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无相生老子叁壹作者简介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叁壹作者简介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叁壹老子思想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学生朗读:(1)斯恶(è)已(2)音声相和(hè)(3)共一毂(gǔ)(4)埏埴(shānzhí)以为器(5)凿(záo)户牖(yǒu)以为室(6)自见(xiàn)者不明,自矜(jīn)者不长(zhǎng)(7)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8)其脆易泮(pàn)(9)起于累(léi)土(10)有道者不处(chǔ)(11)强行者有志(qiǎng)(12)自胜者强(qiáng)第一则解读:1.老子从社会人生中提炼出了8组对立概念,分别是什么?明确:美与丑(即“恶”),善与恶(即”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2.这8组概念中,“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居安思危”等等。可“难易相成”应该怎么理解呢?明确: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其一,由”易”生”难”,比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但是一辈子做好事就很困难了。这就是”易”生成”难”的道理;其二,由“难”生“易”,比如面对一个问题,人们把解决这个问题看得很难,会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比较容易解决。这就是“难”生成“易”的道理。第一则小结:这八组概念,是相对立的,又是相促成的。老子教导人们,不仅要看重正面,也要看重反面,要从反的关系里观察正面的涵义。人们既要看重事物间相对的比较关系,而且要看重超脱相对关系的绝对统一的关系。老子重视对立物的相互影响、渗透、转化。这是朴素辩证法的具体运用,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平衡心态、安身立命、和谐处世的智慧。第二则解读:1、本则运用什么方法说理?明确:是用譬喻说理。(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最后重复强调,无论是出世之道,还是入世之用,都必须切实明白“道在有无之间”的窍妙。)第二则解读:2、老子举例了哪些例子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明确:老子举的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通过列举分析典型的日常生活用品,阐明了“无之以为用”(即谈“无”的功用)的道理。这里的“无”,指的是“空间上的无”。本则中的“无”和“有”,都是器物的组成部分。通常,人们重“有”胜于重“无”。老子此处一反通常状况,大谈“无”,这是老子思想的独特处之一。空间上“无”的功用,在书画艺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最易觉察。有这样一个故事:宋代画院招生考试曾出过一个画题,题目叫作“深山藏古寺”。一个考生画了古寺的全貌,周围是崇山峻岭,这显得太直、太露,没有把“藏”的旨意画出来;有的应试者画了绿树掩映中的古寺一角,旁边是悬崖绝壁,这样的构思就显得含蓄,但还是嫌直白了些;最高明的一个应试者没有画古寺的一砖一瓦,只画了一条通往深山的石径和一个在溪边挑水的和尚。这个考生在“藏”字上做了文章,他虽然没有直接画寺,但人们不难从通往深山的石径和挑水的和尚联想到深山必藏有古寺。画面内蓄丰厚,表达含蓄,真是避实就虚,尽得风流。1、本则的字词较为复杂,比如“企”、“跨”、“自见”、“自伐”、“不长”、”“赘形”等,应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特别是“物或恶之”中的“物”字,课下注释译为“畜生”也只是一家之说而已,此外还有译为“鬼神”或“众人”的。2、具体内容解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在本则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如宣传能够包治百病的药物以及电视上夸大其词的广告往往适得其反,那种自以为是、自吹自擂的人往往受到人们的鄙视。第三则解读:第三则解读:知人论世“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余食”是吃剩下的食物。“赘形”是身体上多余的东西比如肉赘。“物”这里可以理解为畜生。“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从道的立场上来看,叫做吃剩下的食物或人身上的肉赘,连有的畜生都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会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明”“彰”“功”“长”体现的是一系列被追求的目的。要达到这些目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一种态度,“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是另一种态度。一般人认为前一种态度距离目的更近,可是《老子》却认为应该选择后一种。因为自见而不明,自是而不彰,自伐而无功,自矜而不长,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的这种选择,显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洞见,也显示了他的人生智慧。第四则解读:知人论世1、怎样理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明确:“知人”就是了解别人,“自知”就是了解自己,这是一组对立项。在两者之间,老子选择的是“自知”。他认为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则是高明、圣明。这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自知实际上更为困难;一般人的毛病尤在于不自知。“胜人”和“自胜”是一组对立项。在两者之间,《老子》选择的是“自胜”。它认为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刚强。这也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其实更难于超越,就是说战胜自己其实更困难。第四则解读:知人论世2、怎样理解“知足者富”和”强行者有志”?明确:这里的“富”,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质上欲求不高,也能相对富足。所谓“知足者常乐”是也。“强行者有志”,是说志向只有付诸实施,并确定不移、顽强坚持的,才是有志。3、怎样理解“死而不亡”?明确:任继愈先生认为说,“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而张松如先生认为,“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课本中列举了两种的解说,可择善而从。拓展链接:知人论世•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赫拉克利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杜荀鹤)•“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TheTIMES谢谢!
本文标题:《有无相生》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5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