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7年春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6大学节选
基础夯实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则秽迹彰.于一朝彰:彰显。B.彼我无忤.,行之不疑忤:违反,抵触。C.然世多趋.邪而弃正趋:快走。D.言之若是,吁.可畏乎吁:叹词,表惊叹。解析趋,倾向于。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B.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C.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D.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解析D项,“烈士”在文中的意思是“有气节、有操守的男子”,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的人”。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之所贱.A.然后能成其良直..B.盖近古之遗直.欤C.以兹避祸,幸获两全.D.而遗芳.余烈解析C项与例句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是形容词用作名词。答案C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C.D.解析B项,均为连词,虽然。A项,①连词,表假设,如果;②代词,自己。C项,①用在句首,表推测,大概;②句首发语词,无实义。D项,①动词,做,②介词,因为。答案B能力提升一、阅读鉴赏(一)导学号549500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获两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案金行在历,史事尤多。当宣、景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陆机、虞预各栖毫而靡述。至习凿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始雪。考斯人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次有宋孝王《风俗传》、王劭《齐志》,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案于时河朔王公,箕裘未陨;邺城将相,薪构仍存。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刚亦不吐,其斯人欤?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而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与夫王沈《魏书》,假回邪以窃位,董统《燕史》,持谄媚以偷荣,贯三光而洞九泉,曾未足喻其高下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擅.名今古擅:占有、享有。B.征.诸直词征:考证。C.披.沙拣金披:分开。D.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曾:曾经。解析D项,曾:竟然。答案D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直书之难”的一项是()①若邪曲者,人之所贱②不违忤以受害也③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④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⑤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⑥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⑤⑥解析①是说人们痛恨邪曲小人,与“直书之难”无关。③是说如果“直书”,许多贼臣逆子、淫君乱主的罪行就会被公开,被万代责骂。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人的本性谈起,认为世人为了生存,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修史却有自己的要求,要“申以劝诫,树之风声”。B.在第二段里,作者列举了历代很多史家的例子。这一段里,全是正面的人物,都是秉笔直书的典型,但其命运却各有不同。C.第三段,具体评说六朝史书,作者列举了用曲笔的笔法编撰史书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直书之难。D.第四段是总结。著史不易,直书更难。晚周的南史、董狐,六朝的韦昭、崔浩都是不避强御、秉笔直书的典型,他们的光辉事迹至今为人传诵。解析第三段作者列举了用直书和曲笔两种不同的笔法编撰史书的具体事例。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2)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3)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参考答案(1)倘若把他们所做的事不加隐讳地记录下来,不掩饰他们的污点,那么他们的丑恶行径就会昭著于一个朝代,而他们的恶名则会流传千年。(2)(这些史实)足以证明世事多艰,史书要做到实录是特别难得的。(3)烈士舍身而求取美名,壮士看重气节,宁愿成为折断的兰花和破碎的玉石,也不做瓦砾而保命。(二)导学号549500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能力。C项,“励精”一词,意为“振作精神”。答案C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句中的“国子祭酒”“休烈”等专有名词,“之”“以”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答案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一是采用题文对照的方式,将选项与原文内容认真核对,发现不准确、不正确、不全面的概括与分析;二是注意命题者设置错项的方法,如张冠李戴,程度、时间错位,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等。A项“安禄山叛乱后”,应为“肃宗自凤翔还京后”,时间错位。答案A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逐字对译。特别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1)中的“罪”(归罪、批评)、“规”(改正)、“庆”(庆贺)。(2)中的“亲”(亲近)、“崇”(尊崇)等。参考答案(1)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勃然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晚辈,虽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参考译文于休烈,是河南人。天性忠诚,机警聪慧。自幼好学,善作文章。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调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任宰相,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时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调任太常少卿,掌管朝会礼仪之事,兼管编修国史。肃宗自凤翔回到京城,振作精神,听纳谏议,曾对于休烈说:“君主的一举一动必定记录,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过失,卿是否要记录?”于休烈回答:“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勃然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此时中原动荡颠覆,典章丧失殆尽,没有历史典籍文献可供检索。于休烈上奏说:“《国史》《实录》是圣朝重大典籍,编撰已久,如今都没有依据。祈请下诏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令府县征收寻访。有人从别处收得《国史》《实录》,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购并赏赐。”前任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入贼中,滞留东京,到这时便将其家中所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甚为称赞。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代宗即位,审察鉴定官员之优者,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拜授于休烈右散骑常侍,仍旧兼管修撰国史,经多次封赏至东海郡公,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为官共三十余年,历任清要之职,家中没有些微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以喜怒形于颜色。而亲近贤才,屈身接交士人,荐举晚辈,虽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大历七年(772)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这年的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特别降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那天提供仪仗鼓吹。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百匹,布五十端,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于休烈私宅宣旨慰问。读书人得到的荣耀,能与之相比的很少。二、语言表达13.请以“对祖国的爱怜”为开头,把下面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对祖国的爱怜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活动,它发生于广袤无垠的心灵世界,并带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祖国的爱怜参考答案(对祖国的爱怜)是一种发生于广袤无垠的心灵世界,并带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崇高的情感活动。
本文标题:2017年春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6大学节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1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