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现代企业管理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学习目标】1.掌握管理的含义、管理人员扮演的角色及应该具备的技能。2.了解管理学发展史,熟悉不同阶段的代表理论。3.掌握管理的各项职能,能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诊断。4.掌握企业的特征、企业的类型和企业的组织结构。5.了解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本章重点】1.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各项职能。2.企业的概念,企业的特征、类型与组织类型。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本章难点】1.管理的二重性。2.企业的组织结构。3.企业文化。思考什么是管理?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衡量管理的好坏?怎样进行有效的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概述第二节管理的职能第三节企业概述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定义二、管理的性质三、管理者的角色及技能要求四、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一、管理的定义1、定义: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一、管理的定义2、基本含义:1)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2)管理活动的载体是组织。3)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2、基本含义:4)管理活动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们是管理的基本职能。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本质是协调。6)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一、管理的定义管理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社会属性,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监督劳动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二、管理的性质二、管理的性质学习管理二重性的意义:正是由于管理具有二重性,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经验、管理思想和方法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属于自然属性的要大胆地引进,属于社会属性的,要立足本国国情,有选择,有立场,还要注意任何一种管理思想、方法都有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等时代背景,没有普遍适用的模式和方法,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考?学习管理的二重性有什么现实意义?三、管理者的角色及技能要求(一)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三、管理者的角色及技能要求(二)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3类10种)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三、管理者的角色及技能要求(三)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管理者的角色及技能要求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三种技能要求与管理者层次之间的对应比例关系四、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儒家管理思想基本精神:以“人”为中心;管理载体“仁”;管理手段:为政以“德”;途径:自身德行。2、道家管理思想:“道”管理的规律、方式、艺术3、法家管理思想:“法”管理制度、技巧、权威4.兵家管理思想:“谋略”管理的战略、策略、方略四、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四、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在1776发表的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分工,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认为人是经济人。这两个观点后来成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依据。四、管理理论的发展史2、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这种分离使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成为一种职业,并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四、管理理论的发展史3、罗伯特.欧文欧文是著名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他致力于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强调“人”这种要素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后人把他尊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四、管理理论的发展史4、查理.巴贝奇巴贝奇提出的对工人按劳动分工不同付给不同报酬的理论,后来成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四、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三)外国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3)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关注于研究如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其代表人是美国人泰罗。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著作: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①制定工作定额原理。②标准化原理。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制。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⑥例外原则。⑦大饼原理。科学管理理论的两大贡献使管理走向科学讲求效率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认为人是经济人;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因素;仅解决了个别具体的工作效率问题。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的问题。对泰勒制的评价泰勒及其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了泰勒制,从管理二重性的角度对泰勒制可作出如下评价:泰罗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经验上升为科学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泰罗坚持“经济人”的观点,仍然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手段。泰罗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泰勒的追随者及其贡献亨利·L·甘特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法国人,被尊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站在高层管理者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问题。代表作:1916年,《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2、提出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14项管理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创新意识团结精神法约尔的主要贡献从经营职能中独立提出管理活动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首次提出14条管理原则(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韦伯,德国人,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主要观点: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三种合法权力的类型(1)理性—合法的权力;(2)传统型权力;(3)个人崇拜式的权力;(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特征:组织中的人员应具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的结构是一种层级体系人员的选拔和任用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人际关系学说(2)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霍桑试验霍桑试验(1924-1927.4-1932.5-1936)国家研究委员会与美国西方电器公司合作研究,以确定照明和其他条件对工人和生产率的影响。实验实际进行了四个阶段。霍桑试验试验过程: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研究试验结果:影响工人工作效率的根本原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⑴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⑵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⑶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周围人的关系,为提高生产效率,领导要创新领导方式以提高工人的士气。(2)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系统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的一种管理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弗里蒙特·卡斯特。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是西蒙。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西蒙强调决策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有限理性的人代替有绝对理性的人,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种组织。它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巴纳德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经理的职能》对该学派有很大的影响。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的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和控制以解决企业中生产与经营问题的理论。该理论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目标是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效果。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管理过程学派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孔茨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当代企业的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它重点分析成功管理者实际管理的经验,并加以概括、总结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的共性东西,然后使之系统化,合理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建议。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等。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代表人卢桑斯在1976年出版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是系统论述权变管理的代表著作。第二节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领导职能4、控制职能计划职能含义:选择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决定实现这种目标的行动方案,为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基础:分析企业经营的主观环境,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内容:制定经营战略、目标及实施方案。核心:决策计划的作用1.为组织的稳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2.为组织有效筹措和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3.为检查和控制组织活动提供标准。计划的类型分类标准类型时间长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涉及内容综合计划、专项计划综合性程度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明确性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程序化程度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计划的编制过程及方法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确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订派生计划执行与检查滚动计划法五年计划20082009201020112012实际完成绩效计划修订因素宏观政策外部环境内部条件新的五年计划200920102011201220132007年编制图1-4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网络图表达计划任务的进度安排及各项活动(或工序)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参数,找出关键活动和关键线路;并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求得工期、资源与费用的优化方案。目标管理目标管理(MBO)源于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概括来说目标管理也即是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订,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组织职能含义:组织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当组织作为名词时,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是一种权责角色结构;当组织作动词解时,是指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培训、组织变革等活动过程。组织工作的任务组织工作通常包括组织设计和再设计,组织设计的任务一个是提供组织结构图,另一个任务是编制职务说明书。组织设计的原则(1)目标至上原则(2)管理幅度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因事设职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解冻:解冻阶段是实施变革的
本文标题: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