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1目录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发展战略和城市规模......................................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5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32第五章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42第六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46第七章中心城区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51第八章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52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58第十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6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规划.........................68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71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76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80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86第十六章主城区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89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设想.................................91第十八章政策建议与实施保障.....................................94第十九章附则..................................................97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2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编制背景近年来,池州的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池州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规范、引导和控制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照国家和安徽省的相关法规规范要求,编制完成《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指导思想与原则(1)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围绕加速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经济升级版,以创新发展、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总目标。(2)坚持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原则为指导,积极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探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塑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空间环境。(3)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突出池州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优化人口、城镇、产业布局,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协调发展。第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5)《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2011)(6)《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3(7)《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2010~2015)》(8)“关于《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的审核意见”(省住建厅建规函﹝2009﹞278号)(9)《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0)《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1)《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12)池州市《关于贯彻落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第4条规划重点(1)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池州市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及发展趋势,分析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性质和规模。结合重大区域建设项目的布局安排,合理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2)分析池州市域城镇现状特征和资源特点,统筹资源环境保护、产业布局、旅游发展、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强化综合交通网络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和发挥池州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3)重点协调城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关系,整合城乡旅游资源,建立与产业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相协调的城乡空间结构。(4)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和城市历史文脉,充分利用江、河、湖、山等自然环境和资源,构建富有特色的、低碳生态的城市布局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第5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2013~2015年,远期2016~2030年。第6条规划范围层次本规划范围分为四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主城区。(1)市域:池州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一区三县(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及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8399km2。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4(2)城市规划区:包括池阳、秋浦、杏花村、清风、清溪、江口、里山、马衙、墩上、梅龙、秋江等11个街道办事处和涓桥镇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046km2。(3)中心城区:长江以南、九华河以西、铜九铁路和芜大高速公路以北、秋浦河以东的区域,总面积约200k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0km2。(4)主城区:长江以南、牧之路以西、铜九铁路和芜大高速公路以北,秋浦河以东的区域,总面积约150k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0km2。第7条强制性内容文本中下划线加粗文字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第二章发展战略和城市规模第8条城市发展战略(1)中心城市发展带动战略充分利用池州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和后发比较优势,通过优势互补和错位竞争,塑造城市特色,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池州市在“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的地位。(2)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内生型产业相结合的对策措施,优化池州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型产业,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强调产业上下游配套和产业之间的横向合作,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3)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遵循“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的原则,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配置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空间集聚政策措施,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5引导人口、产业向沿江重要城镇集中。在腹地地区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作用推动中小城镇的建设发展。第9条城市性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生态休闲城市,皖江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文化名城。第10条城市发展目标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国际生态休闲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建设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资源优势,建成现代化产业新城;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第11条城市人口规模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为60万人,其中主城区为40万人。第12条城市用地规模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60km2,其中主城区建设用地为40k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00m2。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市域人口与城镇化第13条人口与城镇化水平(1)市域人口预测市域近期(2015年)人口规模164万人;远期(2030年)人口规模180万人。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6(2)城镇化水平预测市域近期(2015年)城镇化水平55%,城镇人口总数90.0万人;远期(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71%,城镇人口总数127.8万人。第14条特色城镇化策略(1)积极推进特色城镇化战略进行分区引导。沿江一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要动力,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手段,发挥外向型与内源型经济的互动作用。在内陆腹地地区,以生态保护为根本目标,重点发展具有明显区位、产业、规模、交通优势的特色小城镇。同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2)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坚持走池州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吸引民间资本形成内生型经济动力优化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到地方的特色产业,形成内生型的经济动力,推动池州特色城镇化进程。鼓励民间投资、农业科研、企业单位参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第15条乡镇建置规划规划期末共有中心城市1座,县城3个,建制镇36个,乡集镇9个,里山、马衙、墩上3个街道在市域城镇发展体系中按城镇等级进行规划部署。第二节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第16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布局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规划确定为“一带一区四片”。市域范围内陆腹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7地区域,规划以农林生产、生态保护功能为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1)“一带”指沿江发展带,以港口和沿江区域性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形成以电子信息、材料及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绿色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工业产业为主的产业、城镇发展核心地带。(2)“一区”指市域核心发展地区,由池州中心城区及其东侧的江南产业集中区组成。该片区是市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核心区域,重点培育城市服务功能,使之成为皖江城市带重要的增长极和池州市域现代服务业聚集地。(3)“四片”指城镇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集中片区。包括青阳–九华山片区、大渡口片区、东至尧渡–香隅片区、石台仁里–仙寓片区。第17条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市域城镇等级分为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重点镇和一般镇四个层次。表3.1市域城镇等级城镇等级城镇名称市域中心城市池州主城区县域中心城镇蓉城、尧渡、仁里、大渡口重点镇殷汇、乌沙、木镇、陵阳、龙泉、七都、九华、香隅、东流、牛头山一般镇其余34个镇第18条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对各个城镇提出一个建议规模的基础上,采用一定弹性化的方式对城镇人口进行引导,为中小城镇未来发展留有余地。表3.2市域城镇规模分布市县区域城镇城镇等级人口规模(单位:万)中心城市主城区市域中心城市40贵池区殷汇重点镇3牛头山7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8乌沙3唐田、涓桥、牌楼、梅街、梅村、棠溪一般镇2东至尧渡县域中心城市15大渡口重点镇15东流5香隅7.5龙泉0.7张溪一般镇2.01胜利昭潭洋湖官港葛公泥溪木塔花园里青山石台仁里县域中心城市5七都重点镇0.8小河、丁香、横渡、仙寓、矶滩、大演一般镇0.88青阳蓉城县域中心城市15九华重点镇2木镇2陵阳0.8丁桥、杨田、新河、庙前、朱备、酉华、乔木、杜村一般镇1.11合计127.8第19条市域城镇职能结构池州市域城镇分为综合型城镇、工矿型城镇、旅游型城镇、商贸型城镇、集贸型城镇5种类型。表3.3市域城镇职能类型城镇职能数
本文标题:池州城市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