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杭州二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暨第2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次月考化学试题命题:李蓉审题:张永久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P-31O-16S-32F-19Cl-35.5Br-80I-127Na-23K-39Mg-24Al-27Ca-40Fe-56Cu-6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题,54分)请阅读以下信息回答下列第1、2题:瑞典皇家科学院2005年10月5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以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这三位化学家的成果,就是发明了烯烃复分解合成法——用有机金属化合物作催化剂,能够让原料(烯烃)分子中的原子通过位置交换而转化为产物分子,而且反应在常温和常压下就能进行。这样反应过程中,并没有原子丢失,就是说没有浪费和污染产生。三位科学家的获奖成果是朝着“绿色化学”方向前进的一大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成果评价为“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称人类如今每天都在化工生产中应用这一成果,主要是在药物和先进塑料等材料的研发上,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寻找治疗人类主要疾病的药物的重要武器。烯烃复分解反应在天然反应的纯合成、高分子化学以及多肽蛋白质的合成等方面都有广泛用途。1.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原子全部都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原子利用率=%100得物质的摩尔质量化学方程式中按计量所期望产品的摩尔质量)。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它反应物有()A.CO和CH3OHB.CO2和H2OC.H2和CO2D.CH3OH和H22.有关烯烃复分解反应,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烯烃复分解反应在所有合成高分子化学方面都有广泛用途B.烯烃复分解反应已被广泛应用在所有化学工业C.运用烯烃复分解合成法为将来开发治疗癌症和艾滋病等疾病的新药提供可能D.烯烃复分解反应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而催化剂都比较容易找到且价格便宜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A.少量烧碱滴入过量Ca(HCO3)2溶液:Ca2++HCO3—+OH-=CaCO3↓+H2O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OH—+CO2====HCO3—C.边微热边向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逐渐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NH4++Al3++2SO42-+2Ba2++5OH—2BaSO4↓+AlO2—+NH3↑+3H2OD.碳酸钡溶于氢氟酸中:BaCO3+2H+====Ba2++CO2↑+H2O4.我国农业因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您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⑥把硫酸工厂搬到郊区;⑦用氨水吸收法和“钙基固硫”等方法对硫酸工业的尾气进行处理。其中正确的是()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⑦D.①③④⑤⑥5.实验室里可用乙醇与浓H2SO4按1∶3体积比共热制乙烯,要制得2.8g乙烯,需乙醇的质量为()A.等于4.6gB.小于4.6gC.大于4.6gD.大于或等于4.6g6.已知在绝热..容器中,饱和石灰水中存在平衡Ca(OH)2(s)Ca2++2OH—,现向其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析出固体的质量增加B.溶液的pH值不变C.溶液中OH—数目减少D.溶液中Ca2+的浓度减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水晶、金刚砂等;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如干冰、明矾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皓矾、芒硝等B.BF3、H2O、SiCl4、PCl5四种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C.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D.尿素的熔点比醋酸的熔点高,这是由于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范德华力所致8.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2O32—B.NH4+、Mg2+、SO42—、Cl—C.Na+、K+、ClO—、Cl—D.K+、Na+、AlO2—、NO3—9.最近科学家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该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上可以跟中学化学里某个熟悉的化学反应相比拟。该化学反应是()A.Zn+2HCl===ZnCl2+H2↑B.NH3+HCl===NH4ClC.NaOH+HCl===NaCl+H2OD.H2O+CH3COOHH3O++CH3COO-10.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碱化,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检验C2H5Cl中的氯元素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入稀H2SO4进行酸化。B.为了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酸化。C.鉴定待测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进行酸化。D.配制二氯化锡溶液时,通常先把装在烧杯中的适量蒸馏水煮沸后冷却,再滴入少量稀盐酸后,把二氯化锡晶体溶解在此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少量锡粉。11.设计了如下八种制备气体的方案:①加热稀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②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③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④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硫化氢;⑤MnO2、NaCl固体和浓硫酸混合共热制氯气;⑥用少量水与过氧化钠固体反应制氧气;⑦氧化钙与浓氨水反应制氨气;⑧铜片与浓硫酸加热制二氧化硫。不.宜采用的方案有哪些?()A.只有①、②和⑤B.只有②、③和⑥C.只有③、④和⑧D.①②③④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溶于水能导电,因此CO2是电解质B.KHSO4只有在电流作用下才能电离成K+、H+和SO42―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D.AgCl难溶于水,所以AgCl是弱电解质;醋酸铅易溶于水,所以醋酸铅是强电解质13.25℃时,1mol·L-1的NH4Cl、CH3COONH4、NH4HSO4的溶液中,测得c(NH+4)分别为a、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B.abcC.acbD.cab14.用惰性电极以直流电串联电解分装在甲、乙两烧杯中的200mL0.3mol·L-1NaCl溶液和300mL0.2mol·L-1的AgNO3溶液,当产生0.56L(标准状况下)Cl2时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两杯溶液混合,则混合液的pH为(设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A.1.4B.5.6C.7D.12.6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以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OH)2(或MgO或MgCO3)试剂,调节溶液的pH在适当的范围后再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16.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2NO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17.某胶体遇盐卤(MgCl2)或石膏水溶液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聚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B.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C.该胶体属于电正性溶胶D.Na+对此胶体的聚沉效果不如Ca2+、Mg2+18.将16mLNO和NH3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400℃左右发生下列反应:6NO+4NH35N2+6H2O(g)。已知反应达平衡后,在相同条件下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17mL,则在原混合气体中,NO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①3∶1②3∶2③3∶3④3∶4⑤3∶5A.①②B.①⑤C.②③④D.④⑤二.填空题(共6题,38分)19.(4分)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的反应中,每9molBrF3中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20.(4分)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经过5昼夜的太空之旅,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地上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这标志着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且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标志着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事业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托举神舟飞船进入太空的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大家知道火箭燃料有多种类型,而肼(又称联氨N2H4,通常是无色液体,沸点为386.5K)和NO2是一种双组分火箭推进剂,两种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气),今知4g气体肼在上述反应中放出71kJ热量,于是可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1.(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加热稀氨水,溶液中的c(OH-)有什么变化?甲认为溶液中的c(OH-)增大。理由为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平衡:NH3+H2ONH3·H2ONH+4+OH-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当升高温度后,平衡就会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氨水中c(OH-)增大;乙认为一般加热有利于电离,但氨水受热时反而不利于NH3·H2O的电离,这是因为受热时氨易逸出,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H+4+OH-使平行向左移动,c(OH-)减小。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设计一简单实验进行验证。22.(10分)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下列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部分步骤同学自己填操作方法):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③先(填操作方法),然后静置、冷却结晶;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加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③先(填操作方法),然后静置、冷却结晶。(4)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可分别得到FeSO4·7H2O、FeSO4·4H2O和FeSO4·H2O。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下析出晶体的组
本文标题:杭州二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暨第2次月考化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1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