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物理一力的分解教案
oG课题力的分解课时1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分解的概念,以及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通过思考为什么刀刃的夹角越小越锋利?为什么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来理解研究力的分解的生活实际意义。3.通过斜面模型的分析,理解一个已知力究竟该怎样分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掌握从力的效果和正交分解进行力的分解的基本方法;并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4.运用数学平移法则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本质是一样的,并能区分矢量和标量。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安排备注1.力的分解⑴阅读教材第一、二段体会为什么说可以用力F1和力F2代替拉力F的作用?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研究耙的运动情况和它在泥土中陷入的深度,就要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分别进行讨论。就可以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1和竖直方向的作用力F2来代替拉力F的作用。(等效思想)⑵什么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是什么关系?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⑶讨论为什么刀刃的夹角越小越锋利?当合力一定的情况下,两个分力夹角越大,分力越大。故越锋利。2.如何进行力的分解?⑴一个力如果没有其他条件的限制,对于同一对角线可以作出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⑵已知一个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⑶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物体受到重力,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现在需要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对物体的运动分别进行研究,该如何建立坐标系,进行重力G的分解?两个分力G1和G2各是多少?沿斜面:sin1GG垂直斜面:cos2GG通过以上分析,思考为什么一座大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一座大桥的引桥就是一个斜面。上桥时,车辆所受重力的分力G1与运动方向相反,阻碍车辆前进;下桥时分力G1与运动方向相同,使车辆运动加快,为了便于行车,造引桥,减小斜面的倾角。⑷如图所示,图甲中挡板与斜面垂直,图乙中挡板与水平面垂直。在图甲、乙两种情景中,重力为G的光滑球放在倾角为的斜面和挡θGG(甲)(乙)θ板之间,思考两图中球所受的重力产生了什么作用效果,并将甲、乙两图中光滑球所受重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并求出每个分力的大小。(5)常用的力的分解的思路有哪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和正交分解。3.矢量相加的法则(如何统一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⑴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位移矢量相加时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两次位移的始端重合,来观察。⑵什么是三角形定则?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⑶什么叫做矢量?什么叫做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叫做标量。⑷阅读说一说,画出表示速度变化量v的有向线段。教学反思1v2vv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一力的分解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9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