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共27张PPT)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导言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大众传媒工具开始传入中国,从无到有,不断繁荣壮大。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它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特点,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地获取信息。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中国报刊业的兴起《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申报》英国商人美查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中国报刊业的起步《万国公报》是以时事报道为主的综合性报纸,1868年7月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中国丛报》是介绍中国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情况的一份英文月刊,1832年5月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创办于广州。19世纪中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文人论政”先河。容闳创办的《汇报》和《述报》19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人陆续办报,主要介绍时政和商情。我国的报刊业逐步兴起。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表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611763.6%1897494591.8%1898473983%戊戌变法时期,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大多反映社会思潮。2.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辛亥革命时期宣传民主革命的报刊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民主科学的报刊这些报刊是各时期的有力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近代中国报刊业走向繁荣。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的政论性报刊中共创办的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建国以后,中共创办的党报党刊这些报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3.中国报刊业的繁荣改革开放后,除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纷纷涌现。我国报刊事业呈现欣欣向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刊物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4.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要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的出现。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广播事业阅读教材P74“历史纵横”,谈谈广播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广播作为传媒工具有哪些特点和局限性。特点携带方便、覆盖面广局限性缺乏感染力与形象性文字+声音=广播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卢米埃尔兄弟2.影视事业文字+声音+图像=影视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京剧《定军山》。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影片首映非常成功,中国电影事业由此起步。《定军山》剧照谭鑫培任景丰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歌女红牡丹》(1931)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胡蝶主演。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胡蝶《歌女红牡丹》剧照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诞生一批蜚声中外的进步影片我国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渔光曲》,图为该片剧照。《风云儿女》(1935)剧照及插曲建国后,电影创作的特征为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主题。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北京电视台(后改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创办之初的《新闻联播》和播音员李娟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和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长虹牌液晶电视改革开放后电视普及的原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国家政策的支持,如“村村通”工程;电视的自身优点,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影媒介的特点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时效性不强。三互联网的兴起1.发展历程⑴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⑵90年代以后,互联网风靡全球⑶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⑷到2006年止,中国网民1.23亿◆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1996年10月,上网人数62万◆1999年底,上网人数890万◆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1580万,居世界第五位◆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6月底,中国网民达到1.23亿◆截至2009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98亿中国网络发展史大事2.功能和特点功能迅速传播信息特点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互动性。3.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⑴积极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⑵局限性:①信息来源渠道不确切,容易产生网络犯罪。②不良网站和网络游戏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⑶应对措施:①互联网具有极大优势,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②政府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管理,社会家庭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不同的媒介各有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特色栏目,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的需要,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同时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无论是报刊、电台、还是电视,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实际上传统媒介纷纷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读者和观众,各大传统媒介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互联网迅速发展会不会影响其他媒介的发展?知识结构课堂小节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报纸、影视、互联网等媒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这四大媒介将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甚至会不会出现第五、第六媒介将有待于同学们以后去探究、发现。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共27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1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