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省20182019学年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旗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内蒙古省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旗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此材料主要记载了西周的()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2.(2分)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朝代县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层级秦郡县制郡﹣﹣县二级制汉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东汉末期:州﹣﹣郡﹣﹣县二级制三级制A.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B.东汉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D.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3.(2分)《中国氏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认为:“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贵,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中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4.(2分)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由此可见,元代的行省是()A.为了加强中央集权B.为了监察地方C.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民族国家D.为了加强对汉人的控制5.(2分)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贴合血铸成的句号。这个“句号”主要指辛亥革命()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6.(2分)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7.(2分)如图是某重要会议上与会代表的珍贵合影,这次会议()A.确定了我国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B.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C.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8.(2分)1953年,国家领导人曾就民族问题谈到:“……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重要任务。”“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是靠发展经济来解决。……要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这一论述表明我国()A.准备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重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C.已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开始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9.(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五星花蕊的动态紫荆花旗。这面旗帜在香港会展中心的首次冉冉升起()A.成为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里程碑B.促成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结束了旧中国被殖民的百年国耻D.推动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0.(2分)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促成了()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两岸隔绝的坚冰被打破C.“九二共识”的达成D.两岸“三通”的实现11.(2分)李克强总理说“智者求同。愚者求异”。这与固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是一致的。从本质上着,二者都强同在国际关系交往中。要发展友好关系,就应当()A.抛弃异见B.寻找利益共同点C.体现共同价值观D.以社会制度划界12.(2分)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欺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显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这从舰面反映出()A.中国与两国都存在着对抗状态B.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形成了三国鼎立的三彼格局D.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不确定性13.(2分)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国与国之间相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能成为国与国之间往来的障碍D.在制定外交改策时,不能考虑历史问题14.(2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板开展外交活动。下列图片反映出我国在新时期外交活动的特点是()A.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台作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合作15.(2分)《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写道:“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宫,就任以后第一件重大的改革就是拔除立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这位执政官进而实行()A.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B.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C.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D.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16.(2分)“梭伦和伯里克利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制C.民主政治D.科举制度17.(2分)公元前3世纪之后,罗马公民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缺乏对贵族权益的维护B.公民要求有更多的权力C.罗马的对外扩张D.帝国的没落18.(2分)“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9.(2分)如图所示,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B.《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C.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D.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20.(2分)据英国史学家估算,1688~1701年之间,英国经济增长迅速,国民财富增加了20%.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光荣革命”后政局稳定B.世界殖民霸权最终确立C.责任制内阁的逐渐形成D.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21.(2分)尼克松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美国总统也多次否决过国会议案。这主要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是()A.分权制衡B.两党制C.中央集权D.联邦制22.(2分)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近代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信息一: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信息二:行政大权由总统及其内阁掌握。信息三:总统由议会选出,并对议会负责。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23.(2分)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C.维护资产阶级统治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24.(2分)1871年,马克思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新起点”的依据在于巴黎公社()A.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25.(2分)七月流血事件后,俄国官方正式的侦查结果将其定性为布尔什维克党受德国指使挑起的暴动,其目的是破坏俄国的军事努力以有利于德国及其盟国。其理由可能是()A.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民众公开夺权B.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C.工人士兵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D.布尔什维克党公开反对临时政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计50分)26.(14分)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朝代东晋隋唐北宋比例4%17.2%24.5%46.1%﹣﹣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3)据材料一、二,说明官僚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4)官僚制度中极为重要的是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午战争以前,自1840年以来,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清政府上层仍有人硬说:“夫中国何弱之有?我朝定鼎二百余年,圣圣相承,文德武功,震耀区夏,深仁厚泽,普被垓挺,渊乎铄战!法度纲纪,岂特远过宋、元与明,直将驾汉、唐而上之已!即今日时势而论……高得谓之弱乎?”材料二:从表面看,中国之大,十倍于日本,故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时,有日本人向其决策者伊藤博文提出这个疑问,伊藤的回答是:“中国名为一国,实则十八国也。其为一国,则诚十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也,吾何畏焉?”材料三:(1)材料一、材料二表明了什么?(2)请结合所学知识诠释材料三中两幅图片的寓意。据此并结合所学从领导力量方面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胜一败的原因?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若干年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则为了弥补杜勒斯的无礼之举,在1972年他访问中国走下飞机舷梯时,主动向周恩来伸出手来……作为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团长,他(杜勒斯)在制定与会方针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孤立和打击中国代表团,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接触,包括不许跟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杜勒斯拒绝跟周恩来握手:纯属虚构的故事》材料二: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场面,更令人难忘。57个国家的常驻代表轮番登台致辞欢迎,用了近6个小时。智利常驻代表先是引用……诗句描写昔日中国人民的苦难。接着又全文引用毛主席的诗词赞扬新中国站立起来的自豪之情。句牙利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察托尔道伊・卡罗伊用中文致欢迎词,令全场为之动容。他说,2758号决议的通过“纠正了一个存在已久的严重的历史性的不公正”,“任何力量都阻档不了伟大中国的前进”。话音一落,会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恒久的记忆﹣记中国重返联合国》材料三: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72年尼克松主动向周恩来伸手的主要因素。(2)材料三中特里尔的这段描述表明了什么?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1850~1870年,法兰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疑是欧洲最现代化的国家。”﹣﹣《法兰西100年》材料二:1848年12月,法国总统选举中,农民把几百万张选票投向了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致使路易•波拿巴当上了总统。不久(路易•波拿巴)又发动了
本文标题:内蒙古省20182019学年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旗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7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