经培训后就可上岗,不需要考取驾驶证。(×)P17915、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称为重大事故。(×)P补充四、简答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P122、安全文化的基本观点?P11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什么方式进行?P134、如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P395、人员的安全行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调节?P446、简述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原则?P487、重大危险源分为哪七类?P738、如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P749、为什么要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P10310、燃烧有关的几个参数和概念。(闪点、燃点、自然点、闪燃、阴燃、爆燃、自燃)P13411、主要的灭火方法及基本原理?P13712、如何进行事故现场的抢救与保护?P213五、论述1、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总的要求?P1392、易燃液体火灾应如何进行扑救?P1403、机械设备一般安全规定?P1154、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般内容?P55补充:事故分析与处理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本文标题:张裕集团公司安全试题库(安全管理人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