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欢迎光临、指导议论文中的归纳概括法执教:刘淼2011.3一.学习目标理解归纳法的特点;通过实例训练,基本学会运用归纳概括法写作。所谓“归纳概括法”,就是在列出几个事例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即揭示这几个事例所包含的共性特征和思想内涵,用以支持和证明观点。归纳概括论证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法是建立在大量的事实论据之上的,是通过大量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因而这一论证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什么叫归纳概括法3→8实例解析*数学家高斯的例子*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例子*例文赏析《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真才实学的马谡(正因为马谡是自己的亲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8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惨结局。8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一部利于国利于民的“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8请对上文三段加以概括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惘,甚至令人昏聩。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人类的情感置之不理,做一个冷血动物呢?那也不必,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分而析之,辩而认之。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8→5*8→68→78→3归纳法学会归纳的方法9→8训练1:马克思辛勤劳动,艰苦奋斗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终于写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本论》;司马迁从20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最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长篇叙事诗《浮士德》;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通宵达旦地刻苦攻读,先后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资料,9→10单是演算的草稿纸就达六麻袋之多,最后终于摘取了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对上述例子作归纳概括,揭示这几个事例所包含的共性特征和思想内涵。使得这一段得以完整。1.这几个例子都包含了怎样的共性特征?2.如何表述?(1)条件关系的复句——(2)假设关系的复句——(3)因果关系的复句——10→9拓展训练2敢为天下先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先于人,众必非之。”老子处世之宝之一就是“不敢为天下先”。我斗胆唱两句反调,划去“不”字,便是“敢为天下先”。这道理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最易得到印证。伽利略为什么能研究出落体定律。因为他最先怀疑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如果他看到大小铁球同时落地而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发问,闭起眼睛谨遵圣人的结论,恐怕他只能成为旧理论的忠实信奉者而不是伟大的科学家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西德的格奥格·贝德诺尔茨和瑞士的亚历克斯·米勤,11→13其原因恰是他俩最先提出铜、钇、钡等氧化物及陶瓷可作超导材料,打破了只有银等金属才能充当超导体的传统理论,为人们开拓了思路,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虽然评奖时,中、美、日等国科学家已经实验出超导材料,但头功仍属于这一理论的最先提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用归纳概括法续写该段的结尾部分。注意:(1)这两个例子都包含了怎样的共性特征?(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和安排语序。13→11拓展训练3心灵的选择…………屈原面对国外强敌的入侵和国内奸臣的诬陷与迫害,他毫不妥协,绝不屈服,即使将要葬身汨罗江,也依然高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文天祥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毅然决然,历尽千难万险,始终怀抱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坚定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1520要求:先仿照前面两个例子的表述方式,再续写一个例子;然后再用归纳概括法续写该段的结尾部分。注意:(1)续写的例子应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前面两个例子保持一致;(2)归纳概括时,须辨明这三个例子都包含了怎样的共性特征?(3)应根据语境酌情选择词语和安排语序。15→14仅供参考续写˙例句——a林则徐面对虎门销烟之后英军咄咄逼人的挑衅和清廷投降派的诋毁,抗英有功却遭革职发配,他依然无怨无悔,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诗句。b.岳飞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惨遭金兵铁蹄的蹂躏,他,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即使遭到昏聩君王的猜忌和奸臣的中伤,他仍将“精忠报国”的誓言,不只是刺在背上,更是刻在心上。17→1517→20仅供参考C.刘胡兰面对敌人的种种利诱和威逼毒打,她毫无畏惧,脸不变色心不跳,以自己年轻的生命,将“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作了最完美的诠释。归纳││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仅供参考“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生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20→1520→17课后练习请根据“董仲舒帐下读书,三年目不窥园”的例子,运用联想,举出两件类似的例子,然后再归纳出这三个例子的共同点,并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议论短文。
本文标题:概-括-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6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