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化学课件高三化学胶体高三化学课件
微山二中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溶液、浊液的有关知识引出分散系的概念。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形成胶体的概念,并正确的认识胶体的本质特征。3.通过实验掌握胶体的制取。教学重点、难点:胶体的概念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第二章胶体一复习引入: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过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有关知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2。溶液和浊液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溶液:均一、稳定。不同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乳浊液相同: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都叫做分散系。二胶体(一)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1。概念2。举例:以Na2CO3和CaCO3为例说明3。如何除去Na2CO3粉末中的CaCO3?(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Na2CO3溶于水成为溶液,其中的分散质微粒是Na+、CO32-;CaCO3溶于水成为悬浊液,分散质微粒为CaCO3固体小颗粒。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再蒸发结晶。(二)胶体实验一用有一小洞的厚纸圆筒(直径比试管略大些),套在盛有氢氧化铁溶胶的试管外面,用聚光手电筒照射小孔,从圆筒上方向下观察,注意有何现象,用盛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做同样的实验,观察现象。现象:光束照射氢氧化铁溶胶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氯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现象实验二胶体粒子透过半透膜的试验1、实验步骤(1)把10mL淀粉胶体和5mLNaCl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半透膜可用鸡蛋壳膜、牛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它有非常细小的孔,只能允许较小的离子、分子透过)。(2)2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烧杯中的液体5mL,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观察现象。结论:分子、离子等较小微粒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和胶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微粒的大小,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胶体的概念:一般地,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的净化方法:渗析现象:在加入硝酸银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水的试管里不发生变化。象上述那样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的袋里,并把这个袋放在溶剂中,从而使分子或离子从胶体里分离的操作叫渗析。渗析的用途是什么?应用渗析的方法可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即提纯胶体。(三)胶体的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3HCl现象:液体由黄色变成红褐色,且均一、稳定。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KI+AgNO3=AgI+KNO3现象:液体由无色变成浅黄色,且均一、稳定。[提问](1)Fe(OH)3、AgI是难溶物,为什么制取胶体时不写“↓”?[讲解]因为此时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0-7m,没有产生沉淀。(2)“胶体”和“胶状沉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区别:胶体中分散质微粒10-9<d<10-7m;胶状沉淀是悬浊液,分散质微粒d>10-7m。联系:当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直径由小于10-7m变为大于10-7m时,就成为胶状沉淀。(四)胶体的分类液溶胶:Fe(OH)3胶体等根据分散剂的存在状态不同分为气溶胶:云、雾、烟等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第二章第八节胶体一、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二、胶体1.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2.胶体的分类3.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现象4.胶体的净化方法:渗析5.胶体的制备FeCl3+3H2O=Fe(OH)3(胶体)+3HCl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KI+AgNO3=AgI+KNO3练习题1.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蔗糖水(B)肥皂水(C)碘酒(D)碘化砷胶体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产生布朗运动(B)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D)分散质直径在10-7~10-9m之间3.填写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所用的物理方法:(1)除去水中少量的溴;()(2)除去碘化银胶体中含有的碘离子;()(3)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碳酸钙;()(4)从硬脂酸甘油酯经皂化后液体中,分离出硬脂酸钠,先_____,然后_______。BDD萃取渗析过滤盐析过滤
本文标题:高三化学课件高三化学胶体高三化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9507 .html